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資產回報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產回報率= 稅後淨利潤/總資產,資產回報率,也叫資產收益率,它是用來衡量每單位資產創造多少淨利潤的指標。評估公司相對其總資產值的盈利能力的有用指標。計算的方法為公司的年度盈利除以總資產值,資產回報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有時也稱為投資回報率。

資產回報率,有效的盈利能力指標

到目前為止,在本系列中,我們討論了損益表的盈利能力指標。就與投資者最相關的盈利能力而言,這些措施實際上只是最終盈利能力部分的上半部分。

看,企業 – 至少是那些存活下來的企業 – 最終是關於效率的:從有限的資源中擠出最多。將利潤與收入進行比較是一個有用的運營指標,但將它們與企業所擠壓的資源進行比較可以削減企業存在的可行性。

資產回報率(ROA)是最簡單的企業贖回措施。它幾乎存在於所有財務分析教科書中,但它有一些投資者需要了解的陷阱。

ROA:對銀行有利,對普通公司來說可能存在缺陷 ROA最常見的公式是:

ROA越高表明資產效率越高。例如,假裝Spartan Sam和Fancy Fran都開始熱狗站。Sam花了1,500美元購買了一塊裸機金屬推車,而Fran花費了15,000美元購買了一個帶有服裝的殭屍天啟主題單元。假設 – 有點不切實際,但一起玩 – 這些是每個部署的唯一資產,如果在一段時間內Sam已經賺了150美元而Fran已經賺了1,200美元,Fran會有更有價值的業務,但Sam會有更高效的業務。

Sam的簡化ROA:150美元/ 1,500美元= 10%

Fran的簡化ROA:1,200美元/ 15,000美元= 8%

儘管它在教科書中很受歡迎,但這種ROA公式最適合銀行。

為什麼?銀行有不同的會計。例如,銀行資產負債表更能代表其資產和負債的實際價值,因為它們以市場價值(通過按市值計價)或至少是市場價值的估計值與歷史成本進行比較。

但更重要的是,對於普通公司而言,債務是投資資本增加到企業 – 資本,債務投資者可以獲得回報 – 對於銀行而言,債務在概念上是投資資本與銀行「庫存」的模糊混合產品創建。

由於很難將資本與資產負債表上的庫存分開,因此同樣難以分離哪些利息支付用於銀行的業務(將在扣除營業收入時扣除)以及哪些用於融資(將被扣除)在營業收入後)的損益表。但如果我們只是跳到淨收入,我們發現利息費用和利息收入都已經考慮在內了。

隨着銀行業指標的出現,ROA是一種全面的,廣泛的筆劃類型的衡量標準。與所有指標一樣,它與公司自身歷史ROA的比較以及行業同行的ROA都具有相關性。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提供有關美國銀行ROA的數據,自1984年開始以來,這些數據一直徘徊在1%左右或略高於1%。

這看起來很小,但請注意,特別是由於銀行的巨大槓桿作用,銀行的ROA與其股本回報率(ROE)之間存在巨大差異,ROA的微小差異可能導致ROE差異更大 – 甚至是指標對銀行股權投資者更重要。

如何糾正普通公司的ROA

對於普通公司而言,債務和股權資本是嚴格隔離的,每個公司的回報也是如此:利息支出是債務提供者的回報; 淨收入是股權投資者的回報。(儘管股權投資者通常不會獲得淨收入,但他們理論上仍然擁有它。)

通過將股權投資者(淨收入)的回報與債務和股權投資者(總資產)資助的資產進行比較,共同的ROA公式可以解決問題。雖然不是分析性犯罪,但這對於評估債務與股權回報和債務使用效力以及比較具有不同債務比率的公司之間的ROA而言確實很混亂。從技術上講,如果一家公司及其可比公司都沒有債務,這種混合併不重要,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見。

此ROA公式的兩個變體通過將利息費用(稅後淨額)返回到分子中來修復此分子 – 分母的不一致性:

ROA變化1:淨收入+(利息支出*(1稅率))/總資產

ROA變化2:營業收入*(1稅率)/總資產

儘管起點不同,但這些變化試圖達到基本相同的目標。變量1可以說略強一些,因為淨收入還包括利息收入(由現金投資產生),而營業收入則不包括。

對於我們在本系列中使用的公司WD-40,我們將使用變量1計算2016年ROA。

WD-40 ROA = 5262.8萬美元+(1.703億美元*(1-(27.7%)))/ $ 339.668m

WD-40 ROA = 15.9%

這感覺相當高,從快速瀏覽一些在線比率網站,可能使用簡化的ROA公式,15.9%不是異常值; 它與WD-40最近的ROA數字相當一致。

請注意,我們使用了WD-40的有效稅率,在前一篇文章中已有討論。另請注意,WD-40的債務負擔相對較低且利息成本較低,因此使用過度簡化的公式(將ROA設為15.5%)與更正確的版本1之間的ROA之間沒有太大差異。這是一個重要的要點:簡化公式的「錯誤」將隨債務水平而變化。但這也意味着,由於公司承擔越來越多的債務而不是因為商業環境實際上正在改善,因此看起來年復一年增長良好的簡化ROA可能會增長。

有形資產回報率(又稱淨資產回報率) 如果你讀到這一點,你就不會匆忙,所以讓我們來看看隱藏在不同名稱和公式中的基本上是一個變體。這裡的邏輯是,公司可能有很多商譽(它為超過公平市場價值的收購支付的金額)或其他通常更接近會計虛構的無形資產,而不是工作中獲得回報的現實資產。商譽賬戶也與會計操縱有關。由於這些原因,一些分析師傾向於將其拉出來,以期計算工作中「真實」有形資產的回報:

