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跳舞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跳舞草

中文學名: 跳舞草

外 文 名 :Desmodium gyrans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亞       目: 薔薇亞目 Rosineae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Papilionoideae

     屬      :舞草屬 Codariocalyx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 薔薇目 Rosales

     科      :豆科 Leguminosae

     族      :山螞蝗族 Trib. Desmodieae山
                   螞蝗亞族 Subtrib. Desmodiinae

分布區域 :中國雲南、廣西、貴州、福建、台灣

灌       木 :直立小灌木

跳舞草,屬豆科舞草屬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拉丁學名 Codariocalyx motorius (Houtt.) H. Ohashi,別稱 情人草、無風自動草、多情草、風流草、求偶草等[1]。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擺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生於丘陵曠野和灌木叢中。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

植物介紹

跳舞草喜陽光,呈小灌木,盆栽高約70~100厘米,地栽可達1.5~2米,各枝葉柄上長有3枚清秀的葉片,當氣溫達25℃以上並在70分貝聲音刺激下,兩枚小葉繞中間大葉便「自行起舞」故名"舞草",給人以清新和神秘之感。生於丘陵曠野和灌木叢中,是一種瀕臨絕跡的珍稀植物。喜陽光耐旱[2]

形態特徵

跳舞草莖直立小灌木,高達1.5米。莖單一或分枝,圓柱形,微具條紋,有細毛。

葉為三出複葉,側生小葉很小或缺而僅具單小葉;托葉窄三角形,長10-14毫米,基部寬1.7-2.3毫米,通常偏斜,無毛,邊緣疏生小柔毛;葉柄長1.1-2厘米,上面具溝槽,疏生開展柔毛;頂生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5-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圓形或急尖,有細尖,基部鈍或圓,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短柔毛,側脈每邊8-14條,不達葉緣,側生小葉很小,長橢圓形或線形或有時缺;小托葉鑽形,長3-5毫米,兩面無毛;小葉柄長約2毫米。本種每葉的兩側生線形小葉,在氣溫不低於22℃ 時,特別在陽光下,會按橢圓形軌道急促舞動。

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具彎曲鈎狀毛;苞片寬卵形,長約6毫米,密生,花時脫落;花梗開花時長1-4毫米,花後延長至3-7毫米,被開展毛;花萼膜質,長2-2.5毫米,外面被毛,萼筒長1-1.5毫米,上部裂片先端2裂,長約1毫米,下部裂片長約1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長寬各7.5-10毫米,翼瓣長6.5-9.5毫米,寬4-5毫米,龍骨瓣長約10毫米,寬約3毫米,具長瓣柄,雄蕊長8-11毫米;雌蕊長10-12毫米,子房被微毛。花期7-9月。

莢果鐮刀形或直,長2.5-4厘米,寬約5毫米,腹縫線直,背縫線稍縊縮,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疏被鈎狀短毛,有莢節5-9;種子長4-4.5毫米,寬2.5-3毫米。果期10-11月[3]

適應環境

跳舞草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環境。耐旱,耐瘠薄土壤。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植物,與溫度和日光亦有關。當氣溫24℃以上,風和日麗的晴天,小葉會自行交叉轉動,親吻和彈跳,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然後又彈回原處。當氣溫28-34℃或在悶熱的晴天或雨過天晴,縱觀全珠,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擁抱,時而又翩翩起舞,使人眼花繚亂,給人以清新`美妙神秘的感受,當夜幕降臨,它又將葉子貼在枝幹,緊緊依偎着,真是罕見的花卉[4]

栽培技術

跳舞草的生長與自然環境中的各項因素有密切關係,在溫度、光照、水分、培養介質等因素中,由於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當您在自然條件下播種時,請您根據跳舞草的習性,在認真研究當地四季的氣候狀況後,確定播種時機。若您的室內使用空調或暖氣來調節氣溫,種植將不受季節影響,有關種植技術簡介如下:

種子處理

跳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才出苗。因此,為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干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植髮脹,略曬乾,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摩擦處理泡脹)。

種植

跳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跳舞草在理論溫度5-10℃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因儘早使用。

種植時,特別注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只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儘量準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是種子萌芽變得困難,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板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鐘透氣 ,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使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出芽

種子發芽後等到芽上的第一對葉子呈對稱展開時,請立即拿開覆蓋物(玻璃板塑料紙),並放置於向陽處,避免陽光直射,注意溫度變化,不要過量澆水。 當第一對子葉已充分展開,並呈現綠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 當第一對真葉長出時,應把其置於全天直射的陽光下,並關注培養介質的乾燥情況,適當給水;當長出第二對真葉時,就表明已經度過種植的最難關啦,只要掌握好溫度、水分、跳舞草會茁壯成長.

光照

植株缺少光照,常會發生黃鏽病,植物的一種病害。症狀是葉片上和莖上出現成條的黃色斑點,病株子粒不飽滿或徒長的現象,使得植株細長、瘦弱易倒狀,應該增加光照時間。儘可能經常轉動花盆,以便使植株枝葉各個角度接受陽光,並得到充分生長

養護

待苗長到近一寸時,保留健壯的植株,其餘的要移盆。移盆時,要小心翼翼,不要傷到鬚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系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後再澆適量水。

澆水

在出芽期間,需要保持培養介質濕潤。出芽後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仍濕潤為宜; 澆水時間儘量在早上,避開陽光,水最好先放置4-6分鐘,散去自來水中的氯氣,澆水時最好使用細眼壺,從遠離植株的地方,逐漸向植株靠攏,四周多澆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並儘量不要濺在葉、莖上。

施肥

植株生長到以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提供兩包肥料,進行第一次施肥, 植株開花期:即植株生長到二--三個月時,進行第二次施肥[5]

造成種植失敗的常見因素:

環境因素

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播種因素

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干

栽培管理因素

忘記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剛出芽,就在陽光下暴曬,澆水太少或過多,發芽一個星期後,未得到充足陽光忘記施肥。

印度生長着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鐘錶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視頻

跳舞草 相關視頻

獵奇系,跳舞草是一種瀕臨絕跡的珍稀植物,又名情人草
跳舞草視頻?跳舞草為什麼會跳舞
神秘的跳舞草

參考文獻

  1. 跳舞草圖片,花匠網
  2. 跳舞草的介紹,花鳥園,2015-12-19
  3. 情人草的形態特徵,秋天網,2018-4-20
  4. 跳舞草的生態習性,花鳥園,2015-12-19
  5. 跳舞草的栽培技術,護花網,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