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趣談拜年(小豬她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趣談拜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趣談拜年》中國當代作家小豬她爸的散文。

作品欣賞

趣談拜年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除夕,一家人看着央視春晚,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忙不迭給老母親拜年,再彼此互拜。然後,各自忙着擺弄手機,新年的祝福便飛向大街小巷、城南城北:過年好,虎年大吉。

小時候沒手機,拜年全靠腿走、嘴說,當面祝福,慶賀新年,禮敬尊長。這是習俗,鄭重其事,馬虎不得,就像春種秋收,四季輪迴,缺一不可,誰也改變不了,誰也不敢少了這個儀式。一聲「過年好」,看似簡單,卻飽含深情,祈願、祝福、好運都寄託其中,不管到頭來這一年是好是壞,願望有沒有實現,夢想是否成真,這一刻都是幸福的,都是充滿希望的,虔誠且執着地開始新的一年。

按照習慣,初一拜年要趕早。《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說「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五更按北京時間換算,大概是清晨四點五十八分。所以,大年初一的早晨,不允許睡懶覺。天亮即起,放掛鞭炮,幫着大人燒火煮餃子,吃過餃子,就開始拜年。

遠親不如近鄰,先是就近到鄰居家拜年。一出家門,紅紅的鞭炮紙屑,紅花般撒滿一地,喜氣洋洋的情緒流淌房前屋後,簇密而深濃。敲門進屋,一臉燦爛,大爺叔叔嬸子阿姨大哥大姐過年好。鄰居們也是一臉燦爛,笑得合不攏嘴,又是糖果,又是花生瓜子,直往孩子們兜里塞。出這家,進那家,碰巧人家也出來拜年,便在巷口街尾互拜,「過年好」「過年好」的問候聲,像五更時燃放的迎新鞭炮響噹噹的,不絕於耳。

鄰居拜完了,就去小夥伴家,給其父母拜年。不管平時,這位家長有多麼不喜歡你,也不管你有多麼懼怕這位「黑臉」家長,這個時候都是笑臉相迎,喜氣洋溢。然後,這位家長會很寬容地說,出去玩吧。於是,我們再奔下一個小夥伴家而去,接二連三,一支拜年小部隊便組成了。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升高。街面上人來人往,一個個穿戴整齊,打扮得乾淨利索。有的騎着自行車,車把上掛個網兜,裡面裝着糕點或者兩瓶酒,這大多是走親戚,看望長輩。那時消受不起「稻香村」、茅台酒,無非是兩斤桃酥,兩瓶高粱大曲,表達一份心意而已。

年輕人大多是結伴而行,三五成群,穿街過巷,有的是給老師拜年,有的是給師傅拜年。我們這些半大小子串聯起來,也是去給老師拜年。那時,老師和師傅都極受尊重。給老師拜年無需帶禮物,見到老師說一聲「過年好」,老師一改往日課堂上的嚴肅,喜逐顏開,端來糖和花生,甚至是蘋果,讓我們吃。我們也不客氣,過年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個解饞的日子。那些年輕人給師傅拜年也不需要帶禮物,到了師傅家,拜了年,還能蹭一頓吃喝。那個時候,日子並不富足,生活條件與現在相比,差的不是一點點,但日子過得挺充實,也挺有趣,單是初一拜年就把大人孩子忙得不亦樂乎。「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家家戶戶都在盡情享受着團團圓圓的幸福年。

拜年,說起來源遠流長。南朝的宗懍在《荊楚歲時記》寫到:「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中國地域廣大,南北之間民風民俗差異也大,椒柏酒、桃湯是個啥,我這個北方人真不知道,但正衣冠去拜年這個習俗亘古不變。這樣算起來,拜年習俗大概得有二千來年的歷史。

到了宋朝,一些顯貴官僚、文人墨客對拜年推崇備至,逐漸發展成一種具有社交意義的禮儀行為。明清時期,拜年習俗開始普及,成為普羅大眾共享的一種過年禮儀。明代的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載了北京城裡春節拜年的盛況,「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大家紛紛出門拜年,瞧那架勢似乎快要堵車了。

