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傅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贊傅彤,彝陵吳蜀大交兵①,陸遜施謀用火焚②。 至死猶然罵吳狗,傅彤不愧漢將軍。 【釋詞】 ①彝陵:即夷陵。西漢置縣。故址在今湖北宜昌市東南郊。清代統治者因嫌夷字對少數民族統稱有輕蔑之意
【原文】
彝陵吳蜀大交兵①,陸遜施謀用火焚②。
至死猶然罵「吳狗」,傅彤不愧漢將軍。
【釋詞】
①彝陵:即夷陵。西漢置縣。故址在今湖北宜昌市東南郊。清代統治者因嫌「夷」字對少數民族統稱有輕蔑之意,故改夷陵為彝陵。
②焚:燒。
三國詩詞《贊傅彤》原文及賞析
【賞析】
傅彤之死,在小說中只寥寥數筆,但卻是劉蜀在夷陵之戰「大敗」之中小的閃光,歌頌他臨危不懼、寧死不屈、忠於蜀漢的氣概。透過這個形象,表達了小說家對劉備傾斜的感情。
「彝陵吳蜀大交兵,陸遜施謀用火焚。」這兩句是作為歷史背景交待的,陸遜部署吳軍「但到蜀營,順風舉火」,風緊火急,蜀營「火光連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關興請求劉備速奔白帝城。關興在前,張苞在中,又有趙雲趕來護駕。臨難之時,劉備問:「誰敢斷後?」傅彤挺身而出:「臣願以死當之!」這是他第一次亮相:果敢無畏。傅彤斷後,被吳軍八面圍住,奮力死戰,不能得脫,吳將丁奉大叫曰:「川兵死者無數,降者極多,汝主劉備已被擒獲。今汝力窮勢孤,何不早降?」傅彤叱曰:「吾乃漢將,安肯降吳狗乎!」這是他第二次亮相:英勇不屈。傅彤「挺槍縱馬,率蜀軍奮力死戰,不下百餘合,往來衝突,不能得脫」,最後戰死沙場。這是他最後一次亮相:忠貞報國。
對傅彤三次剪影式的描寫,表現了他大難之中臨危不懼,意志堅定,忠貞不二。這些深為小說家所讚嘆:「至死猶然罵『吳狗』,傅彤不愧漢將軍。」傅彤形象雖然沒有個性,但突出了他的忠,符合《三國演義》評價歷史人物所遵循的倫理綱常;也合乎小說家對蜀漢正統褒揚的感情需要。[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