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軌距可變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軌距可變列車(日語:フリーゲージトレイン;英語:Free Gauge Train,FGT)是可變換軌距的列車,目的是為了解決在不同軌距的路線間直通運轉而設計的車輛。

各國發展狀況

西班牙

自2004年起,西班牙國鐵120型電動列車已開始行駛,其軌距可在1,668mm和1,435 mm切換[1]

日本

日本自1994年起開始開發的可變換軌距的高速鐵路列車,其目的是讓列車可行駛於日本普遍使用的1067mm窄軌軌道和1435mm的新幹線軌道[2]。其目的為讓同一班列車可先後行駛於新幹線和在來線,藉此可增加列車行駛的路線變化,並減少旅客轉乘的次數。

此外,藉由此種列車,亦可讓未來新建的新幹線路線搭配現有的在來線一起規劃,以節省新建新幹線路線的成本。目前規劃中的九州新幹線西九州線(長崎線)即打算採用此種列車,僅在武雄溫泉車站至長崎車站之間新建新幹線路線,武雄溫泉車站至九州新幹線鹿兒島線的轉乘車站新鳥棲站之間路段則採用現有的長崎本線與佐世保線路段(在來線),預定2022年完工通車。在2012年時,曾討論北陸新幹線從敦賀車站到大阪車站的延伸段採用軌距可變列車直接經由湖西線、東海道本線直通運轉到京都、大阪車站 ,在2016年12月20日執政黨選定北陸三縣支持的小濱-京都路線。

自1998年起,日本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開始進行軌距可變列車的實車研究測試。第一代的實驗車輛(GCT01-1、GCT01-2、GCT01-3,三輛編組)從1999年到2006年間,陸續在西日本與九州的區域間路線實驗運行。

2007年12月11日,在福岡縣北九州市的西小倉車站,公開了三輛編組的第二代的軌距可變列車試驗車(GCT01-201、GCT01-202、GCT01-203),以大型化以及高速安定為目標。

2009年12月24日,在九州新幹線川內車站至新水俁車站間,軌距可變列車試驗車達成了時速270公里的速度試驗。

2014年4月20日,在熊本市的JR九州熊本總合車輛所,公開並開始行走試驗第三代的軌距可變列車試驗車(FGT-9001、FGT-9002、FGT-9003、FGT-9004,四輛編組)。

2017年7月25日,JR九州放棄在長崎新幹線上使用可變軌距列車。

視頻

軌距可變列車 相關視頻

我國研發超高速磁懸浮與可變軌距列車
一分鐘看懂高鐵可變軌距原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