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出原生家庭創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研究代際創傷的專著,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着極為詳細的論述。尤其是在療法方面,分別從一般步驟、內在小孩、身心靈、內在關係模式四個方面進行了全息式論述。書中列舉的各個部分的療法,實用性強、操作性強,是受創傷者直接可以使用的乾貨,其中很多方法都是經過作者實踐檢驗過的確實有效的療愈之法。

作者簡介

金尚,本名李紅艷,壹點靈平台心理專家,心理學碩士,公眾服務號「金尚心理」創始人,「創傷五階段療法」創始人,「虛擬愛之療法」提出者和倡導者。已出版心理學類暢銷書《永遠成長的蘋果樹》《滾蛋吧抑鬱君》,深受讀者喜愛和歡迎。並有多篇論文在《心理月刊》《健康世界》《幸福生活指南》發表。2020年入選首部《中國心理工作者人才庫》。

書評

小助理催評。秦嶺山下的秋老虎賴着不走,下午起床有些頭疼,不由的寫起來。頭疼和這本書相關,裡面也有頭疼的論述。

其實,我午睡前,已經利用一中午時間,從頭到尾將《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看個通透。

作者在首頁親筆寄語寫道:

真自我是一切心理健康的基礎;假自我是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

我則搜索關鍵詞,我關注的核心觀點和關鍵之處,那就是當中所說創新觀點之二:不必原諒,不必和解。


聽我細說。

01

本書作者金尚,是筆名。本名叫李紅艷,壹點靈平台心理專家,心理學碩士。公眾服務號「金尚心理」 創始人,「創傷五階段療法」創始人,「虛擬愛之療法」提出者和倡導者。

屬於心理專業人士,既有學院派經歷,還有實操經驗。

她呢,深受讀者喜愛和歡迎。

目前已出版心理學類暢銷書《永遠成長的蘋果樹》《滾蛋吧!抑鬱君》,並有多篇論文在《心理月刊》《健康世界》《幸福生活指南》發表。2020年入選首部《中國心理工作者人才庫》。

究竟這本書說了什麼?

這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研究代際創傷的心理專著,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論述極為詳盡。尤其從一般步驟、內在小孩、身心靈、內在關係模式四個方面,全景式論述,小白也能理解深透。

書中各種療法,都是從作者實踐中來,乾貨滿滿,實操性強,是不可多得的心理學專著。

該書必然引領代際創傷之風潮。

02

不必原諒,不必和解。

聽起來好像作為子女,怎麼能不原諒親生父母?難道父母養育我們一輩子,最後兒女還是不孝?

非也。

對於父母給自己帶來的創傷,「不必原諒」是作者在自身的體驗和給來訪者做諮詢的時候,總結出來的。對於特別嚴重的心理創傷,原諒父母並不會讓內心更好受,反而讓受創傷者產生更多的自我攻擊,導致心理創傷久久不愈。

所謂的「不必和解」,是指不必與實體形態的父母和解,實體不重要,重要的是與內在父母的和解。對於某些父母來說,是無法交流的,也不可能和解;況且,哪怕是表面和解,內在不和解,同樣無法療愈。

寫的太好了,鼓掌。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父母養育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複合複雜,尤其是早年經歷的、長時間持續的原生家庭創傷。

原生家庭創傷,分為軀體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前兩個好理解,形象直觀。

關於情感虐待,近年來逐漸為人們重視,比如情感忽視,比如情感控制,比如情感勒索。

暢銷書《情感勒索》中提到常見的形式:

「你要是想跟我離婚。你就別想見孩子了!」

「你個不孝子,是不是讓我死給你看?」

「你不是想要這個嗎,乖乖聽我的!」

這樣的父母以「愛」之名,以「為你好」為託詞,綁架孩子童年,甚至一生。子女童年不幸,造成心理問題,過後又代際相傳,如此惡性循環。

所以說,子女面對軀體虐待、性虐待和情感虐待,不必和不配做父母的和解,敬而遠之。如果你試圖改變年邁父母,那比登天還難,不如改變自己,從心理創傷勇敢走出來。

不和解不原諒,也是一種態度。

03

現在社會紛紛擾擾,原生家庭創傷影響日益加重。

至少有六種影響:消極思維(習得性無助)、情緒障礙(過度警覺)、解離症狀、軀體形式障礙、藥物和酒精依賴、邊緣性人格障礙。

前五種比較好分辨,近年來,最後一種邊緣性人格障礙,逐步為心理學增添新的研究領域。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介於神經症和精神病之間的一種心理障礙。

國外有少數專門研究機構和互助網站,國內還鮮有人研究和定性。

父母過於溺愛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包辦寶寶一切,結果孩子長大什麼都不會,這是產生邊緣性人格障礙的重要原因。

常見的,父母其中一人性格差異大,喜怒無常,則會造成夫妻矛盾,爭吵,打架,鬧離婚。

受傷的恰恰是孩子,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無疑會受到心理創傷。

成年後,孩子娶妻生子,或者嫁人生小孩,都會伴隨着家庭不幸。

比如,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會特別較真,動不動就發脾氣,對方怎麼做都不行,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很難控制。

非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會認為自己有錯,或者永遠做不對,慢慢喪失信心,對工作能力對個人期許產生懷疑,進而進一步使家庭陷入困境。

除非通過專業心理醫生指導,真正判斷出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讓非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清楚明白,不是自己的錯,是對方的錯。

否則,這樣的家庭基本無解,更何談幸福?

回到這本書本身,《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實際正如作者所說,不必原諒,不必和解,是指對造成心理問題的父母。

那麼,對真我而言呢?

就是無論有多大的心理創傷,要發現早治療,勇敢面對,和自己和解,這本身就是一種覺醒,如果走進專業醫院接受心理治療,實際上已經走出認知誤區了,離治癒還會遠嗎?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