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越婢加術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婢加術湯

【處方用藥】

麻黃12克 石膏25克 生薑9克 甘草6克 白朮12克 大棗15枚

【功能主治】

疏風泄熱,發汗利水。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腫,發熱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沉者。(水腫)

【用法用量】

上藥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1]

【原文】

里水[1]者,一身面目黃腫[2],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3]主之。方見下。(金匱水氣:5)

【注釋】

[1]里水:《脈經》註:「一雲皮水。」 [2]黃腫:《脈經》作「洪腫」。 [3]越婢加術湯:屬倒裝句,應順接在「故令病水」句後。

【功效配伍】

越婢加術湯發汗利水,兼清鬱熱。方用越婢湯發越水氣,清宣鬱熱;加白朮健運脾氣,並滲利皮間水氣。諸藥合用,發汗佐以利小便,使水從表從里分解。上六味藥,先煮麻黃去上沫,後加入其他藥同煮,去滓,分三次溫服。

【方證論治辨析】

越婢加術湯治皮水,脾肺鬱熱證。症見一身面目洪腫,小便不利,脈沉。 本證為脾肺俱病,水氣內郁化熱。由於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濕,肺氣不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一身面目洪腫,小便不利。皮水雖可見脈浮,但水氣盛壓迫脈道,脈必沉。本證表氣不宣,里氣不通,水氣既不能汗解,又不能從小便排泄,勢必內郁日久而化熱。治用越婢加術湯發汗利水,兼清鬱熱。假若口渴而小便自利者,為津液已傷,則當禁用發汗之劑。

【附方】

《千金方》越婢加術湯: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歷風氣[1],下焦腳弱[2]。(金匱歷節:附方) 注釋: [1]歷風氣:指歷節病。 [2]下焦腳弱:指腳氣病。

【比較】

《千金方》越婢加術湯與《金匱要略》越婢加術湯組成、煮藥方法完全相同,但本條對汗出一症的機理闡述甚為妥切,如云: 「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汗出是風水或皮水用越婢湯的必有症。此為風邪入營化熱,或為水氣鬱熱,熱迫營陰,加之風性開泄,腠理不固,故汗出。越婢加術湯又可治歷風氣、下焦腳弱。

【用方思路】

越婢加術湯治皮水,是將發汗與利水結合運用的方藥,即發汗佐以利小便。臨證若水腫甚者,加茯苓、澤瀉、豬苓等;若里熱較重者,加蒲黃、滑石等。本方臨床用於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作、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2]

【醫案舉例】

(1)劉天鑒醫案:陳某,女性,16歲,學生。月經來潮時受濕,經後周身浮腫。人民醫院門診診斷為急性腎小球腎炎,治療無效,就診於余。患者頭面及四肢腫大如水包,周身皮膚光澤,按之凹陷,詢其小便短澀,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質潤,一身沉重,精神萎靡,嗜睡,氣促,納差,其脈浮數。「經先斷後發腫者為血分」,今察其證無少腹痛,入夜無熱及譫語,溲便均不利,是血分無證也。《金匱要略》云: 「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遂遵其法,投以越婢加術湯。處方:麻黃,石膏,白朮,甘草,生薑,大棗。3劑。服完2劑,身微汗,小便略暢;服完3劑,  漐漐汗出,小便通暢,浮腫全消,思食。複診:脈緩,面蒼白,精神略差,處以六君子湯加當歸、黃芪,調理脾胃,和其營血,康復如常。[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湖南省老中醫醫案選·劉天鑒醫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37.] (2)米伯讓醫案:王某,男,42歲。因全身浮腫20天,於1957年10月12日收住院。入院後檢查:血壓:160/96mmHg;尿常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0~5個,顆粒管型(+),透明管型0~1個;X線檢查:心臟向兩側擴大;眼底檢查:腎型視網膜炎;腹水征陽性。西醫診斷:①急性腎炎;②腎炎性心臟病。請米伯讓治療。症見全身浮腫,以面部為甚,惡風發熱,心慌氣短,胸悶咳嗽,腹脹噁心,腰痛尿少,舌苔白膩,脈浮滑。診為水腫並發心悸證。治宜宣肺清熱,健脾除濕,消腫利水。方選越婢加術湯。藥用:麻黃24g,石膏48g,生薑、白朮各17.5g,炙甘草10.5g,大棗5枚。3劑,水煎服。 每日1劑,服藥3劑,症狀大減,尿量劇增,日排量4500mL,舌淡,苔白膩,脈沉滑。繼服原方3劑,體重減少1.5kg,諸症消失,時有納差,舌淡苔薄白,脈細。證屬脾胃虛弱,治宜健脾益胃,方選六君子湯。每日1劑,連服6劑,血壓、尿檢一切正常,臨床痊癒而出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