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賴鼻子 堅守炊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堅守炊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 堅守炊煙》中國當代作家賴鼻子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堅守炊煙

家鄉地處高黎貢山下的一個小山村,那裡群山環繞,漫山遍野是柴草與樹木,童年時,家家燒的都是老虎灶、火塘,一日三餐,炊煙總會在村莊裊裊升起。那一縷縷炊煙,從那粉牆黛瓦或是竹籬茅舍間衝出,彎彎曲曲、裊裊娜娜,氤氳於屋脊,以藍天、青山為畫布,盡情地潑墨、渲染、寫意,那是一幅經典的中國山水畫。於是炊煙成了我心中的懷念,打小對炊煙有着一份獨特的情愫。

炊煙是鄉村的一種情懷表,是女人對男人的依戀,纏纏綿綿。是母親對孩子的深情呼喚,是在外的遊子對家的牽掛。清晨伴隨着雄雞的打鳴,薄暮中,勤快的農家婦女就早早的和着柴草的窸窸窣窣聲點着了一天的開始當那搖曳的炊煙,從那一家家農戶的屋子中緩緩升起,漫過樹梢,瀰漫到的每個角落,早起的喜鵲飛到家門口的老樹上開始廣播。晚霞中,地里的男人瞧見屋頂升起了炊煙,便放下手中的活,扛着犁鋤,三三兩兩回家來。在外面野瘋的孩子們,看見了炊煙,仿佛聞到了母親的飯菜香味,也會知趣地停止了遊戲,三蹦兩跳,奔向那炊煙深處。

炊煙下的廚房裡,灶膛熊熊的火焰,映紅了母親們那的臉龐,愈發顯得健康美麗。隨着火焰的熄滅,桌上就擺放着幾樣並不豐盛的農家小菜與一大盤可能還摻合着雜糧的米飯。於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節慶的時候,桌子上會有大塊的肉和香噴噴的蛋類,饞嘴的孩子急不可待的抓起菜來,心疼男人的女人邊罵着孩子邊把大塊肥肉夾到男人們的碗中,護犢子的男人又把五層肉中的瘦肉夾到孩子的碗中,飯桌上演繹着家庭的愛意。於是就着這些菜,在繚繞的青煙中,悠悠地抿上兩口自家烤制的米酒,獨享一份生活的樂趣。

為了這炊煙延續,砍柴便成了農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冬閒時節,鄉村的山路上男女老少身背柴刀,肩挑手提,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稱為「砍臘柴」。農家的房前屋後,柴房裡,到處是堆得整齊的柴碼,散發着特有的鄉土氣息。記得童年生活砍臘柴就是重要的內容,三五合得來的孩子早早的起床就邀約着去砍一會柴到家才吃早飯,中午與下午的活計就是砍柴,至今還有砍柴不小心留下的傷疤見證着砍柴的歲月。

光陰荏苒,時代前行的腳步肆無忌憚的侵襲炊煙的領地,電飯鍋、電磁爐步入了農家行列,一些富裕的鄉村,炊煙已是遠去的記憶,相對貧瘠的家鄉,炊煙也已是日漸稀疏了。這是文明的前行。我家也告別這煙熏火燎的生活方式。沒有炊煙的飯菜,總覺得少了幾許香味。年邁的母親時常在嘮叨大鍋火炒的菜要香得多。我確信這不是菜的味道,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懷念與堅守。而我也依然在內心深處堅守着炊煙,裊裊娜娜的炊煙時常飄進我的夢中,我知道,我是在堅守着一種鄉土理念,堅守着一份鄉土情懷。

現在,家鄉的部分老人依然固守着這一傳統的生活方式,每當我行走在家鄉的泥土氣息的小巷,只要看見那裊裊升騰的炊煙,我就特別的興奮。我不知炊煙還能持續多久,堅守的老人們到底還能堅守多久,而我心中的炊煙將伴隨我永久,我將堅守炊煙到永久。[1]

作者簡介

賴鼻子,實名周永沛,雲南騰衝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