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申茂平著書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申茂平著書籍)主要通過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相關理論,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學、原因學和對策學等基本要素的分析與研究。可以說,這是一部熔資料性、學術性、實踐性於一爐的著作,它的出版與發行,必將對貴州乃至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產業發展等,產生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1]

[]

序言

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文化意識,體現着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世界各民族的智慧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民族淵源及歷史變遷,形成了具有顯著區域特徵的文化生態環境。貴州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及多樣的民族性,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着工業化、現代化、城鎮化、信息化、商業化、全球化的進程,人類生存的自然與社會環境正在改變,民族文化的同質化趨勢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的文化生態環境迅速改變。譬如,貴州各民族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每年多達1000多個,隨着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民族節日正在逐漸消失;貴州黔東南是中國苗族侗族服飾之都,但近年來,掌握傳統製作技藝的傳承人越來越少,製作工藝越來越簡單化、商業化,其藝術性、民族性的特徵呈現明顯的弱化趨勢。多樣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做好其傳承和保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責任。

內容簡介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主要通過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相關理論,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學、原因學和對策學等基本要素的分析與研究。可以說,這是一部熔資料性、學術性、實踐性於一爐的著作,它的出版與發行,必將對貴州乃至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產業發展等,產生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編輯推薦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的。

後記

貴州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從不同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貴州各民族的發展歷史、文化心理、倫理道德、審美意識等,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是不可多得的。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產生和流傳於原始狩獵文明和農耕文明條件下的一種文化,在當前勢不可擋的全球化大趨勢和現代化的進程中,特別是隨着城鎮化進程的推移,人口的大流動,廣播電視的普及帶來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即使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和偏安一隅,也面臨着被遺忘、遭損害、遭消失和被破壞的嚴重威脅。因此,必須對其進行保護。然而保護不應該是靜態的,除了保護外,還要進行有效的開發,即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要以人的內驅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張力,讓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迎接時代風雲、注入時代因素以及在貴州實現經濟社會歷史性跨越的進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本書是我們2007年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問題研究」的最終成果。該課題研究綜合運用了文化學、民族學、經濟學、哲學和社會學等的研究方法,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的研究,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面臨的問題,以及所需要採取的科學手段來搶救、保護、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我們主要分三個大的部分進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部分為第一、二兩章。主要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提出和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狀況方面進行分析。其中,第一章為導論,分別從問題的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及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及價值、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提出與保護現狀、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方法等五個方面進行分析,目的是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析作背景交待和技術路徑闡述。第二章為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主要從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境、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和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目的是從整體上對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面審視。

目錄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及內涵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的背景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演變及其內涵 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的進一步理解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及價值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 第四節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提出與保護現狀 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提出 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 第五節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 第一節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境 一、獨特的地理環境 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 三、多元的民族文化表徵 第二節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第三節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一、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規建設 二、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挖掘和整理 三、加大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力度 四、成功舉辦了多彩貴州系列活動

第三章 民間文學 第一節 民間文學概述 第二節 民間文學的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苗族《古歌》 二、苗族《[[]]刻道》 三、苗族神話敘事《仰阿莎》 四、侗族民間文學《珠郎娘美》 五、布依族《摩經》 六、苗族《賈理》 七、苗族《苗歷》 第三節 貴州民間文學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功能 一、認識宇宙的功能 二、記事的功能 三、教化功能 四、藝術功能 五、審美外化的功能 第四節 民間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問題 一、來自經濟發展的壓力 二、來自現代文化的壓力 三、來自學校教育的壓力 四、來自理論研究匱乏的壓力

第四章 民間音樂 第一節 民間音樂概述 第二節 民間音樂的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範例 一、侗族琵琶歌 二、侗族大歌 三、銅鼓十二調 四、苗族飛歌 五、土家族打溜子 六、苗族遊方歌 第三節 民間音樂的藝術特徵 一、民族性 二、藝術性 三、傳承性 四、豐富性 五、多功能性

第五章 民間舞蹈 第一節 民間舞蹈概述 第二節 民間舞蹈的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 一、長衫龍 二、滾山珠 三、反排木鼓舞 四、[[]]錦雞舞 五、阿妹戚托 六、苗族大遷徙舞 七、[[]]蓮花十八響 八、彝族鈴鐺舞 九、苗族給哈舞 第三節 民間舞蹈的藝術特徵 一、社會功能性 二、舞種的多樣性 三、地域性和民族性 第四節 貴州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第六章 傳統戲劇 第一節 傳統戲劇概述 第二節 傳統戲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一、思南花燈戲 二、石阡木偶戲 三、安順地戲 四、德江儺堂戲 五、彝族撮泰吉 六、布依戲 七、侗戲 八、天柱陽戲 九、黔劇 十、仡佬族儺戲 第三節 貴州傳統戲劇的非物質形態分析 一、戲劇「活化石 二、少數民族戲劇

第七章 曲藝 第一節 曲藝概述 第二節 曲藝的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範例 一、布依族八音坐唱 二、嘎百福 三、水族雙歌 四、安順民間唱書 五、君琵琶 第三節 貴州曲藝的特徵及價值 一、曲藝的藝術特徵 二、曲藝的藝術價值

第八章 雜技與競技 第一節 雜技與競技概述 第二節 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 一、侗族勾林 二、侗族月牙銳 三、侗族摔跤節 四、仡佬族高台舞獅 五、瑤族民間陀螺競技 六、苗族射弩 第三節 雜技與競技的非物質文化特徵 一、由功利性向娛樂性轉換 二、群眾性 三、鮮明的民族性 四、兼容性

第九章 民間美術 第一節 民間美術概述 第二節 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水族馬尾繡 二、苗繡 三、苗族錫繡 四、苗族剪紙 五、黃平泥哨 六、苗族「嘎鬧」支系服飾 七、苗族百鳥衣

作者簡介

申茂平,仡佬族,1968年生於貴州省務用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93年畢業於遵義師院中文系,2004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獲法學碩士,高級調查分析師,貴州大學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特聘研究員,已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參與或主持過多項省級和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究。2005年出版《區域,差距與制度變遷——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2006年出版《走進最後的鳥圖騰部落——貴州省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探尋》。目前,主要致力和文化產業等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