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陳紀·楊堅篡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資治通鑑·陳紀·楊堅篡周出自《資治通鑑》,司馬光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
原文
周楊後①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②及嬪、御等,咸愛而仰之。天元昏暴滋甚③,喜怒乖度④,嘗譴後,欲加之罪。後進止詳閒,辭色不撓⑤,天元大怒,遂賜後死,逼令引訣⑥,後母獨孤氏詣閣陳謝⑦,叩頭流血,然後得免。
注釋
①周楊後:北周宣帝宇文贇的正室楊皇后,楊堅之女。
②四皇后:周宣帝立五位皇后,除了楊後外,還有朱氏、陳氏、元氏、尉遲氏。
③天元:即周宣帝,稱天元皇帝。滋甚:更加厲害。
④乖度:背離常理。
⑤不撓(náo):不屈。
⑥引訣:自殺。
⑦獨孤氏:楊堅之妻,楊皇后母親。詣(yì)閣陳謝:到皇宮請罪。詣,前往。
譯文
北周宣帝的楊後性情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和後宮嬪御都敬愛和尊重她。宣帝日益昏暴,喜怒無常,曾經責備楊後,想治她的罪。楊後態度安詳,辭色不屈,宣帝大怒,就賜楊後死,逼着她自裁。楊後的母親獨孤氏到皇帝面前請罪自責,叩頭流血,楊後才得以倖免。
作品評析
北周宣帝宇文贇統治嚴苛,當時作為楊皇后父親的楊堅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勢力,宣帝很忌憚他,曾經想殺掉楊堅以除後患。579年,宣帝駕崩,年幼的兒子即位為靜帝,同時宣帝將後事託付給他的寵臣劉昉、顏之儀。劉昉和鄭譯等大臣認為主少國疑,楊堅又有如許聲望,所以轉投楊堅,支持他在改朝換代之際奪取政權。
當時的局面是北周宗室並無掌握實權的人物,重臣如小御正劉昉、內史鄭譯、御飾大夫柳裘、內史大夫韋謩、御正下士皇甫績等人都傾向於楊堅,朝中一批傑出的人才如李德林、高熲等也都選擇站在楊堅一邊,維護周皇室的只有御正中大夫顏之儀。在革退顏之儀,用禁軍震懾百官以及矯詔自任為左丞相,節制所有政治軍事事務以後,朝中的權力已經牢牢控制在楊堅手中。
楊堅掌握實權之後,馬上廢除宣帝時期的暴政,頒布法令,改行寬大之政,又躬行節儉,努力營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到了這個時候,楊堅已經準備好了一切,改周為隋不過是個儀式而已。[1]
作品出處
《資治通鑑》(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資治通鑑》書名的意思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2]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自幼聰慧,七歲時,以石破瓮搶救落水兒童,傳為佳話。1071年(熙寧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陽,築獨樂園,專意編著《資治通鑑》。哲宗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召還主國政,將新法廢除殆盡。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年九月,卒於位,當政僅一年多。贈溫國公,諡文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