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已訥二老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贈已訥二老軒》鄭清之(1176年11月2日—1252年1月1日),初名燮,字德源,又字文叔,別號安晚,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後期宰相。
鄭清之少年時跟從樓昉學習,很得樓鑰讚賞。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及第,參與擁立宋理宗即位,歷任參知政事兼簽書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等要職。在紹定六年(1233年)權臣史彌遠死後接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後改為左丞相,累封齊國公。任內,他建議攬用諸能臣名士,促成「端平更化」,又發動端平入洛之役[1],企圖收復三京,但被蒙古擊敗。宋蒙戰爭興起後,曾進《十龜元吉箴》,勸理宗勵精圖治。淳祐年間再登相位,加官至太傅,但因年邁而使朝政為妻兒把持,漸趨腐敗。
淳祐十一年十一月(1252年1月),鄭清之去世,年七十六。獲贈尚書令、魏郡王,諡號「忠定」,有《安晚集》等傳世。
“ |
吾聞墨者徒,設教本兼愛。 釋伽弘其源,方識宇宙大, 河沙與寶塔,平待了無礙。 夫何佛法衰,涉晉唐五代。 祖師南北分,鼻孔爭譎怪。 傳流各衣缽,紛紛辨宗派。 爾來三百年,塗轍日以隘。 教律復異門,禪機亦殊解。 訂以大小乘,森若立矛介。 虎豹自猙獰,蛇龍相噬嘬。 駕空樹金碧,爾汝別疆界。 蒲盧學抱子,嗣續植根蔕。 蝸爭競蠻觸,夷樂騁兜佅。 裘屨無貳顏,楚越隔肝肺。 天弢苦羈束,心阱堅莫壞。 之人良可悲,賢愚固難概。 誰知已訥公,粲粲發眉采。 少年摻袂游,瓶錫遍湖海。 是非不關耳,窮達付長慨。 晚歸耕石田,禾枯將種稗。 唯有舊家山,青眼終不改。 掛笠寄清樾,編茅客欠噫。 目之維摩室,而無天女在。 謂是龐公居,似欠孔明拜。 強名曰二老,當索形骸外。 泉石日幽雅,松竹森蔚薈。 軒窗抱岩壑,胸次絕瑕纇。 睡起聽粥魚,微雲初霮{上雨下對}。 宴坐圓覺場,忘言默相對。 二老容於軒,須彌納一芥。 舍軒求二老,怒風號大塊。 軒以二老名,未免蛇足畫。 請更以不二,免為軒所賣。 |
” |
— [南宋]鄭清之 |
宋詞特點
宋詞不同於一般宋詩的散文化、議論化,善於將抒情與寫景完美結合。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礎上,宋代演為許多中調和長調,在曲折動宕、開闔變化中,使情景緊密交融,其細緻、具體、微妙處,有的甚至勝過唐詩。
其次,宋詞又長於比興,多以微妙而又細緻的比興手法,藉景物表達內心複雜而隱幽的感情,常以香草美人的傳統來寄託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再次,宋詞形成了眾多的藝術風格。
宋詞雖沿襲着唐五代的傳統以抒發感情、性靈為主,形成「詩莊詞媚」的分野,以婉約[2]為宗,但後來由於時代生活的變化,題材的擴大,藝術個性得到重視,藝術手法漸趨多樣,所以使宋詞風格在婉約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曠清雄、典雅精工、騷雅清勁、密麗險澀等多種風格。
視頻
贈已訥二老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解析南宋端平入洛事件,搜狐,2018-04-07
- ↑ 中國宋詞流派《婉約派》,搜狐,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