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王劉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遂的祖父劉邦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本名:劉遂

所處時代:西漢

民族:漢族

出生地:趙國邯鄲縣(今河北省邯鄲市)

逝世日期:公元前 154年

劉遂(?-前154年),西漢宗室、諸侯王,漢高祖劉邦的孫子,趙幽王劉友的兒子。父王死後,他被呂后剝奪王位繼承權。漢文帝即位後被立為趙王。漢景帝時,下轄的常山郡被削,心懷不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參加「七國之亂」,後被酈寄、欒布合擊,兵敗自殺。[1]

人物生平

劉遂是漢高祖劉邦之孫,趙幽王劉友之子。呂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劉友去世,呂后將侄子呂祿封為趙王。呂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大臣們誅殺呂祿等所有呂氏,於是將劉遂封為趙王。

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漢文帝割取趙國的河間郡封給劉遂的弟弟劉辟彊,建立河間國,是為河間文王。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漢景帝採納大臣晁錯的削藩建議,削減諸侯國的封地,藉口趙王劉遂有罪而削其常山郡。漢景帝的削藩惹怒部分諸侯王,翌年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率先起兵反叛朝廷,劉遂就與他們合謀起兵。劉遂的宰相建德、內史王悍勸諫劉遂,劉遂不聽,下令燒死建德和王悍,發兵駐守趙國西部邊界,想等吳軍到來一起西進。向北出使匈奴,與匈奴相通和好,進攻漢朝。漢朝派曲周侯酈寄攻擊劉遂。劉遂便返回,固守都城邯鄲,與漢軍相持七個月。吳、楚兵敗梁地,不能西進。匈奴聽說後,也停止行動,不肯進入漢朝邊界。欒布在攻破齊國後回師,於是與酈寄合兵一處引水淹灌邯鄲。邯鄲城壞,劉遂自殺,邯鄲投降。

歷史評價

司馬貞《史記索隱》:「如何趙遂,代殞厥聲!興亡之兆,所任宜明。」

人際關係

祖父:漢高祖劉邦。

父親:趙幽王劉友。

弟弟:河間文王劉辟彊。

侄子:河間哀王劉福,劉辟彊之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