堵車不要緊,聰明的古人發明了不見面拜年方式——拜年貼。有詩為證,明代文徵明的《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詩中的「通謁」「名紙」,指的就是拜年貼。拜年貼就是在紙上繪製花蟲鳥獸等吉祥圖案,寫上姓名和祝福的話語,送給親朋好友,慶賀新年,拜年寄福。

後來拜年貼演繹成了明信片,天南海北,不用見面,祝福寄到。十幾年前,我給領導做秘書,春節前最忙的就是寫明信片。國際友人、上級領導、下級部門、外阜同行,一寫就是一二百封,寫到手腕酸疼。後來,學會「投機取巧」,用電腦和打字機打印明信片地址和祝福的話語,效率提高了,也省事了,就是看着工工整整的印刷體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像一罈子酒摻進水味道寡淡了許多。真應了文徵明老先生幾百年前所說「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不寫吧,人家嫌你簡慢,不搭理人,寫吧人家卻不嫌棄這樣的一紙空虛。

如同雨後春筍,從BP機、大哥大、小靈通到手機,再到智能手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微信閃亮登場,拜年變得簡約便捷,手指一動,祝福發送,若嫌太慢,還可群發。大年初一早上,手機微信爆滿,全是拜年信息。大多數是照搬照抄,都是過年話,千篇一律,讀着熟悉。也有的是自創詩句,還是藏頭詩,前四個字豎着念是「新春快樂」,這倒是有點意思。還有極簡式的,一字不寫,發個拜年動態圖,各種樣式的老虎配着燈籠鞭炮,倒也生動活潑,蠻有趣味。最彬彬有禮的是,某某某攜全家致以節日祝賀,每讀都有一種國家間邦交外交的感覺,不由得肅然起敬,坐直身子。最可氣的是沒頭沒腦型,一個網名發來一串熱情洋溢的過年話,拿着手機不是祝福滿滿的感覺,而是絞盡腦汁地想這傢伙是誰?何方神聖?

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新時代有新方式也算是與時俱進,但總是羨慕農耕時代的拜年,它透着一種親切,令人覺得好玩,舒適度極高。瞧瞧「詩魔」白居易和「詩豪」劉禹錫的拜年,初一清晨劉禹錫正要去給白居易拜年,忽聽家人來報,白居易已經來了。見面互拜,共飲暢談,白居易說:「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倆人同齡,拜年的酒誰先喝?劉禹錫則說:「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就是說雖然同齡,但劉禹錫生日小,那就只能「哥,我敬你」。一杯酒,一輩子,這年拜得有高度,令人堪羨。如今,大家都忙,日子過得匆匆,不像白居易、劉禹錫這麼閒適。只要誠心實意,短信電話、微信微話都是拜年不錯的選擇。有道是「有心拜年,端午不晚,無心拜年,初一也遲」,貴在誠敬之心。

過年的「年」,如今差不多都接受是一種怪獸的說法,放鞭炮、貼紅紙就是要把「年」嚇跑,不讓這個猛獸霍霍人們的生活。除夕夜大放鞭炮嚇唬「年」,「年」被嚇跑後的初一,人們走上街頭互相安慰,還好還好沒被「年」吃掉,拜拜吧。這樣去解釋拜年,給人一種驚魂未定、劫後餘生的感覺,我不大喜歡。

我更喜歡甲骨文中「年」字的喻義。一個人字,上邊是一個禾字,最下邊是一個千字,這個千字通遷字,走路的意思。可以想見,「年」字所描摹的應該是這樣的場景——豐收了,五穀豐登,碩果纍纍,勤勞的人們背起沉甸甸的收穫,高高興興,喜氣洋洋,回家。

拜拜吧,祝福好運和興旺;拜拜吧,感恩生活帶來的期望和生機;拜拜吧,明年會更好!

[1]

作者簡介

小豬她爸,退休公務員,喜歡文字寫作。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