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賈島「推敲」詩句騎驢苦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賈島

來自網絡的圖片

賈島「推敲」詩句騎驢苦思賈島是唐朝著名苦吟派詩人。苦吟派詩人的特點是,常常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兒,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不惜花費大量心血和工夫。[1]

   賈島初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期間,一次在驢背上想到了一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當時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反覆覆想了半天也沒有最後確定下來,於是就在驢背上反覆吟誦,並不停地做着推和敲的動作。賈島此舉引起許多路人觀看,人們百思不解,不知賈島究竟在做什麼。

   當時,大文學家韓愈臨時代理京城地方長官,他正欲帶車馬出巡,看到路邊人們在嘁嘁喳喳議論着什麼,並且發現還有一個人在不停地比畫着什麼,於是,他就讓手下侍從將此人帶過來問訊。賈島說他正在作詩,而詩中「僧敲月下門」一句搞不准到底該用「推」字好呢,還是用「敲」字好。韓愈思考了一會兒,對賈島說,我看用「敲」字好。賈島採納了韓愈的意見,定用「敲」字。

   從此,韓愈與賈島結下深厚友誼,並經常在一起談論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規律和方法。

賈島推敲的詩句是

賈島推敲的詩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出自唐代詩人賈島的作品《題李凝幽居》,意思是夜晚池塘邊上,小鳥棲樹;月光之下,老僧敲門。 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

詩人當然不可能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

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描寫詩人訪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詩,其具體創作時間難考證。

據詩意可知,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等他到達李凝居所時,已經天黑。

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

於是賈島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 二、軼事典故 關於此詩的創作,還有一個故事: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驢在官道上行走,吟成《題李凝幽居》這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可他又覺着「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

於是他在驢背上,一面嘴裡念叨着,一面用手反覆做着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不知不覺地,他撞上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

韓愈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着驢子怎麼不朝前面看路?」 賈島慌忙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在驢上得詩,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後,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立馬思之良久,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

再說,『敲』字讀起來也響亮些。」 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於是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

從此他和韓愈成了朋友。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題李凝幽居。

「賈島推敲」推敲的詩句:

推敲 【原文】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

一日於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推」字,煉之未定,於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

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得止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

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遊象外,不知迴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

遂並轡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題李凝幽居 作者: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神態

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動作有:「伸着左手,食指和中指張開,右手食指一會兒點向左手食指,一會兒點向中指」,「兩手掌立做『推』狀」「彎起一隻手指做『敲』狀」.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神態有:「低頭沉思默想」,側頭蹙眉,眨眼凝神」.描寫賈島推敲詩句時的語言有:「是『推』好呢還是『敲』好呢?」此處抓住賈島推敲詩句的「點睛」之處,寥寥數筆,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時「推敲」的情境,惟妙惟肖.讓讀者與賈島一起經歷了「推敲」如醉如痴的過程,體驗了「思慮得疾苦」的心理歷程.而描寫賈島與韓愈共同「推敲」時,作者對賈島沒做更多描寫,只是說韓愈「沉思良久」,旨在告訴人們:即使是像韓愈這樣的大文學家,也須經「推敲」之過程,方可作出有「韻味」的判斷.。

【賈島韓愈推敲(寫詩句)】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苦吟派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麼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着「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嘴裡就邊推敲邊念叨着.不知不覺地,就騎着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裡.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王安石 賈島推敲詩句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鍊字定不下來,便在驢背上吟詠,伸出手來做推敲的姿勢,看到他這樣的人都很驚訝。當時韓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長官,正帶着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地走到韓愈儀仗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作着手勢。這樣一下子被左右的侍從推到韓愈面前。賈島如實地回答說出所得的詩句,不知用了「推」還是用「敲」字無法確定,所以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迴避。韓愈停下馬思考了好一會兒,對賈島說:「用『敲』字好。」於是兩人並排騎着驢回家,一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捨不得離開,呆了好幾天,韓愈因此與賈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