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元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元益(1840年~1902年)字靜涵,江蘇新陽(今屬崑山)人。光緒舉人,精醫術,名噪一時。是著名藏書家、翻譯家。

生平經歷

元益8歲喪父,依母親去無錫舅家,從師讀書,皆賴母教。少年發憤學醫,篤信張仲景醫道,為人治病有奇效。光緒八年(1882),慈禧久病,徵求海內名醫,趙元益奉詔北上,抵天津,有司諭太后病癒,天津醫界挽畄元益在醫局掛牌,元益堅辭,仍回上海譯館。

發憤研究醫術

光緒年新陽縣附貢生,20歲補博士弟子員,因其母親被庸醫誤診而卒,遂發憤研究醫術,遂通曉中醫。受表哥華蘅芳影響,兼習算學,又精於格致之學。清同治八年(1869年)應邀入江南製造局翻譯館長達30年,先後譯介西書25種,時人讚譽其"譯學尤精,語通華夷",是近代最早譯介西醫書籍的中國人。

出使英、法、比、意4國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為上海格致書院學生,參加課藝季考獲優獎。光緒十四年(1888年)與侄子趙詒穀跟他同時中了舉,所以正儀有趙家「一門三舉人,叔侄同榜」的佳話。趙元益中舉後沒有走仕途,卻選擇了科技興國之路,回譯館潛心於翻譯和醫學。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曾作為醫官,隨從出使英、法、比、意4國使館工作,歸國後重返江南製造局翻譯館任職。光緒二十三年與董康等人創立上海「譯書公會」,同年與吳仲韜創立「醫學善會」。 光緒二十年(1894),譯館西士衛理就任駐京美使館翻譯,函邀元益赴京共事,是年冬,患腹疾,醫治無效,歿於北京前孫公園錫金會館,享年63歲。[1]

上海著名藏書家

喜好藏書,以館俸所入,多以購買圖書。早年,太平軍攻克蘇州常熟等地,他避居於上海,多見古書流散,如黃丕烈「士禮居」、汪士鐘「藝雲精舍」等家藏書,多宋刊元本,他不惜傾囊收羅,重金購藏,數年間藏書竟美富一時,成為近代上海著名藏書家之一。選藏書善本,輯為《高齋叢刊》。王韜逝世後,主持上海格致書院。宣統年間,和兒子趙詒琛於江南製造總局之西,建藏書樓七楹,名曰「峭帆樓」,刻《峭帆樓叢書》18種,《又滿樓叢書》凡若干種。

藏書樓-名曰「峭帆樓」

元益還是一位著名藏書家。凡遇宋元舊刻佳本,不惜重金傾囊購回。數十年間,以館俸收入積書數萬卷,後其長子詒琛於宣統元年(1909)春在上海譯館附近龍華路畔築「峭帆樓」(七楹)以藏庋。光緒年間,元益擇罕見善本14種刻成《高齋叢刻》(現藏北京圖書館),還詳細校訂了凌嘉六的《溫熱類編》。此數萬卷珍貴藏書後盡毀於民國2年(1913)攻打製造局的戰火中,該樓與圖書、板片盡成灰燼,甚為可惜。[2]

子女

元益子二,長子詒琛(號學南),著名藏書家、刻書家和學者,曾任民國《昆新兩縣續補合志》編纂主任;次子詒王壽(號頌南)清末太學生,1894-1897年曾留學法國,1902年出使意大利,歷任駐意公使館翻譯、一等秘書、代理公使等職。

人物著作

編著《峭帆樓善本書目》1卷、《趙氏圖書館藏書目錄》5卷、補遺1卷行世。

所譯著作,側重於西方醫藥、衛生保健方面,有《儒門醫學》、《光學》、《西藥大成》和」《法律醫學》等,其中《西藥大成》是當時最大的一部西藥譯著,《法律醫學》是我國第一部翻譯西方法醫的著作。[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