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資治通鑑·唐紀·長孫皇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治通鑑·唐紀·長孫皇后出自《資治通鑑》,該內容講述了長孫皇后生性仁厚恭敬,勤儉樸素,喜好讀書,常常與唐太宗一起探討歷史,趁機對唐太宗勸善規過,提出許多有益意見的故事。

【原文】

唐太宗貞觀十年(丙申,公元636年)

長孫皇后性仁孝儉素,好讀書,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譴怒宮人,後亦陽①怒,請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為申理,由是宮壺之中,刑無枉濫。豫章公主早喪其母,後收養之,慈愛逾於所生。妃嬪以下有疾,後親撫視,輟己之藥膳以資之,宮中無不愛戴。訓諸子,常以謙儉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嘗白後,以東宮器用少,請奏益之。後不許,曰:「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揚,何患無器用邪!」

上得疾,累年不愈,後侍奉,晝夜不離側。常系毒藥於衣帶,曰:「若有不諱,義不獨生!」後素有氣疾,前年從上幸九成宮,柴紹等中夕告變,上擐甲出閣問狀,後扶疾以從,左右止之,後曰:「上既震驚,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於後曰:「醫藥備盡而疾不瘳②,請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獲冥福。」

【注釋】

①陽:同「佯」,假裝。

②瘳:病癒。

【譯文】

唐太宗貞觀十年(丙申,公元636年)

長孫皇后生性仁厚恭敬,勤儉樸素,喜好讀書,常常與唐太宗一起探討歷史,趁機對唐太宗勸善規過,提出許多有益的意見。有一次,唐太宗無緣無故地對宮女發脾氣,皇后也裝作十分惱怒的樣子,請求親自過問,因而下令將宮女捆綁起來,後來等到唐太宗的怒氣漸漸平息後,她才慢慢地為宮女申辯。從此以後,後宮之中,再也沒有出現過枉濫刑罰的事情。豫章公主的生母死得早,皇后便收養了她,對她的慈愛超過了自己的親生。自妃嬪以下有人生病,皇后都要親自前去探視,還把自己的藥物飲食拿給其服用,因此,後宮之中人人都十分愛戴皇后。她訓誡幾個兒子,常常把謙虛和節儉當作主要話題。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經對皇后說,東宮的器物用具太少了,請求皇后奏請皇上再增加一些。皇后沒有答應,她說:「身為太子,所應擔憂的事在於德行不立、聲名不揚,怎麼會擔憂到沒有器物用具呢?」

唐太宗身染疾病,多年都沒有徹底治癒,皇后悉心照料,時常是晝夜不離其左右。她還經常將毒藥隨身系在衣帶上,說道:「陛下如果有什麼不測,我也不能單獨活着。」皇后有多年的氣喘病,前一年跟從唐太宗巡幸九成宮。柴紹等人深夜有急事相稟報,唐太宗身穿甲冑走出宮閣詢問狀況,皇后抱病緊隨其後,左右的侍從因此都勸阻她,可她卻說:「既然陛下都感到震驚,那我的內心又怎能安定下來呢?」隨即病情加重。太子對皇后說:「所有的藥物都用過了,卻不見病情好轉,我請求啟奏陛下讓其下詔大赦天下犯人並度俗人出家,或許可以獲得陰間的福祉。」

【原文】

後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為善有福,則吾不為惡;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國之大事,不可數下。道、釋異端之教,蠹國病民,皆上素所不為,奈何以吾一婦人使上為所不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語房玄齡,玄齡白上,上哀之,欲為之赦,後固止之。

及疾篤,與上訣。時房玄齡以譴歸第,後言於上曰:「玄齡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謀秘計,未嘗宣洩,苟無大故,願勿棄之。妾之本宗,因緣葭莩①以致祿位,既非德舉,易致顛危,欲使其子孫保全,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人,不可以死害人,願勿以丘壟勞費天下,但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仍願陛下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慝,省作役,止游畋,妾雖沒於九泉,誠無所恨。兒女輩不必令來,見其悲哀,徒亂人意。」因取衣中毒藥以示上曰:「妾於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從乘輿,不能當呂后之地耳。」己卯,崩於立政殿。

【注釋】

①葭莩:蘆葦中的薄膜,比喻關係疏遠淡薄。

【譯文】

皇后說:「死生有命,並非人的智力所能夠改變的。假如行善積德就會有福祉,那麼我並沒做什麼惡事;假如不是這樣,那麼胡亂求福又有什麼好處呢?大赦天下是國家的大事,不可以多次下達這樣的詔令。道教、佛教本是異端邪說,禍國殃民,都是皇上向來所不願意做的事,為何要因為我一個婦道人家而讓皇上去做不願意做的事呢?假如一定要依你說的去做,那麼我還不如立刻去死!」太子不敢再上奏皇上,只是暗地裡與房玄齡談起,房玄齡如實稟明唐太宗。唐太宗十分哀痛,打算為皇后下詔大赦天下,皇后知道後堅決對他進行勸阻。

