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資治通鑑·漢紀·韓信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資治通鑑·漢紀·韓信之死》講的是公元前201年(漢高帝六年)韓信之死的故事。

原文

漢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

冬,十月,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者。帝以問諸將,皆曰:「亟①發兵,坑豎子耳!」帝默然。又問陳平。陳平曰:「人上書言信反,信知之乎?」曰:「不知。」陳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上曰:「不能過。」平曰:「陛下諸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舉兵攻之,是趣②之戰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有巡狩,會諸侯。陛下第出,偽游雲夢,會諸侯於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帝以為然,乃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遊雲夢。」上因隨以行。

楚王信聞之,自疑懼,不知所為。或說信曰:「斬鍾離昧以謁上,上必喜,無患。」信從之。十二月,上會諸侯於陳,信持昧首謁上;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以歸,因赦天下。

上還,至洛陽,赦韓信,封為淮陰侯。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多稱病,不朝從;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將兵多少。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漢高祖十一年,淮陰侯信稱病,不從擊豨,陰使人至豨所,與通謀。信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春,正月,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儻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注釋

①亟:趕快。

②趣:同「促」,督促,催促。

譯文

漢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

進入冬季,十月份,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想要謀反。當時已是漢高祖的劉邦便徵詢眾將領的意見,人人都說:「趕緊發兵。把這傢伙給活埋了!」高祖默不做聲。他又徵詢陳平的意見。陳平說道:「有人上書告韓信謀反,這件事韓信本人知道嗎?」高祖說:「不知道。」陳平又說:「陛下的兵力和楚王的兵力相比怎麼樣呢?」高祖說道:「我的兵力比不過楚王的。」陳平說:「那陛下手下的將領們,在用兵方面有比得過韓信的嗎?」高祖說道:「沒有能趕得上他的。」陳平說:「如今陛下的軍隊不如楚王的精銳,將領又不能跟韓信相比,卻要舉兵討伐他,這是在催促他起兵謀反呀!我私下裡很為陛下擔心。」高祖道:「那要怎麼辦才好呢?」陳平說:「在古代天子有時會巡遊諸侯鎮守的地方,會見諸侯。陛下儘管出來巡遊,裝作巡遊雲夢這個地方,然後在陳地會見各諸侯。而陳地正好在楚國的西部邊界,韓信聽說天子懷着友好會見諸侯的心情巡遊,想到肯定是全國安穩無事,所以必然會毫無戒備地到郊外拜見陛下;他拜見陛下之時您就趁機將他拿下,這件事只需一個力士就可以辦到了。」高祖覺得陳平說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派使者去通知諸侯到陳地聚會,交代道:「我將南巡雲夢。」高祖隨即開始南行。

楚王韓信得知消息後,自然是疑心重重、頗為驚懼,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有人勸說韓信道:「斬殺鍾離昧去拜見皇上,皇上肯定會非常高興,這樣就沒有什麼禍患了。」韓信依從其計。到了十二月,高祖在陳地會見諸侯,韓信便提着鍾離昧的人頭前來拜見。高祖立刻命令武士將韓信捆綁起來,囚在隨皇帝車駕出行的副車上。韓信說:「果然就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狡猾的兔子死了,奔跑的獵狗就會被烹煮;高飛的鳥兒沒了,優良的弓箭就會被收藏起來;相敵對的國家被攻破了,謀臣就要遭滅亡。』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我被烹煮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啊!」高祖說道:「有人告發你想謀反。」隨即用鐐銬枷鎖把韓信鎖得結結實實的帶回了國都,接着下詔大赦天下。

高祖歸來,一回到洛陽,便赦免了韓信,並封他為淮陰侯。韓信深知劉邦懼怕並厭惡他的才能,於是屢次稱病,不上朝也不隨侍出行。他平常在家裡也總是悶悶不樂的,為自己與絳侯周勃、將軍灌嬰這樣的人地位同等而感到羞恥。韓信曾去拜見樊噲將軍。樊噲用跪拜的禮節送迎,口中不住地稱臣子,說道:「大王竟肯光臨臣下這裡!」韓信出門後,仰天大笑道:「我活着竟然要與樊噲等人為伍了!」

高祖曾經和韓信閒聊,提及將領們能領多少兵。高祖問道:「像我這樣的能率領多少士兵呀?」韓信回答道:「陛下您不過能領十萬的兵。」高祖又問道:「那對於你來說如何呢?」韓信回答道:「我當然是越多越好了!」高祖大笑着問道:「越多越好,卻為何還是被我擒住了呀?」韓信說道:「陛下雖然不怎麼能領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韓信能被陛下擒住的原因了。更何況陛下的才能,是所謂的『這是上天授予的,並非人力所能夠獲得』啊!」

漢高祖十一年。淮陰侯韓信假裝生病,不跟隨高祖去討伐陳豨,卻暗地裡派人到陳豨住處,打算與他勾結謀反。韓信準備與家臣在夜間偽造詔書赦免官府的有罪功臣和奴隸,並打算發動他們前去襲擊呂后、太子。韓信等人已經準備就緒,就等着陳豨的消息了。那時候,韓信有個門客因為得罪韓信,被囚禁起來,等着處死。到了春季,正月,那個門客的弟弟上書舉報,把韓信想要謀反的具體情況一一告訴了呂后。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恐怕他不來,便與相國蕭何謀劃,令人假裝是剛剛從高祖那裡回來,說陳豨已經被逮住處死。列侯和群臣聽到消息後都前去朝中祝賀。蕭何也欺騙韓信道:「您雖然生病了,也應該強撐着前來道賀。」韓信一到朝廷,呂后馬上派武士將他捆了起來,在長樂宮鍾室內將其斬首。韓信在被斬首前。慨嘆道:「我真後悔沒有採用蒯徹的計策,如今竟然上了小孩和婦人的當,這怎麼能說不是天意呢?」呂后於是下令誅滅了韓信的三族。

評析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當年范蠡幫助勾踐復國之後,隻身飄然而去,給文種留下的就是這樣一句話。韓信同范蠡、文種一樣,幫助劉邦得到了天下,所以他也落得一個和文種同樣的下場——被殺。當年他不得志的時候,落落寡歡,還是蕭何慧眼識英雄,上演了一場「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名劇;意氣風發的大將軍,在戰場上指揮若定,甚至項羽也敗在他的手下;在雲夢被劉邦擒下之後,終於明白自己是走上了文種的老路子。[1]

作品出處

《資治通鑑》(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資治通鑑》書名的意思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2]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自幼聰慧,七歲時,以石破瓮搶救落水兒童,傳為佳話。1071年(熙寧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陽,築獨樂園,專意編著《資治通鑑》。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召還主國政,將新法廢除殆盡。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年九月,卒於位,當政僅一年多。贈溫國公,諡文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