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贈范覺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贈范覺民

搜狐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贈范覺民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之望

贈范覺民南宋著名詩人、書法名家王之望的作品之一。

王之望,南宋著名詩人、書法名家。字瞻叔,襄陽穀城人(今湖北省穀城縣),1170年冬卒,諡敏肅。有《漢濱集》六十卷(明焦竑《國史經籍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傳。[1]

詩詞原文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雲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歲行在辛丑,帝策詢民泉, 一發孰能遏。揮毫不停綴, 盈卷無點抹。漢廷孰戟郎, 環顧皆錯莫。縱橫五千字, 字字醫國藥。期於必伐病, 非徒事迂闊。怪言一驚眾, 士論嘆且愕。皆雲布及流, 志在縻好爵。乃爾張危言, 身謀胡太錯。當時群宗匠, 其間多齷齪。指言為沽直, 欲使趨鼎鑊。堂堂春官臣, 主張獨何桷。讜議既冰釋, 眾口不能鑠。乙科忽大闡, 秋天一鵰鶚。傳誦爭取先, 紙價為翔躍。聲華頓輝赫, 藹然暨南朔。憶昔客東都, 猥而英游數。每於談笑間, 論議聞謇諤。誦語非沽名, 生平真所樂。乖離三四載, 遣我情懷惡。間者見眉宇, 颯然意氣豁。亟使羅酒漿, 沈沈動清酌。秉燭夜相對, 談詞恣潮謔。公卿頗歷詆, 治亂亦商略。間出新詩篇, 清制皆灑落。祗懷蒼生憂, 肯為窮愁作。少陵不忘主, 氣味若相若。倘使任言責, 必有裨帷幄。奈何諫諍姿, 久矣滯丘壑。似聞廟堂上, 知已被新渥。一公丞烏台, 一公相黃閣,吾君皆太平, 二公系深托。薦賢乃報國, 看子翔寥廓。[2]

作者簡介

王之望,(1102-1170),字瞻叔。南宋襄陽穀城人(今湖北省穀城縣),後寓居台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其父王綱,任徽州(今安徽省歙縣)通判(與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對金人立賣國求榮的張邦昌為君,為時人所敬重。紹興八年(1138年)中進士,授處州教授,歷官太學錄,知荊門軍,湖南茶鹽第,潼川府路轉運判官,成都府路計度轉運副使、四川茶馬,太府少卿,戶部侍郎,川、陝宣諭使,直學士院,復除吏部侍郎、通問使,又擢右諫議大夫。繼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後罷為端明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乾道元年(1165年),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撫使。加資政殿大學士,移知溫州。乾道六年(1170年)卒於臨海。所著有《漢濱集》、《奏議》、《經解》等行於世。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詩人。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冬病卒於台州,終年68歲,諡敏肅。著有《漢濱集》60卷(今已散佚)、《奏議》、《經解》等,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16卷,其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漢濱集》為底本,酌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津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行於世。

社會評價

王之望為官清廉,不貪財,蜀中為官九年,卻「無一毫生業」。他忠君愛國,為官能夠恪守己職,心懷國家、百姓,敢於諫諍,不畏強權。王之望沒能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做個民族英雄,積極北伐以復故疆,而是在行事和軍事上都有一些保守。王之望雖有一系列的缺點,但是瑕不掩瑜,他一生忠君愛國,忠於職守,關心民瘼,愛惜民力,頗有吏能,是封建社會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還是值得肯定的。[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