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生產配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生產配置》,蘇聯地理學界「經濟學派」生產配置理論的代表作。費根著。中譯本根據蘇聯國家政治書籍出版局1954年版本譯出,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於1957年12月出版。祝誠、李文彥、周起業等譯。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中譯本約37萬字,除緒言外共分8章。第1章資本主義生產配置及其對抗性矛盾。第2章為帝國主義服務的工業和人口配置的偽科學理論。第3章沙皇俄國生產配置的最重要特徵。第4章社會主義生產配置的規律與原則。第5章蘇聯的生產配置與經濟區劃。第6章社會主義生產的地理配置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經濟與文化的高漲。第7章社會主義生產配置的優越性和經濟效益。第8章進一步改善蘇聯生產配置的問題。

本書緒言闡明,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配置的首要意義,在於「繁榮過去落後的民族共和國的經濟和文化,實現中心工業區的社會主義改造,變中心工業區為全國工業化和國民經濟技術發展的基地,建立東方的強大經濟基地,闡明經濟區劃及其在有計劃的生產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在最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鞏固擴大再生產方面,和在積極防禦、衛國戰爭勝利中所起的作用。並以巴什基里亞、卡巴爾達和布略特蒙古自治共和國為例來探討因生產力的布局而消除經濟上和文化上的落後過程。本書對資本主義的生產配置卻未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指責和評擊過多,特別是對英國和美國的生產配置的自發性及其越來越尖銳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指責過多。對在西歐和美國傳播最廣的關於工業和人口分布的學說以「偽科學」加以揭露。對資本主義工業微觀布局理論的合理性並未加以置評。本書沒有分出專章來研究蘇聯的各個生產部門的配置,而是在其後的著作《蘇聯國民經濟各部門配置的特點和因素》中另有敘述。

作者簡介

費根 (Я. Г.Фейгин),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生產力配置組組長,研究員,經濟地理學家、「經濟學派」首腦,與巴朗斯基為首的 「區域派」針鋒相對。主要著作還有 《蘇聯國民經濟各部門配置的特點和因素》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生產配置 相關視頻

《走進地理學》第一講1.2學習地理學
地理學的介紹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