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賀友人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賀友人瘦,新春之際,賀人壽則可,賀人瘦則太不合時宜了,更何況,愚之友人並非胖得需要減肥。只是如今更見瘦削而已。問其瘦之原委,曰: 為官也。為官至於瘦,不免令人惶惑,足下豈不聞李鴻章有句大實話

原文

新春之際,賀人壽則可,賀人瘦則太不合時宜了,更何況,愚之友人並非胖得需要「減肥」。只是如今更見瘦削而已。問其瘦之原委,曰: 「為官也。」為官至於瘦,不免令人惶惑,「足下豈不聞李鴻章有句大實話乎——『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嗨!那是老皇曆啦。不啻李鴻章時代然,就是過去只知畫圈那段時間亦是如此。那種官好當,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無所事事,其結果只能是腦滿腸肥,大腹便便。可而今眼目下則不同了。生逢改革盛世,而改革不只是單位換換牌子,幹部加高『頂子』、群眾多點票子,而是要辦事講求效率,經濟講究效益,加速發展生產力,以儘快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而這卻非易事!不能是趕趕時髦,更新幾句口號,更重要的是徹底肅清『左』的影響,踏踏實實幹幾件利國利民之事。如何在本部門進一步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發揮人們的聰明才智? 『三把火』如何燒,才能開創新局面? 『關係網』如何破,才能將不盡掣肘變為鼎力相助?想到這些事就睡不好覺。況且,原先是『一把手』咋說咋辦,現在是你的點子出得不對就無人買帳,有時還弄得你下不了台。如此這般,焉有不瘦之理?」

聽完友人的滔滔宏論,不禁喜從中來,引出一番感嘆:「如君所言,則閣下的瘦實在可喜可賀! 」這樣說,並非拿友人的消瘦窮開心,而是在於幹部們消瘦的背後——關係着國富、民康。早在1250多年前,貴為人君的唐玄宗就對個中消息有所透露。據《資治通鑑》載: 唐玄宗小有過失,就要問左右: 「 『韓休知道嗎? 』 話剛說完,韓休的批評意見已經到了。玄宗曾對着鏡子,默默不樂。左右曰: 『韓休為相,陛下殊瘦於舊,何不逐之? 』 玄宗嘆息說: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肖嵩奏事常順從我,既退,我睡不安寧。韓休常力爭,既退,我反而睡得很安穩。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且按下唐玄宗的歷史功過不表,他卻的的確確在 「貌雖瘦」 與 「天下肥」 之間找到了聯繫,這種聯繫的一個關鍵環節即在於用人,用了敢於抗顏直諫如韓休這樣的人。當然,用了一個乃至幾個、幾十個 「諍臣」 並非必然要瘦,倘若合作得好,一個直言敢諫,一個從諫如流,必然勝任愉快,心廣體胖,何瘦之有? 只不過唐玄宗畢竟是封建皇帝,度量有限得很,本習慣了一人說了算,哪容他人置喙! 既然有人置喙,冒犯 「龍威」 也就在所難免了,不愉快而至於瘦也就自然而然了。

書袋掉罷,又回到我那位為 「官」的朋友上來。按理,他老兄的度量與唐玄宗自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又何故瘦哉?這裡仍有一個「不習慣」 的問題。一是不習慣於新型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二是不習慣於新的工作方式,三是不習慣於新的時代節奏。有諸多不習慣,食不甘味,寢不安枕,就在瘦難逃了。不過,在沒有完全「習慣」 之前,為 「瘦」一點並沒有什麼要緊,也沒有什麼可怕; 待到 「習慣」 了,也就恢復正常了,進而還會胖起來。因此,在賀友人瘦之餘,還要衷心祝願他日後胖起來。

(1985年2月27日《成都晚報》) 雜文《賀友人瘦》原文及鑑賞

賞析

「賀友人瘦」這題目就很新鮮,它使人想起了柳宗元的《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但細讀下去,內容卻又迥然不同,作者自辟蹊徑,另有一番天地。

開宗明義就能吊人胃口,「新春之際,賀人壽則可,賀人瘦則太不合時宜了。」既如此,為什麼要賀呢?人們不免要生出幾分疑惑。作者巧妙的借和友人的問答破除了迷津。「問其瘦之原委,曰:『為官也』。」 「足下豈不聞李鴻章有句大實話乎——『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嗨,那是老皇曆啦……那種官好當,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無所事事,其結果只能是腦滿腸肥,大腹便便。」問答之間,文字活潑,饒有情趣,而且壽瘦諧音,用在此不見牽強,還平添幾分色彩。

底下作者又借友人之口自我介紹他瘦的原因:他這新官上任之後,想的是怎樣開創新局面,怎樣破除「關係網」,怎樣將不盡掣肘變為鼎力相助……想到這些就睡不好覺,如此這般,焉有不瘦之理。這一來,為何瘦的原因有了,賀的理由也有了,原來這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好官,毋怪作者要「喜從中來」,並引出一番感嘆: 「如君所言,則閣下的瘦實在可喜可賀。」不獨作者要賀,我亦要賀。當今吃喝風盛行,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當官的除腸胃病與體質弱者外,由壯而消瘦的怕不是太多。我所認識的一些「新秀」,上台不多久臉就狹而闊,腰由細而粗,進而成為「三五」名牌: 「喝酒三瓶不醉,幹事五小時就累。」而此君竟一反潮流,操心致瘦,安得不令人欣慰。

文章如果到此為止,當然也是可以的,但未免單薄了些,於是作者又引了一段歷史故事——唐玄宗與諍臣韓休的故事。這個歷史故事是為人所熟知的,唐玄宗的:「吾貌雖瘦,天下必肥」。也早收入名言錄了,但此時用來仍不無新鮮感。這裡使我想起雜文的用典,有些雜文愛「掉書袋」,可是用的不是地方,「豆腐渣貼門聯——粘不到一塊兒」,使人看了不舒服。當然雜文是不能不用典的,古今中外鳥獸蟲魚均是雜文的好材料,但要用的得當方能給文章生色。

文章的結尾頗不凡。通篇都是賀瘦,最後忽來一筆: 「衷心祝願他日後胖起來。」這一筆補得好,否則會以為作者真的喜歡友人瘦下去哩。這畫龍點睛式的一句告訴我們,他之賀瘦並非「拿友人窮開心」,而賀的是他的一顆心——公僕的心。

「文章宜曲不宜直,雜文更是如此。」作者看來是善於運用曲筆的,所以他能寫出如此神韻飛動的雜文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