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資治通鑑·唐紀·狄公忠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治通鑑·唐紀·狄公忠心出自《資治通鑑》司馬光主編,內容是唐代武周時期的宰相狄仁傑為為國忠心的故事。

【原文】

唐高宗儀鳳元年(丙子,公元676年)

大理奏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范懷義誤斫昭陵柏,罪當除名;上特命殺之。大理丞太原狄仁傑奏:「二人罪不當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殺則為不孝。」仁傑固執不已,上作色,令出,仁傑曰:「犯顏直諫,自古以為難。臣以為遇桀、紂則難,遇堯、舜則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殺之,是法不信於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張釋之有言:『設有盜長陵一土,陛下何以處之?』今以一株柏殺二將軍,後代謂陛下為何如矣!臣不敢奉詔者,恐陷陛下於不道,且羞見釋之於地下故也。」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嶺南。後數日,擢仁傑為侍御史。

初,仁傑為并州法曹,同僚鄭崇質當使絕域。崇質母老且病,仁傑曰:「彼母如此,豈可使之有萬里之憂!」詣長史藺仁基,請代之行。仁基素與司馬李孝廉不葉,因相謂曰:「吾輩豈可不自愧乎!」遂相與輯睦。

調露元年,司農卿韋弘機作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制度壯麗。上陽宮臨洛水,為長廊亘一里。宮成,上徙御之。侍御史狄仁傑劾奏弘機導上為奢泰,弘機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傑奏其奸,請付法司,上特原之,仁傑曰:「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於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誡!」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肅然。

【譯文】

唐高宗儀鳳元年(丙子,公元676年)

大理寺上奏說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范懷義誤砍昭陵上的柏樹,按照罪責法令應當被除去官吏名籍;唐高宗卻特意命令將他們處死。大理丞太原人狄仁傑上奏道:「這兩個人的罪責不應當被處死。」唐高宗說:「權善才等砍昭陵柏樹,我不殺了他們就是我的不孝。」狄仁傑一再堅持自己的意見,看到唐高宗滿臉怒色,命令他出去,他說:「冒犯陛下的威嚴,直言強諫,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很難做到的。但我以為如果遇到桀、紂固然會很困難,而如果遇到堯、舜這樣的仁君卻很容易做到。如今依照法令不應當被處死的人,而陛下卻執意要處死,這樣一來,就會讓法律失去取信於人的根本,那麼人們以後將何所依從呢?漢朝張釋之曾對文帝說過:『假如有人盜取高祖長陵一土,那麼陛下將如何處分他呢?』如今因誤砍一棵柏樹而將兩位將軍處死,那麼後代會怎麼看待陛下?我之所以不奉詔執行陛下的命令,是唯恐讓陛下陷落到無道的境地,也是因為害怕無顏去九泉之下見張釋之的緣故。」聽他這樣一說,唐高宗的怒氣這才稍微消了一點,權善才、范懷義因此只是被除去名籍,流放到了嶺南一帶。幾天後,朝廷擢升狄仁傑為侍御史。

起初,狄仁傑擔任并州法曹一職,同事鄭崇質本應當出使遙遠的地方。可是鄭崇質的母親年邁多病,狄仁傑說:「他母親的情況如此不妙,怎能再讓她有萬里離別的憂愁呢!」隨即找到長史藺仁基,請求他代替鄭崇質擔當出使的任務。藺仁基素來與司馬李孝廉有隔閡,此時兩人不禁相對說道:「我們怎能不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呢?」從此以後兩人得以和睦相處。

調露元年,司農卿韋弘機修築宿羽、高山、上陽等宮,氣勢壯麗。上陽宮臨近洛水,建有綿延一里長的長廊。等到宮殿落成後,唐高宗移居到了那裡。侍御史狄仁傑因此上奏彈劾韋弘機引誘皇帝奢侈無度,韋弘機因此獲罪被罷免官職。左司郎中王本立仗恃皇帝的恩寵而濫用權力,朝中文武百官因此都對他畏懼有加。唯獨狄仁傑上奏揭發他的奸惡行徑,並請求將他移交司法部門查辦。唐高宗特地將他赦免。狄仁傑說:「儘管國家缺乏優秀人才,可是難道缺少像王本立這樣的人嗎?陛下為什麼要愛惜罪人,從而使王法得到損害?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那就請先將我流放到荒無人煙的邊遠地帶,以此來懲戒將來的忠貞之臣。」王本立最終被治罪。朝廷上下從此嚴肅而有法度。

