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趙凱華 | |
---|---|
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 |
出生 |
1930年5月26日 美國紐約 |
母校 | 前蘇聯莫斯科大學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 |
趙凱華,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兼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委員會委員、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等職,1930年5月2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留校任教,1958年獲蘇聯副博士學位回國。趙先生長達60年的大學基礎物理教學生涯,熱愛教學,創建了《大學物理》學術期刊,《新概念物理》獲1998年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以10 多年的時間作為主要作者與合作者編寫了《新概念物理學》共5卷,為我國大學基礎物理教育做出重大貢獻和取得突出成就被授予"物理教學傑出成就獎"等榮譽[3]。
人物生平
趙凱華,男,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兼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等。
1930年5月2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父親趙乃摶和母親駱涵素都是官費留美學生。
翌年父母攜他回國。
歸國後,趙乃摶先生任北京大學經濟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1931-1949)。
母親駱涵素女士為中國第一代營養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趙凱華先生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1950年畢業,留校任教。
1958年獲蘇聯的副博士學位回國。
趙先生大學畢業後,即開始了他長達60年的大學基礎物理教學生涯,趙先生熱愛教學,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積極鑽研。由於趙先生理論功底紮實,知識面寬廣,他的講課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嚴謹、精煉,又生動、優美。聽過他的課的學生,都覺得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
他與陳熙謀編著的《電磁學》和與鍾錫華編著的《光學》二書,都獲得1987年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獲1995年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
從90年代中期開始,趙先生以10 多年的時間,作為主要作者與合作者編寫了《新概念物理學》共5卷:力學卷、熱學卷、量子物理卷(以上三卷與中山大學羅蔚茵教授合作)、電磁學卷(與陳熙謀教授合作)和光學卷。
《新概念力學》(面向21世紀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獲1997年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新概念物理》獲1998年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05年,趙先生牽頭的《電磁學系列課程的改革與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
鑑於趙先生為我國大學基礎物理教育做出的重大貢獻和取得的突出成就,為表達全國從事基礎物理教學的老師們對趙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謝意,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和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於2008年授予趙先生"物理教學傑出成就獎"。
1983到1990年,趙先生繼虞福春教授之後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
他長期擔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兩屆,1991-1999)和所屬的教學委員會主任及名詞委員會主任(三屆,1991-2003),又是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委員會委員、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
1994年主持了由中國物理學會承辦的第25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他主持制定了新版《物理學名詞》(1991年和1996年),主編了《英漢物理學詞彙》,繼老一輩物理學家王竹溪等之後,為我國物理學名詞術語的規範化作出重要貢獻。
趙先生還前後三屆擔任IUPAP下屬ICPE的委員,為中外物理學教育的交流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多次出國參加IUPAP的會議和ICPE及其支持的各種物理教育會議。
趙凱華 |
他還組織和推薦了一些外國優秀物理教材的引進和翻譯(如A. Hobson的Physics: Concepts and Connections和G. Marx主編的匈牙利高中學物理教材)。
個人成就
趙先生於60年代擔任《物理通報》副主編。
70年代,擔任《物理》雜誌副主編。
80年代,初創建《大學物理》,擔任主編直到2009年。
他在這些刊物和其他刊物上發表了大量教學研究論文和物理學史及科普方面的文章。
他在上世紀90年代還主編了《科學家談物理》叢書。
簡歷
1930年5月26日 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
1946-1950年 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
1950-1953年 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
