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炳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炳麟

趙炳麟
國籍 中國
職業 清末官員
知名於 清末官員

趙炳麟(1876年~1927年) 清末官員。名竺垣,號清空居士。

1876年11月26日生於廣西全州紹水樂家園村。

趙炳麟之父趙潤生,《清史·循吏》記:"宦湘十年,凡四易任所,至案無留牒,必嚴查保甲以清良莠。每決一訟,必兩造均服,始具結。下鄉輕騎減從,夫馬必自備,遇儒者殷殷教誨若子弟,豪強巨猾必嚴懲不少貸……",陳寶箴出為湖南巡撫,趙潤生方初任新化,陳以為能員,次年,代理益陽知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趙炳麟

生卒:1876年~1927年

名:竺垣

號:清空居士

仕途經歷

13歲為秀才,15歲中舉,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9歲成進士。殿試列為三甲,光緒皇帝破格提撥他與康祖治(康有為)為二甲,康為第八名,趙為第十一名,直接進翰林院任編修。

同年,清與日訂《馬關條約》,康有為等1300餘人公車上書,廣西有97人。

趙在《光緒大事匯鑒》記載:"和約成,內外諸臣諫止,下至會試公車皆聯名痛哭陳書,謂賠款不可許,土地不可割",甲午戰,朝廷"徵兵調餉不遺餘力,而將非宿選,兵非素練,紛紛召集,不殊烏合,以致水陸交餒,戰無一勝"。

1898年(戊戌),康梁發起保國會,趙在席。

1900年(庚子),義和拳起,八國聯軍侵京。趙在《光緒大事匯鑒·拳匪之變》中記載:"七月二十一日天未明,報京城陷。太后着藍夏布衫,皇上着黑紗衫、黑布戰裙,皇后藍布衫,倉皇出西直門……上與載瀾同一車,不食竟日,民或獻麥豆,以手掬之,須臾而盡。天寒求臥具不得,村民進布被,上以帚當枕。"

同日,趙與陸紹淵(灌陽人)、劉發怡(全州人,趙之表親)攜眷追隨光緒不得,轉走懷柔,困高麗營一月,八月二十三日回京。著有《高麗營避難記》。

九月,慈禧、光緒下諭迴鑾,院部選人赴西安迎駕,趙炳麟列名其中。一路"敗垣冷落,斷絕炊煙,數百里中無復雞犬,禾黍蕪倒,收穫無人", 趙在《自湖北上禮部侍郎唐春師》中嘆"自金遼至今未有之奇劫也"。"欲戰則全局糜爛,欲和則萬端苛求,蹐天踞地毫無善策"。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因父喪回鄉丁憂,知地方官橫徵暴斂,田賦過重,上呈《請減全州平余疏》,清廷令廣西巡撫張鳴岐查辦,減輕了全州田賦。《陳廣西飭吏四條疏》提出:"尊正紳,達民隱,整團練,重命盜"。

同年十月致信廣西當局禁賭博。

同月,鑑於全州書院停考,士子荒廢學業,上書廣西當局,請籌辦全州學堂,建議在清湘書院設一師範簡易科並高等小學堂,普及教育。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與鄉人唐鶴蔣任衡,以全州賓興局為校址,撥賓興公款(地方官設宴招待應舉士子的經費)為經費,創立全州州立第一所兩等小學堂,以朱德垣為校長,招生48人。同年,萬鄉龍水村創辦龍溪兩等小學堂。至宣統元年(1909),蔣任衡在內建鄉創辦青龍山高等小學堂。是為全州新學之始。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30歲。八月,升任福建京畿道監察御史,上任次日即上疏"正綱紀,重法令,養廉恥,抑幸臣",整頓朝政",希望學習日本明治維新,立憲之初宜慎始慎終。

八月二十五日,又上《論立憲預防流弊第二疏》,認為新編官制流弊太多,"於國體人情未審,徒為權臣專政之地"。矛頭所指,實為袁世凱和慶親王奕劻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上《籌遼備倭疏》,指出"數年之後,為我大患者,其在日本",認為"舍練兵之外,實別無對待之策矣!"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光緒、慈禧死,宣統溥儀立,載灃為攝政王。

