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蹺 |
蹺,漢語詞彙,讀音為qiāo,有多種釋義,包括名稱、動詞、形容詞。
現代往往用於代指故意缺席,如蹺課、蹺班、蹺會等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蹺
拼音; qiāo
注音; ㄑㄧㄠ、ㄐㄩㄝˊ
筆順讀寫; 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橫、斜鈎、撇、橫、撇、豎彎鈎
偏旁部首; 足
詞性; 名稱、動詞、形容詞
組詞; 蹺蹺板、蹺足而待
總筆畫; 13
部外筆畫; 6
異體字; 蹺、蹻
五筆碼; KHAQ
倉頡碼; RMJPU
結構; 左右
字詞釋義; 動詞 (形聲。字從足,從堯,堯亦聲。"堯"意為"堆疊而高"。"足"指"腿"。"足"與"堯"聯合起來表示"坐姿時一腿疊在另一腿上"。本義:二腿相疊。二郎腿。)
同本義〖liftup(aleg)〗
蹻,舉足行高也。從足,喬聲。--《說文》
可蹻足而待也。--《漢書·高帝紀》
莫不蹻足抗首。--揚雄《長楊賦》
又如:蹺蹄輦腳(高舉腳,輕落足);蹺着腿坐着;蹺足(舉足);蹺腿(抬腳舉步)
豎起〖手指〗〖holdup(afinger)〗。如:蹺大拇指誇他好
踮起腳後跟〖standontiptoe〗
蹺起腳來,把一個一個臉面都看遍,哪個也不是菊英。--趙樹理《三里灣》
又如:蹺足(踮起腳跟)
跛〖lame〗
他一蹺一拐地努力走着。--茅盾《脫險雜記》
又如:蹺足(跛足);蹺腳(跛足;瘸腿)
用同"翹"。向上昂起〖holdone'sheadhigh〗。如:蹺生生(翹豎尖聳的樣子)邁步;跨步〖stride〗。如:蹺蹀(猶奔走)
名詞 高蹺〖stilts〗。在傳統戲劇、舞蹈中供表演者綁在腳上使用的一種木製道具,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如:蹺工(戲曲、舞蹈演員踩着高蹺訓練步伐的基本功)"蹻"
另見jué
常用詞組
蹺蹺板
qiāoqiāobǎn
〖seesaw〗做蹺蹺板遊戲的器材,是一塊中間有橫軸的條形厚木板,架在支柱上,兩端坐人,做一起一落的遊戲
蹺足而待
qiāozú'érdài
〖liftupafootwhilewait-willsucceedinshorttime〗蹺足:舉足。抬起腳來等待。預言不久將發生的事
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蹺足而待矣。--三國蜀·諸葛亮《勸將士勤功己闕教》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並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義同。
古代術語
(1)由下方向上方扳的着法。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翹也。我彼之子皆相倚聯行,而我子居下,勢不能張,而欲先取其勢,則以我子斜出一路而佛彼子之頭,若翹首之狀也。"(如圖1)。
(2)沿邊橫向跳出的着法。元嚴德甫、晏天章《玄玄棋經》:"考之棋勢,即跳也。如沿邊行為敵子所壓,間一着跳出,曰蹺。"(如圖2)。現已不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