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斯廷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費斯廷格(1919-1989)。美國心理學家。1919年8月5日生於紐約市,1989年2?月11日卒於紐約。1939年他在紐約市立學院畢業後前往艾奧瓦大學,K.勒溫的指導下從事研究工作。於1940和1942年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43-1945年在羅徹斯特大學任教。1945-1948年在馬薩諸塞技術研究所供職,隨後轉往密歇根大學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並任主任。1965年到斯坦福大學人心理學教授。1968年又轉任美國社會研究新校心理學教授。曾任美國心理學會的傑出科學家貢獻獎(1959)。
費斯廷格早年隨勒溫進行關於欲求水準的實驗研究,並從中闡發了社會比較理論,促進了團體動力學的發展。1957年出版《認知失調理論》一書,系統地表述了自己的心理學思想,對當時及隨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認為,就兩個認知要素(思想、態度或信念等)而言,如果從一個要素可以導出另一個的反面,那麼這兩個要素不協調,由於認知失調在心理上是不愉快的,就會促使人們去減少失調以達到心理平衡。根據這種理論,如果人們的行為不符合其思想,那麼他們不是重組自己的思想以與行為保持一致,就是要改變行為以與思想保持一致。因而認知不協調為一種動機狀態,認知失調理論是動力心理學的一種新的觀點。
費斯廷格從1968年起離開社會心理的學領域而專注於對知覺問題的生理心理學研究,然而他的影響主要還是在於社會心理學中。他的主要著作還有:《衝突、決策和失調》(1964)和〈社會心理學回顧〉(1980,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