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家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家祥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出生 1937年
天津武清
國籍 中國
母校 北京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趙家祥,男,天津武清人,1937年生,中共黨員漢族。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並留校任教。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北京市和全國優秀教師。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黨委書記,現任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2],北京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委員。

主要著作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簡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唯物史觀的核心與當代現實——論生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新技術革命與唯物史觀的發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新編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歷史唯物主義教程》(與李清昆、李士坤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歷史考察和當代意義》(與豐子義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與聶錦芳、張立波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主編五卷本《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卷「歷史過程論和歷史動力論」作者。

著作意義

這些著作都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有機結合起來,既反對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傾向,又防止把馬克思主義僵化、教條化;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距經驗以有國際形勢的變化,拓寬、深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貫徹百家爭鳴方針,不迴避難點,對有爭議的學術問題發表我們的獨立見解;注重內容充實,觀點確當,資料翔實,分析深刻。如自1979年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民族學家黃現璠教授發表《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之探討》[連載於《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二、三期]長篇論文以及1981年黃現璠先生與學生黃偉城教授合著刊行《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廣西師範學院油印本,1981年10月)一書後,我國以史學界為主,對「五種社會形態」進行了批判,這幾年來這方面的學者首推中國著名先秦史專家晁福林和沈長雲,晁福林提出要「探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形態理論」,沈長雲提出「馬克思的亞細亞社會形態理論要比「五種社會形態」說更符合中國的歷史實際,也更適合中國國情」。而趙家祥則仍然支持「五種社會形態」,但和以往不同,以往以「五種社會形態」來裁減歷史,因此「五種社會形態」遭到許多歷史學家的反對,而趙家祥從哲學的角度提出「規律是作為人類社會歷史總體聯繫和發展歷程來講的,二者各有所指,不能相互代替」,即「五種社會形態」只是就整個人類社會做的一個大體描繪,不能用來代替具體的歷史道路。這些論證很具說服力,為歷史唯物主義發展做了貢獻。

獲獎情況

曾榮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並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