1953-1954年 北京俄專留蘇預備班學習俄語。
1954-1958年 蘇聯莫斯科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58年- 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教授。
求學生活
趙凱華,祖籍浙江杭州,1930年5月2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翌年初父母攜之歸國。其父親和母親當時皆官費留美,歸國後其父任北京大學經濟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歷時18年(1931-1949)。其父一生中庸敦厚,剛正不阿,嗜書成癖,淡泊名利,有"亦知世上公卿貴,且養山中草木年"之句。母賢良淑惠,教子有方。趙凱華的成長深受良好家教的影響。
趙凱華5歲半入小學,11歲入中學,1946年讀完高中二年級後以同等學歷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0年畢業,時年20 歲。在大學四年期間,應胡適校長和理學院院長兼物理系主任饒毓泰之聘的胡寧、黃昆、虞福春、朱光亞諸教授尚未歸國,但他有幸從學於張宗燧所授的課程達3門之多,有熱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另外,當時北大數學系教授陣容齊整,趙得以親聆教誨的有江澤涵、莊圻泰、申又棖、許寶騄諸多名師。20世紀40 年代北大物理系的學生不多,然而不乏佼佼者。後來成為中國突破氫彈原理元勛的于敏,是比趙高一級的學長。趙常說,當年他和他的同級同學視于敏為楷模,看什麼書,選什麼課,都亦步亦趨。
大學畢業留校工作3年後,趙凱華被派往蘇聯莫斯科大學攻讀研究生,師從等離子體理論專家符拉索夫教授,1958年獲數理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趙凱華即開始了他長達50多年的大學基礎物理的教學生涯,除留蘇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外,未嘗中斷。他的講課風格是原理和概念的闡述嚴謹而透闢,吸引學生跟着自己的思路節節深入;答疑時善於循着學生的思路引伸下去,暴露矛盾,層層剖析。他認為,在教學中對待難點應當"知難而進",索性多花力氣把矛盾挑開了講透,而不要採用"簡易"的講法迴避過去矇混學生。趙凱華理論功底厚實,學識寬廣,語言豐富,講課時旁徵博引,娓娓道來,每每能把聽眾帶到開闊而豐美的境地。無怪學生說:"聽趙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
科學研究
"文化大革命"後,趙凱華多年教學、研究的積累終於厚積薄發,走上著書立說之路。他主編的教材,每種參評的都獲得了較高等級的獎。1978年起,先後與陳熙謀合編出版《電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初版,1985年二版),與鍾錫華合編出版《光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為中國高等學校物理學教材體系建設的起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趙凱華與時任南京大學副校長的馮致光教授一起,領導和開展了中國基礎物理學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對國內外的物理教學進行了深刻的比較、分析、研究,在中國基礎物理教學界產生廣泛影響。從1988年起先後在《大學物理》連續發表了27篇文章,闡述"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1991年對這27篇文章進行了進一步提煉,出版了《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上述27篇文章的發表和該書的出版,在中國物理教學界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使人們體味到物理學教學觀念轉變的深刻意義,使人們領悟到物理學教學現代化的廣闊空間,使人們看到物理學教材體系改革、內容更新的大有可為。人們開始關注物理教學改革,圍繞物理教學要不要改和怎麼改展開了活躍而激烈的爭論,物理教學研究散發出新的活力。國家教委有關部門領導和物理學和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們讚譽:"他於1988年連載於《大學物理》,後於1991 年出版《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率先在物理學前沿和基礎物理教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從而打開了面向21世紀物理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序幕,在國內物理教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趙凱華 |
1991年10月在上海召開的普通物理教材建設組會議上,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總結多年來中國基礎物理教學改革研究的成果,吸收中國基礎物理教學的優秀經驗,編寫一套新型的基礎物理教材,努力反映物理學當代成就,使基礎物理的教學內容更好地適應物理學發展的需要,是當前普通物理教材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20世紀90年代初起,趙凱華接受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建議,踏上了一生中難度最大、時間最長,同時也是達到物理教材建設新的高峰的著述之路。分別於1995年、1998年、2001年與中山大學羅蔚茵合編出版了《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卷、熱學卷、量子物理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與陳熙謀合編出版《新概念物理教程》電磁學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卷中提出了要"用現代的觀點審視、選擇和組織好傳統的教學內容,適當地為物理學前沿打開窗口和安裝接口,通過知識的傳授提高科學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觀點。這個觀點在現代教材,特別是理工科教材建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在高等院校教材編寫中得到廣泛的響應。《新概念物理教程》由於貫徹了這些做法,無論是力學卷還是熱學卷、量子物理卷,都得到廣大基礎物理課程第一線教師的強烈反響,成為案頭必備的首選參考書。調查表明,對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明顯提高。更有意義的是《新概念物理教程》各卷的相繼出版,捅破了基礎物理教材編寫模式單一的框框,促進了基礎物理教材創作的多樣化,使基礎物理學教材的編寫、出版初步呈現繁榮景象。
