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小豆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小豆芽
t0107512fe13962b256.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3029435&sid=319418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赤小豆芽

漢語拼音:Chì Xiǎo Dòu Yá
別名: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涼。歸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安胎。主腸風便血;腸癰赤白痢疾;任娠胎漏

赤小豆芽,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經水罨發芽而成的豆芽。功能主治為:治便血,妊娠胎漏。[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赤小豆芽

拼音名:Chì Xiǎo Dòu Yá

英文名:Rice bean sprout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2.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 [Dolichos angularis Willd.;Phaseolus (Willd.)W.F.Wight]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芽。

採收和儲藏

將成熟的種子發芽後,曬乾。

原形態

  •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可達1.8m,密被倒毛。三出複葉;葉柄長8-16cm;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長6-10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紙質;小葉具柄,脈3出。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約5mm,具毛;萼短鍾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有角狀突起;雄蕊10,二體,花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顆,暗紫色,長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花期5-8月,果期8-9月。
  •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莖上有白色長硬毛。三出複葉;托葉披針形,被白色長柔毛,小托葉線形;葉柄長達20cm,被疏長毛;頂生小葉卵形,例生小葉斜方狀卵形,長5-10cm,寬3.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微3裂,兩面被疏長毛;小葉柄很短;基出脈3條。花2-6朵,着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部,黃色;小苞片線形,較萼長;萼鍾狀,5齒裂,萼齒三角形;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常稍歪斜,頂端凹,翼瓣寬於龍骨瓣,具短爪及耳,龍骨瓣上端彎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狀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與1二體;於房線形,花柱彎曲,近先端有毛。莢果圓柱形稍扁,成熟時種子間縊縮,含種子6-10粒。種子橢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暗紅色,種臍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

栽培或野生。

資源分布

=

  • 2.全國廣為栽培。

性味

味甘;性微涼

歸經

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安胎。主腸風便血;腸癰赤白痢疾;任娠胎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或鮮品炒熟食用。[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赤小豆芽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赤小豆芽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