【原文】

以文昌左丞狄仁傑為豫州刺史。時治越王貞黨與,當坐者六七百家,籍沒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傑密奏:「彼皆詿誤,臣欲顯奏,似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豐州。道過寧州,寧州父老迎勞之曰:「我狄使君活汝邪?」相攜哭於德政碑下,設齋三日而後行。

時張光輔尚在豫州,將士恃功,多所求取,仁傑不之應。光輔怒曰:「州將輕元帥邪?」仁傑曰:「亂河南者一越王貞耳,今一貞死,萬貞生!」光輔詰其語,仁傑曰:「明公總兵三十萬,所誅者止于越王貞。城中聞官軍至,逾城出降者四面成蹊,明公縱將士暴掠,殺已降以為功,流血丹野,非萬貞而何!恨不得尚方斬馬劍,加於明公之頸,雖死如歸耳!」光輔不能詰,歸,奏仁傑不遜,左遷復州刺史。

太后謂仁傑日:「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譖卿者名乎?」仁傑謝曰:「陛下以臣為過,臣請改之;知臣無過,臣之幸也,不願知譖者名。」太后深嘆美之。

【譯文】

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傑為豫州刺史。當時朝廷正在懲治越王李貞的黨羽,按照法令應當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籍沒官府充當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督促豫州方面執行判決。狄仁傑向太后上密奏道:「他們都是受牽連的,我本打算奏明皇上,可是似乎有為叛逆的人申辯的嫌疑;可是知而不言,又深恐違背陛下仁愛憐憫的本意。」太后因此特地原諒了他們,將他們全都流放到豐州。當這一行人路過寧州時,當地老百姓迎接慰勞他們道:「是我們的狄使君救了你們的命啊!」隨即相互攙扶着在寧州百姓當年為狄仁傑樹立的功德碑前痛哭流涕,齋戒三天後才繼續向前離去。

當時張光輔仍在豫州,將士全都依仗有功對百姓巧取豪奪,狄仁傑對他們沒有應合。張光輔因此大怒道:「州將豈敢輕視全軍主將!」狄仁傑說:「河南作亂的只有一個越王李貞,現在一個李貞死了,卻出現了一萬個李貞!」張光輔於是責問他這話是什麼意思,狄仁傑說:「您統率三十萬兵丁,所要誅殺的只限于越王李貞。城中百姓聽說官軍前來,越城出來投降的人很多,四面都被踩踏成道路了,可是您卻放縱軍士凶暴地搶掠,殺掉已投降的人用來報功,鮮血染紅了郊野,這不是一萬個李貞難道又是什麼!我恨不能得到天子的尚方斬馬劍用以加在您的脖頸上,我即使死了,也視作回家一樣!」張光輔一時語塞,無話可說,回來以後,上奏章說狄仁傑不恭順。因此狄仁傑很快被貶謫為復州刺史。

太后對狄仁傑說:「你在汝南的時候,很有善政,有口皆碑,你難道就不想知道是誰誣陷你的嗎?」狄仁傑感謝太后道:「陛下認為我有過錯,那就請允許我改過;知道我沒有過錯,那是我的幸運,我不想知道是誰在誣陷我。」太后深深感慨並對他大加讚賞。

【原文】

武承嗣、三思營求為太子,數使人說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太后意未決。狄仁傑每從容言於太后曰:「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姑於廟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預知。」仁傑曰:「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備位宰相,豈得不預知乎!」又勸太后召還廬陵王。王方慶、王及善亦勸之。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謂仁傑曰:「朕夢大鸚鵡兩翼皆折,何也?」對曰:「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太后由是無立承嗣、三思之意。

唐紀二十三則天皇后久視元年(庚子,公元700年)太后信重內史梁文惠公狄仁傑,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仁傑好面引廷爭,太后每屈意從之。嘗從太后游幸,遇風吹仁傑巾墜,而馬驚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執其鞍而系之。