有形資產回報率=(淨收入+(利息費用*(1稅率))/(總資產 – 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

通過將分母限制為(固定資產+淨營運資本),淨資產收益率達到同樣的水平; 我們不會在這裡進入淨營運資金,但這個想法仍然是在分母之外啟動商譽和相關的無形資產,如獲得的(未開發的)專利,郵件列表,品牌名稱等。

對於踢球,這是WD-40尋找2016年的方式,從分母中減去商譽和無形資產:

WD-40 2016年商譽:94.649美元

WD-40 2016年無形資產:1919.1萬美元

WD-40有形資產回報= 5262.8萬美元+(1.703億美元*(1-(27.7%)))/(339.668萬美元 – 95.649美元 – 19.191美元)

WD-40有形資產回報率= 24.0%

這顯然遠高於WD-40 15.9%的普通ROA,這意味着WD-40有很多善意和無形資產。當然,我們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上看出這一點。使用有形(或淨)資產回報(ROTA或RONA)的原因可能是,如果一家公司擁有特別大量的商譽,分析師認為這會削弱她評估公司運營效率的能力。

雖然ROTA具有邏輯意義,但它沒有被廣泛使用,可能是因為ROA並不是最大的盈利性指標,原因是ROTA未解決的原因。

ROA:有些人不喜歡分母 罷工的會計人員會指出總資產往往比總資本(定義為股權+債務)略大,因為總資產數字不僅包括資本,還包括應付賬款,稅收等無息負債應付款和應計費用。這些是公司拖延付款的情況; 它們當然是公司必須支付的義務,但會計邏輯是它們不是嚴格的投資債務,因為接收方不會預期利率類型的回報。因此,他們不是投入資本。

分母論證的主旨是跨越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爆炸性盈利措施最理想地將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進行比較。這意味着將實際淨資產收益率與公司的估計權益成本和實際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與公司的估計資本成本進行比較。這說得通。雖然總資產可能只比總資本略大,但這兩個數字在官方上是不同的,並且至少有一小部分總資產是由尋求回報的投資者以外的實體「提供」的。

然而,即使是這些強硬者也可能同意ROA對銀行而言是一個合理的指標,並且將普通公司的調整後的ROA(調整為包括利息費用)進行比較並不是錯誤的,以衡量這些公司使用其總資產基數產生的效率。收入。[1]

同樣,幾乎所有意識形態的分析師都會同意ROA絕對不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最佳指標。為了獲得更好的指標,我們需要轉向ROE和ROIC,這些將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展示。

資產收益率與投資回報率的關係

到底淨資產收益率跟投資回報率有什麼關係,給我們帶來怎麼樣的回報,是不是淨資產收益高,就意味着企業一直以淨資產收益率的速度在增長呢。

一、分析第一種情況,所有淨利潤全部留存使用,沒有考慮股息支出。

第一點思考就是淨資產收益率和投資回報率兩者的關係。從公式上看。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投資回報率=淨利潤/投入資本,因為淨資產不簡單的等於投入資本。

假設第一年,一個人投入了100萬的資本,淨資產收益率等於20%,則第二年就有了120的淨資產,這時候資產跟第一年投入的資本是增加了。假設第一年是20%的淨資產收益率,投入100萬,則第二年淨資產是120萬,第二年假設淨資產收益率為20%不變,則20%=淨利潤/120萬,倒推出第二年淨利潤為20%乘以120萬等於24萬,比第一年的20萬利潤多了4W,淨利潤增長率為(24-20)/20=20%。這個20%與淨資產收益率是一致的。

第三年,還是假設淨資產收益率為20%,則20%=淨利潤/120萬+24萬的上年利潤。倒推出第三年淨利潤為144乘以20%等於28.8萬,則淨利潤增長率=28.8-24/24=20%,淨利潤增長率還是等於淨資產收益率。但是此時投資回報率=28.8/100=28.8%。是逐年增長的,第一年是20/100=20%。第二年是24%。沒幾年投入的資本就已經回來了。

二、分析第二種情況,假設有股息支出,這種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增長率的情況還會保持不變嗎?

假設每年把10%的利潤用於股息分工。

第一年投入100萬,淨利潤20萬,分紅2萬,留存利潤18萬,淨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投入回報率都為20%

第二年淨資產為100+18=118萬。假設淨資產收益率20%不變。則20%=淨利潤/118,倒推出淨利潤為118乘以20%=23.6萬。淨利潤增長率為23.6-20/118=20%。所以淨利潤增長率還是等於淨資產收益率。

通過以上兩種情況的分析,淨資產收益率其實就是淨利潤增長率, 哪麼淨資產收益率高是不是就可以隨便買入呢?這個問題很重要。當然不是。因為股票市場價格比淨資產高的多。也就是PB高的多。

假如你買入股票時候的PB為2.,則你實際以比初始股東高2倍的價格買入了這份資產,所以你的實際淨資產收益率不是這家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而是為公司淨資產收益率/PB=20%/2=10%。這才是你實際的淨資產收益率。

所以,在一個企業淨資產收益率不變的情況下,你應該儘量買入PB較低的股票。比如中國銀行2018年淨資產收益率為11.16%,PB為0.65,則,你現在買入中國銀行的股票,等於以6.5折的價格買入1元淨資產的公司股票,實際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PB=11.16%÷0.65=17.1692%。

1/PE=淨利潤/股票市價總值=投資回報率。

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股票市場總價/淨資產)÷(股票市價總值/淨利潤)=PB÷PE

實際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PB=PB/PE÷PB=1/PE。即按照這個價格購買的股票的實際淨資產收益率為PE的倒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