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賈雨村與劉姥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賈雨村與劉姥姥

《紅樓夢》的作者塑造了很多人物,賈雨村與劉姥姥的人物形象大家都很熟悉。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確是值得比較的。賈雨村雖熟讀聖賢書,卻為人卑鄙,以大仇報大恩;劉姥姥雖是鄉野粗人一個,從未學過孔孟之道,卻善良淳樸,大恩報小恩。


賈雨村生平最大的恩人就是甄英蓮的父親甄士隱,因為若沒有甄士隱的經濟資助,那賈雨村就不可能踏上上京趕考的征途,也就不可能高中並為官。有人可能覺得這有什麼啊?就算甄士隱不給錢,賈雨村還能借不到錢嗎?你還別說,賈雨村還真借不到錢。不信你就看文中對賈雨村身世的介紹:

忽見隔壁葫蘆廟內寄居的一個窮儒,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者走了出來。這賈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詩書仕宦之族,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字作文為生,故士隱常與他交接。

常言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你沒發跡前,誰認識你是誰啊?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進那樣,窮的時候家裡都揭不開鍋了,想要去考鄉試卻沒有盤纏,不得已只好硬着頭皮去問老丈人借,結果非但沒借到一分錢,還被老丈人一通狠罵。等到考中舉人後,平時不來往的一些鄉紳都上趕着來送錢送房送奴送婢了。

言歸正傳,賈雨村進京趕考所需的費用絕對是一筆大開銷,路上的花費再加上考試前後在京城吃住的花費,普通人家可不大能承受得起,有本書叫《千年科舉》,李兵著,嶽麓書社出版的,裡面就有關於清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所需盤費的記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那甄士隱資助了賈雨村多少錢呢?文中有明確的記述:

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隱送雨村去後,回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寫兩封薦書與雨村帶至神都,使雨村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足之地。因使人過去請時,那家人去了回來說:「和尚說,賈爺今日五鼓已進京去了,也曾留下話與和尚轉達老爺,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士隱聽了,也只得罷了。

甄士隱為賈雨村考慮得十分周全,連進京之後的吃住問題如何解決都替賈雨村想好了,那賈雨村又是怎麼報答甄士隱的呢?甄士隱的獨女甄英蓮被拐子拐了,甄士隱受此打擊後精神欠佳,最終出家。

而後來當了官的賈雨村明知英蓮下落,卻沒有告訴甄士隱之妻封氏,當然有可能封氏那時已不在人世了,倘或彼時封氏尚在人世,那賈雨村便與拐子無二了。不告訴封氏當然也就不會告訴英蓮,所以後來改名為香菱的英蓮至死都不知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不告訴是為了少麻煩,以免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有人可能又要說:不對啊,賈雨村給了封氏好多錢物呢!其實賈雨村這麼做,一為感謝甄士隱資助其進京趕考,二為求納封氏的丫鬟嬌杏為妾,而後者才是他的主要目的,賈雨村並不願與在自己貧賤之時認識的那些人有任何往來,賈雨村的這種心態在第四回中有詳細的描述:此事皆由葫蘆廟內之沙彌新門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對人說出當日貧賤時的事來,因此心中大不樂業。後來到底尋了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他才罷。

說完了賈雨村,就來說說劉姥姥,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時得到了王熙鳳給她的二十兩銀子外加一吊錢,第二次進賈府時得到了王熙鳳給她的八兩銀子和王夫人給她的一百兩銀子外加一些物品,前後兩次從賈府得到共計一百二十八兩銀子外加一吊錢和一些物品,而這些錢物對此時的賈府來說可謂是九牛一毛,小意思。

劉姥姥二進賈府時被各種戲耍取笑,若換成心腸壞些的人,等賈府敗落時,很可能就像賈雨村那樣躲得遠遠的,亦或是落井下石也未可知,但劉姥姥是個厚道人,在賈府遭難時能不避嫌地來雪中送炭,去獄神廟看望王熙鳳等人,後來又賣房賣田,四處湊了一大筆錢為已被狼舅奸兄賣入妓院的賈巧贖身,並不顧世俗的非議而讓外孫板兒娶了「風塵女子」賈巧,可謂是以大恩報小恩了。[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