時趙炳麟、唐景崇等十人為皇帝侍講,袁世凱已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

十二月十一日,上《劾袁世凱疏》,謂袁世凱留在軍機是"國本未定,後患無窮",要求載灃除去袁世凱。但載灃懾於袁勢力太大,不敢下手,僅以"足疾"令袁回河南"養病"。趙又於二十四日上《密陳管見疏》,建議除袁,載灃召見趙於養心殿約一小時之久,因張之洞反對趙所薦之人,遂不得行。

1910年(宣統二年)四月,上疏彈劾奕劻,列十二大罪,謂奕劻"貪庸亡道,負國背君,罪大惡極,天怒人怨",得罪宗室,於三年四月以四品京堂候補,調出京城,回廣西任桂全鐵路督辦。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

10月下旬,湖南獨立,廣西梧州宣布獨立。廣西巡撫沈秉堃以廣西危急,於11月2日奏請朝廷,派兵赴懷遠剿辦起義軍,命廣東撥出大宗餉械和軍隊,星夜援廣西,又請海軍派軍艦到梧州堵塞江路。次日,張鳴岐奏復"粵防亦緊,難於兼顧",建議朝廷將桂全鐵路200多萬兩官股及辦農墾籌實業50萬兩和積穀經費10餘萬兩挪作廣西軍費。

清廷下諭沈秉堃"將以上各款查明,移緩就急,以濟餉需"。趙炳麟所謀辦鐵路事終成泡影。感慨作詩曰:

文恭祠里辦公歸,

督路督農願總違。

一疏籌金三百萬,

可憐徒使武人肥。

1911年11月16日,清廷選派各省"名望素著人員,分途安慰,以宣上德而通下情",趙炳麟為廣西宣慰史,推辭不就。袁世凱奪權後,欲加迫害,趙遂隱居故里。 [1]

民國時期

民國初,趙炳麟兩次當選為廣西出席國會會員。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聯合其他四個政團組成國民黨,孫中山在湖廣會館主持國民黨成立大會,他出席並 與閻錫山張繼李烈鈞胡瑛沈秉堃王傳炯陳錦濤陳陶遺莫永貞褚輔成松毓楊增新于右任馬君武田桐譚延闓張培爵徐謙王善荃姚錫光蔣翊武柏文蔚孫毓筠景耀月虞汝鈞、張琴、曾昭文、溫宗堯、陳明遠一起被推舉為參議

1912年,寓居上海,與曹東寅李瑞清謀刺袁世凱,不成。回廣西,隱居於故居,築"萬松草堂",躬耕隴畝。於赤蘭輔合股辦鐵廠,名"裕國公司",是為全州縣內民辦礦業先聲。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北京稱帝,趙欲東渡日本避難,遇陸榮廷在柳州起兵討袁,約趙贊助,同出湖南赴國會,躲過一難。有《佐陸武鳴起義檄湖南父老書》:"獨夫一日不去,萬姓一日不安"。

1916年3月,自湖南回廣西,隨陸榮廷討袁。

1917年10月,趙為避新舊桂系之亂,應閻錫山之邀,出任山西省實業廳廳長。行前賦詩云:"此行不作服官看,半為游山半避囂。"上任伊始,其好友趙啟霖來信責難,炳麟回信言:"古來所謂失節者,第一要義在作二臣,此帝制時期則然。今國體共和,自總統以至庶僚,皆為人民服務,稱曰公僕"。

在山西,提出四策,一是農林,二是礦務,三是畜牧。

1924年,沈鴻英石殿材王竹齋迎趙回桂,擬聘為幕僚,趙作詩三首謝之。

1925年,趙炳麟離開山西,在北京養病,1927年,逝於北京,終年51歲。1929年,歸葬全州河山之陽。墓今在焉。

作品欣賞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