等到皇后的病情十分嚴重,與唐太宗做訣別時,房玄齡已經受譴歸家暫歇,皇后對唐太宗說:「房玄齡侍奉陛下那麼久,為人小心翼翼,做事縝密,朝廷的機密要聞,未曾有一絲一毫的泄露,假如沒有什麼大的過錯,我希望陛下不要將他拋棄。我的本族親屬,因為沾親帶故而得到祿位,既然並非因德行而升至高位,便很容易遭受滅頂之災,如果想讓他們的子孫得以保全,希望陛下不要再將他們安置在權要的位置上,只要以外戚身份定期朝拜陛下就足夠了。我活着的時候對別人沒有益處,死後就更不能有害於人,唯願陛下不要大修陵墓而勞民傷財,只要依山作墳,用瓦木作隨葬器物就可以了。仍舊希望陛下能夠親近君子,疏遠小人,接納忠言直諫,而摒棄讒言詭計,節省勞役,禁止遊獵,這樣我縱然到了九泉之下,也可以毫無遺憾了。也不必讓兒女們前來探望,看見他們悲哀,只會白白攪亂人心。」說罷取出衣帶上的毒藥給唐太宗看,說道:「我在陛下生病的日子,曾經發誓以死跟定陛下同赴黃泉,不能步呂后那樣的後塵。」十月二十一日,皇后駕崩於立政殿。

【原文】

後嘗采自古婦人得失事為《女則》三十卷,又嘗著論駁漢明德馬後以不能抑退外親,使當朝貴盛,徒戒其車如流水馬如龍,是開其禍敗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及崩,宮司並《女則》奏之,上覽之悲慟,以示近臣曰:「皇后此書,足以垂範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為無益之悲,但入宮不復聞規諫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懷耳!」乃召房玄齡,使復其位。

冬,十一月,庚午,葬文德皇后於昭陵。帝復為文刻之石,稱「皇后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

上念後不已,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徵同登,使視之。征熟視之曰:「臣昏眊,不能見。」上指示之,征曰:「臣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固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

【譯文】

長孫皇后曾經搜集自古以來婦人得失諸事編成《女則》三十卷,又曾親自寫文章批駁漢明德馬皇后不能抑制外戚勢力的膨脹,致使他們在朝中盛極一時,而只是就他們車如流水馬如龍這一罪過提出警告,這其實是開啟了禍亂的根源而對其末流枝葉進行防範。皇后駕崩後,宮中尚儀局的司籍奏呈《女則》一書,唐太宗看後十分悲慟,一一傳給左右近臣看,說道:「皇后的這本書,足以成為百世的典範。朕並非不知上天命數而要沉溺於無益的悲哀之中,實在是在宮中再也聽不到規諫的話了。朕失去了賢內助,所以才久久不能忘懷啊!」隨即徵召房玄齡,並給他官復原職。

十一月,唐太宗將文德皇后安葬於昭陵。唐太宗又親自為皇后撰寫碑文,他是這樣寫的:「皇后一生節儉,遺囑薄葬,認為『盜賊所圖謀的不過是珍寶罷了,既然沒有珍寶,他們又有何求?』朕的本意也正如此。君王以天下為家,何必將寶物放在陵中,才算是據為己有呢?現在就借九嵕山為陵墓,鑿石的工匠也才有一百多人,只用了數十天就完工了。不藏任何金銀玉器,兵馬俑和器皿都是用泥土和木料做成的,只是略具形狀而已。這樣就可以讓盜賊打消念頭,而對生者和死者都不構成累贅,應當讓千秋萬代子孫都以此為榜樣。」

唐太宗時常想念皇后,因此便於後苑中設立了一個觀望台,用以瞭望昭陵,他還曾經引領魏徵一同登上觀望台,讓他觀望。魏徵看了很久,說道:「恕臣老眼昏花,我看不見。」唐太宗於是指給他看,魏徵說:「我還以為陛下是在瞭望獻陵,如果是昭陵,那我早就看見了。」唐太宗悲痛萬分,為此下令將觀望台拆除。[1]

作品出處

《資治通鑑》(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資治通鑑》書名的意思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2]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自幼聰慧,七歲時,以石破瓮搶救落水兒童,傳為佳話。1071年(熙寧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陽,築獨樂園,專意編著《資治通鑑》。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召還主國政,將新法廢除殆盡。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年九月,卒於位,當政僅一年多。贈溫國公,諡文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