【譯文】

武承嗣、武三思圖謀當太子,先後多次派人勸說太后,道:「自古以來,天子沒有以外姓人為繼承者的。」太后仍舊猶豫未決,狄仁傑常常從容不迫地對太后說:「太宗文皇帝櫛風沐雨,親自冒着刀槍箭鏃,得以平定天下,並將這偉大基業傳給子孫後代。高宗將兩個兒子託付給陛下。陛下如今卻想將國家移交給外族,這難道符合上天的意思嗎?況且姑侄與母子相比誰更親?陛下立兒子為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之後,祭祀宗廟,代代承繼,無窮無盡;假如立侄兒為太子,那麼未曾聽說過有侄兒當了天子而合祭姑姑於宗廟的。」太后說道:「這是朕的家事,你就不要摻和了。」狄仁傑說:「君王應當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有誰不是臣妾,有什麼事不是陛下的家事呢?君主是元首,臣是四肢,意思是如同一個整體,更何況我還擔任宰相,怎能不參與呢?」接着他又勸太后召回廬陵王,王方慶、王及善也在一旁勸說太后,太后的心裡這才稍微有所醒悟。有一天,太后對狄仁傑說道:「我夢見一隻大鸚鵡兩翼都被折斷了,這作何解釋呢?」狄仁傑回答道:「武就是陛下的姓,兩翼就是您的兩個兒子。陛下如果起用了兩個兒子,那麼兩翼就會都振作起來了。」太后從此便打消了冊立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的心思。

公元700年,武則天十分信任和器重內史梁文惠公狄仁傑,眾大臣沒有哪一個可以與他相比的,她時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傑也習慣於當堂直言強諫,而武則天也經常採納他的建議,儘管這樣做違背了自己的本意時也從不在意。有一次,狄仁傑隨從武則天巡遊,途中忽然遇到大風,將狄仁傑的頭巾吹落在地,他的坐騎也因此受驚而飛奔不止,武則天於是命令太子李顯追上驚馬,抓住馬的籠頭並將它拴好。

【原文】

仁傑屢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許。入見,常止其拜,曰:「每見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眾或不能決,太后輒嘆曰:「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太后嘗問仁傑:「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傑曰:「未審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為將相。」仁傑對曰:「文學縕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必欲取卓犖奇才,則有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為洛州司馬。數日,又問仁傑,對曰:「前薦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遷矣。」對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乃遷秋官侍郎;久之,卒用為相。仁傑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御史曲阿桓彥范、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仁傑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

【譯文】

狄仁傑曾經多次以年老多病為由向太后提出回家養老的請求,武則天每次都拒絕了。每當狄仁傑入朝參見的時候,武則天還時常阻止他行跪拜禮,她說:「每當看見愛卿行跪拜大禮的時候,朕的身體都會隱隱作痛。」武則天還免除了狄仁傑晚上在宮中值宿的義務,並告誡他的同僚們說:「如果不是什麼軍國大事,就不要去煩擾狄公。」公元700年,狄仁傑去世,武則天痛哭流涕,說:「朝堂空了!」從此以後,朝廷一遇到大事,如果百官決斷不了,武則天就會嘆息道:「老天為什麼要把我的國老奪走得這麼早呢?」

武則天先前曾經徵詢狄仁傑道:「朕想要得到一位賢士委以重任,您認為誰最合適呢?」狄仁傑問道:「不知道陛下打算委以他什麼重任?」武則天說:「我準備讓他出任宰相。」狄仁傑回答道:「如果陛下想要的是學識淵博的才俊,那麼蘇味道、李嶠本來就是最佳人選。如果陛下一定要找卓爾不群的奇才,那就非荊州長史張柬之莫屬了,此人雖然年邁,但的確是塊當宰相的料。」武則天隨即擢升張柬之為洛州司馬。幾天後,武則天又讓狄仁傑推薦人才,狄仁傑回答道:「我前幾天舉薦的張柬之,陛下還沒有任用呢!」武則天說:「我已經升了他的職了。」狄仁傑說:「我所舉薦的張柬之是宰相之才,並非用來作司馬的料。」武則天隨即又任命張柬之為秋官侍郎。過了很久,終於將他升任為宰相。狄仁傑還曾經向武則天舉薦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監察御史曲阿人桓彥范、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隨後這些人都成了唐代的名臣。於是就有人對狄仁傑說道:「治理天下的賢能良將,全都出自您狄公的門下啊。」狄仁傑回答道:「引薦賢良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並非為了我的一己私利啊。」[1]

作品出處

《資治通鑑》(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資治通鑑》書名的意思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2]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自幼聰慧,七歲時,以石破瓮搶救落水兒童,傳為佳話。1071年(熙寧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陽,築獨樂園,專意編著《資治通鑑》。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召還主國政,將新法廢除殆盡。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年九月,卒於位,當政僅一年多。贈溫國公,諡文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