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身影(冷觀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身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身影》中國當代作家冷觀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身影

晚飯後,在沿江的小路上散步,拍岸的浪濤 孤獨又憂鬱地拍打着,灑落在沉默的岸上,如白色的小花。此時,我對父親的敬慕油然而生。父親已經逝世二十周年了,他拖船的身影卻使我難忘……

我出生在沱江邊的一個窮苦的縴夫家裡,家門與沱江近在咫尺,沱江通航起於趙家渡,從簡陽、資陽、資中、內江順流而下到瀘洲,進入長江流入大海。

兒時,我們那群不懂事的孩子,雖然家境慘澹,但還是無憂無慮,只圖好耍,不緊不慢的跟着拖船縴夫的後面,看縴夫全身赤祼,打着赤腳,青筋暴出,腳踩鵝卵石,雙手着地,纖藤勒進肩膀,一人領頭 眾人應和地吼着號子,像狗一樣的趴在地上,像牛一樣的賣力,面朝黃土背朝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縴夫踏破了多少頑石,又震碎了多少汗珠,這是縴夫極苦極累也極危險的營生;搶灘簡直就是闖鬼門關啊?腳蹬鵝卵石,手抓沙,為兒為女為了家;纖藤勒進肉裡頭,眼淚汪汪朝前爬,這就是縴夫生涯的嚴酷。當時,我們這群孩子並不理解縴夫的勞苦和艱辛,根本就不明白些號子中和着血摻着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年累月,日曬雨淋,縴夫的背成了一張滄桑的弓。

難怪,大詩人李白曾吟道:「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壼漿半成土。」這是縴夫的真實寫照,催人淚下的縴夫曲。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李白為川人感嘆。過去四川四周,「猿猱欲渡愁攀援」的高山,除了川西平原外,其餘多半是丘陵。交通運輸不便,旱路只能靠挑夫苦力的肩挑背扛,轎子滑干及黃包車;沿江行船靠縴夫,縴夫在舊社會,是極卑微極低賤的社會底層,一無所有,是純粹的無產階級。解放後,縴夫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當家作主。水上成立了船運社,我父親當選為船運社主席,隨着時代的發展,有了機動船,縴夫幾乎成為過去。

在我當兵走的那天,父親拄着拐棍,支撐着他那日趨嬴弱的身體,飽含着熱淚,蹣跚地為我送行,我鼻翼一酸淚水悄然滴落。我跪在他的面前,撫摸着他那跌傷的雙腿,放聲大哭!「爸,你回吧!我不會讓您失望!」爸說:「兒子,你去吧!別惦記我們,我們這把年紀了,自已會照料好自已;天下還有千千萬萬個父母,有國才有家呀!」風燭殘年的父親,漸漸不同往年那樣硬朗, 依依不捨的柱着拐棍,擦着淚,佇立在小路旁,等我們的隊伍走遠了,他才緩緩地往回走。當我再次回臉時,父親已離我很遠,很遠了,蹣跚的身影一點點變小……

黃昏時分,我在江邊逗留時,又看見父親,他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柴塊,那曬得干黑的臉上,有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背成了一張滄桑的弓。腳蹬頑石,手抓沙,纖藤勒進肉裡頭,眼淚汪汪朝前爬的身影。

唉!父親為我們苦累了一輩子,啥都沒有享受過,也沒過上一天的好日子,更沒給我們一點報答的機會。一想及此,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1]

作者簡介

冷觀達,四川省資中縣作家協會會員。1995年開始發表作品。散文、詩歌、小小說見刊於各級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