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小迷信(王尚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趣話小迷信》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尚桐的散文。
作品欣賞
趣話小迷信
尋常百姓過日子,生活中常有一些難以抗拒的小迷信。
樓下小胖是位小學生,今天是期末考試第一天。雙腳穿了奶奶新買的「耐克」鞋,為什麼要穿「耐克」而不穿「特步」?答案很簡單:因為,耐克的標誌是一個紅色的鈎,特步是一個紅色的叉。試卷上當然是紅鈎受歡迎,一個紅叉都不要出現才好。
下午,樓道中又見了祖孫倆,我調侃道:「考得怎麼樣?紅鈎多麼?」小胖抿嘴一樂,弱弱地答道:「差不多」,說完就躲到奶奶身後。當過小學老師的奶奶告訴我,現在孩子都這樣,這是他們的考前小迷信。只求心裡踏實,成績好壞與鞋沒有半點關係。
記得我讀小學時,也有考前小迷信。說:考前吃一根油條兩個鴨蛋,就能考一百分。那時父母是工薪階層,工資不高,家中兄弟姐妹又多,真吃不起這麼奢侈的早餐。我的一位同學,臨考前確實吃了一套一百分。因忌諱鴨蛋,鴨蛋換燒餅,想來吃了那麼多油乎乎甜膩膩的麵食,糊塗油迷了心竅,大腦攪得暈暈乎乎,想考一百分那比登天還難。
生活中很多忌諱和迷信都和特定的文化符號相關,耐克和特步鞋標誌是視覺上的,也有聽覺上的,最顯著的是中國人對「4」的忌諱,這是諧音惹的禍,雖然有人用音符發音把「14」念做「都發」,但不懂音樂的人還是轉不過這道彎。14的兄弟13也挺倒霉,在西方人心中,因為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13是個讓人生畏不吉利的數字。因為,耶穌是在13號遇難被釘上十字架的。試想一下,一個人同時受中西文化薰陶,那麼,他可能就會對13和14這兩個數字都十分忌諱。以至於代表「一生一世」的數字「1314」」都不敢用了,實在是平添了許多煩惱。
朋友老黃,一位思路清奇的人,他熱愛傳統風俗,每天都要翻看老黃曆,大家送他外號「賽諸葛」,但他並不全迷信黃曆。比如,某一天有事準備出門,黃曆上卻寫着「今日諸事不宜」,他並不照做,而是再查一查星象運勢圖,很可能星象圖就說他今天有好運,那麼他就決定今天相信星座,把老黃曆拋在腦後。他說,看黃曆和星座運勢都是看個高興,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所以並不一味盲從。只撿好聽的信,他這樣看似迷信的做法,實則已經脫離了迷信。
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幾乎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迷信,說到底我們都是受情感支配的,有所畏懼有所需求的血肉之軀,不可能做的像機器人那樣完全理性。
小時候,讀過私塾的外公,就有許許多多小迷信。比如:筷子不能直插在飯碗上,雙足不能踩門檻,夜晚不能照鏡子,小孩不能雙手抱頭,每逢我們玩「官兵捉強盜」時,雙手抱頭狂奔時,他總怒斥:抱頭鼠竄,朽木也。每當他寫字作畫時,桌上必燃一炷香,還要沏一壺釅茶,當他飲完一杯茶,氣定神閒,揮毫潑墨,進入佳境。他說,沒有焚香飲茶,就發揮不出水平。心理學家認為,小迷信是專屬個人的心理建設方式,對人有積極作用,能帶給人以平靜與信心。同樣,一個學生考試前去燒香拜佛,祈求考出好成績,這種做法作為安撫心靈的輔助手段是可以的,但幻想靠燒香拜佛,替代寒窗苦讀,從而不勞而獲,就屬於迷信無疑了。
日常生活中,有時尋求一種心靈寄託,那並不是迷信。面對生日蛋糕跳動的燭火許願,對神佛的祈福,祈求家人和自己能無病無災,永遠幸福平安,大概每個人都會這麼想,這麼做。人性兼有理性和非理性的部分,理智和情感可以協調共生,我們可以接受無傷大雅的小迷信,但必須拒絕毫無道理的大迷信,做到迷而不失,信而不惘,如此甚好。
作者簡介
王尚桐,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