人物評價
趙凱華勤奮寫作,善於將多年積澱的教學經驗、講授心得、科研感受和前沿知識凝集在教材中,因此所著的教材多次獲得國家優秀教材獎。1987年,他與陳熙謀合編的《電磁學》和與鍾錫華合編的《光學》同獲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1995年《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
1997年以《新概念力學》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改革項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專家們在成果鑑定中明確指出"本項目是在趙凱華教授主持下,以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人才為目的,確立物理教學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對大學基礎物理改革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重要突破,產生了積極的廣泛影響,為中國的大學基礎物理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起了帶頭和推動作用。"
20世紀80年代是從"文化大革命"劫難中復甦的年代,趙凱華繼虞福春之後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在領導北京大學物理系科研工作的開展、教學秩序的恢復與重建、師資隊伍的整頓與晉升,留學生的派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擔任系主任工作期間十分關心課程體系的改革。例如,他以系主任的眼光看到了物理系化學課程中止的嚴重後果,邀請了北京大學化學系周公度教授設計、開設了適合物理系的"物質與結構"課程,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編寫成《物質與結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最終國家教委下發文件規定《物質與結構》為物理系的必選課程,推進了外係為物理系開設的課程的改革。同時,他還積極支持為非物理類系開設的課程教材的改革。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他積極參與中國物理學會的許多重大活動,主編了多種物理教學期刊,60年代擔任《物理通報》副主編,70年代擔任《物理》雜誌副主編,80年代初創建《大學物理》,並長期擔任主編,90年代主編《科學家談物理》叢書(湖南教育出版社)。他是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委員會委員,1985 年建立的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主持制定了新版《物理學名詞》(1991年和1996年公布),主編了《英漢物理學詞彙》(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趙凱華繼老一輩物理學家王竹溪等之後,對中國在新時期的物理學名詞術語的規範化、信息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突出成績
20世紀90年代以來,趙凱華參與中國物理學會及其所屬專業委員會的領導工作,歷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教學委員會主任和名詞委員會主任。積極參與國際物理學學術交流和教學研究活動,前後3屆擔任國際純粹物理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下屬國際物理教育委員會(ICPE)委員。在連續擔任中國物理學會教學委員會主任期間,積極推動物理教學研究與改革,倡導物理教學現代化,支持物理教學數字化建設,關注中學物理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他領導教學委員會有針對性地選擇物理教學中的一系列重大課題展開專題研究、討論,第一次1992年11月在重慶,主題是基礎物理教學的現代化問題;第二次1995 年4月在合肥,主題是物理教育與科學素質培養;第三次1997 年11月在無錫,主題是面對高科技支撐和現代化要求的基礎物理教學改革再研究;第四次1999年在廣州,主題是物理教學2000;第五次2001年在湖州,主題是物理教學創新體系與數字物理教學資源展望。這些會議中的報告、發言涉及範圍廣泛,從理論、觀念、方法、實驗到數字教學資源、物理儀器、教材、教案等等方面,研究內容深入,受到廣大第一線的物理教師強烈關注,對活躍基礎物理教學研究,推動基礎物理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中學生於1986年起參加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取得了優異成績。趙凱華曾在1986-1989年連續3次帶隊參賽,以後一直領導着培訓和選拔工作。1994年還主持了由中國物理學會承辦的"第25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它的成功舉辦與出色的組織工作,受到國內外物理學家一致好評。
科學研究方面,趙凱華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帶領研究生從事過一些等離子體理論方面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以後轉到非線性物理方面(神經網絡、元胞自動機,格點Boltzmann方程法等),於1986年發起並組建了北京大學非線性科學中心,併兼任主任。
參考來源
- ↑ 趙凱華 ,技點網
- ↑ 趙凱華《光學》報考指南 ,聖考研網
- ↑ 還記得《新概念物理》嘛?聽聽趙凱華先生怎麼說! ,個人圖書館, 2018-03-20
-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慶祝趙凱華先生九十壽辰暨從教七十周年 ,北京大學,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