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跛行本位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跛行本位制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跛行本位制是指金和銀同時作為幣材,但是國家規定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而銀幣不允許自由鑄造且金幣和銀幣可以固定的比例兌換的一種貨幣制度。它是金銀複本位制的一種。在該種貨幣制度下,金銀同為本位幣,均具有無限法償能力,但由於銀幣不允許自由鑄造,如同人有一條跛腿,故稱為「跛行本位制」。實際上,銀幣已經降到金幣附屬的地位,因為銀幣的價值通過固定的比例與金幣掛鈎;而金幣可以自由鑄造,其價值與本身的金屬價值是一致的。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講,跛行本位制只是為了克服金銀複本位制的缺陷向金本位制過渡的一種中間形式,由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等拉丁貨幣同盟於1878年率先實行的。

跛行本位制的特點

(1)金幣、銀幣都是一國的本位貨幣;

(2)兩者均具有無限法償性;

(3)只有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銀幣不得自由鑄造;

(4)金幣、銀幣的比價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規定。

金銀複本位制

金銀複本位制是國家法律規定,以金幣和銀幣同時作為本位幣。均可自由鑄造,自由輸入,同為無限法償貨幣的貨幣制度。

金銀複本位制:金銀複本位可以分為平行本位制、雙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第一: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是金銀複本位制的一種,平行本位制以金銀作為本位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融化、自由輸入與輸出。平行本位制下,金銀沒有法定的價格,金銀按其所含金屬的實際價值任意流通。用金銀表示的商品的兩種價格也會隨金銀的市場比價發生波動。

因此,平行本位制是不穩定的貨幣制度。不穩定的根源在於:貨幣具有排他性,不容許兩種貨幣同時執行價值尺度。

第二,雙本位制:雙本位制與平行本位制一樣,金銀作為本位幣,以及四個自由。但不同點在於,政府對金銀的比價進行了規定。於是存在兩種價格:即法定比價與市場比價。當市場比價與法定比價發生偏離時,實際價值更大的貨幣會被熔化退出流通市場,而實際價值更低的貨幣會充斥市場,這是劣幣驅逐良幣,也叫格雷欣法則。

通俗解釋,比如說市場比價,金:銀=1:10,而政府規定的法定比價是金:銀=1:11,此時投機者可以用10銀去市場換取1金,然後把黃金鑄造成金幣,拿去兌換11銀,來回賺取了1銀的差價。)

第三,跛行本位制: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而銀幣不能。實際上銀幣已經淪為了輔幣地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