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車邏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車邏鎮

中文名 : 車邏鎮

所屬地區:江蘇省高郵湖東岸

車邏鎮隸屬江蘇高郵,相傳當年秦始皇南巡御駕幸臨此地而得名。車邏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高郵市的南郊,東臨京滬高速,西傍京杭運河,北接市區大外環,省道老淮江公路、新淮江公路和連淮揚鎮鐵路縱貫全鎮南北,興建的省道車樊路連接全鎮東西,且與京滬高速連通。距寧啟鐵路揚州火車站45公里、京杭運河高郵港8公里。從鎮區到京滬高速車邏八橋出入口僅需6分鐘車程,域內公路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捷。車邏鎮總面積5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1萬畝,水面0.89萬畝;人口3.45萬,鎮區常駐人口1.82萬,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40多年的艱苦創業,今日終於圓夢。高郵市車邏鎮被省機械製造行業協會授予江蘇省五金機械製造名鎮稱號。捧到這塊金字招牌,車邏鎮黨委書記王有泉興奮地說:「經過車邏兩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追求和拼搏,終於獲得了『江蘇省五金機械製造名鎮』稱號,這張名片將點亮車邏工業燦爛。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車邏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概況

車邏是高郵南大門,相傳當年秦始皇南巡御駕幸臨此地而得名。車邏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高郵市的南郊,東臨京滬高速,西傍京杭運河,北接市區大外環,省道淮江一級公路縱貫全鎮南北,興建的省道車樊路連接全鎮東西,且與京滬高速連通。距寧啟鐵路揚州火車站45公里、京杭運河高郵港8公里。從鎮區到京滬高速車邏八橋出入口僅需6分鐘車程,域內公路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車邏鎮總面積5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1萬畝,水面0.89萬畝;人口3.45萬,鎮區常住人口1.82萬,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境內河湖交錯,資源蘊藏豐富,鎮西碧波蕩漾的高郵湖是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工業經濟基礎牢固,尤以五金機械加工為主要產業特色,素有「五金機械之鄉」之稱。 車邏鎮黨委政府全面實施項目興鎮、工業強鎮、民營富鎮的發展戰略,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全鎮上下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比較濃厚,科教文衛與經濟建設健康同步發展。先後獲得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鄉鎮、工業質量管理先進鄉鎮、教育工作先進鄉鎮、綠色環保管理先進鄉鎮、高郵市經濟工作綜合一等先進單位、工業經濟一等先進單位、招商引資一等先進單位等。 車邏具有兩千多年文明史的運河古鎮,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伴隨着時代前進的腳步,以嶄新的姿態向我們展示她豐碩的成果。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車邏人民不懈地尋求富民壯村強鎮之路。「工業興鎮、勞務富民、環境育人」已成為加快發展的新理念,「快馬加鞭謀發展,建設高郵南大門」是黨委政府為車邏發展描繪的宏偉藍圖。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矢志拼搶,務實推進。黨委政府一班人深諳肩負的歷史重任,車邏比任何時侯都需要開拓進取、加速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車邏的經濟建設一年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碩果纍纍;交通工程、集鎮建設如火如荼、日新月異;黨建、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日益提高;教育、衛生、科技、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車邏加快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軟硬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堅信,重樹車邏形象、重振車邏雄風指日可待。我們衷心祝福高郵的「南大門」越來越靚。建設文明、富裕、小康的新車邏將激勵一代又一代車邏人民為之奮鬥、為之驕傲和自毫!

經濟發展

車邏鎮工業經濟基礎牢固,尤以五金機械加工為主要產業特色,素有「五金機械之鄉」之稱。車邏鎮黨委政府全面實施項目興鎮、工業強鎮、民營富鎮的發展戰略,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全鎮上下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比較濃厚,科教文衛與經濟建設健康同步發展。 2005年,全鎮實現經濟總量11.425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工業8.2億元,同比增長36.4%,農業增加值7158萬元,建築業1.32億元,同比增長17.8%,三產增加值1.195億元,同比增長20.2%。財政收入2157萬元,可用財力達到1350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同比增長10.01%。 2014年車邏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億元、財政收入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5萬元。 2015年車邏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3億元、財政收入3.5億元。 三大重點: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小城鎮建設; 三個翻番:招商實績翻番、園區建設規模翻番、列統工業銷售翻番; 三個提速:工業增長達45%以上,財政收入達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以上; 三十工程:集鎮建設十項工程,關注民生十件實事,十大工業項目。

自然資源

車邏鎮境內河湖交錯,資源蘊藏豐富,鎮西碧波蕩漾的高郵湖是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盛產60多種魚、蝦、蟹、蔬菜、蘆葦等動植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