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軒轅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軒轅(xuān yuán)複姓,是黃帝後代,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黃帝曾居於軒轅之丘,故而得姓軒轅,黃帝的後代子孫遂稱軒轅氏,後周武王伐紂分封軒轅子孫於鑄國,改為鑄氏。一說黃帝作軒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謂軒轅。又據古代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變為龍,龍為軒轅部落的圖騰,因以得氏。

軒轅淵源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史籍記載:軒,姓也,黃帝號軒轅,後因為氏。軒氏,軒轅之後。史籍《姓解•六三》《姓苑》中均記載:"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後。黃帝之後以號為姓,軒轅即黃帝,姓公孫或言姓姬。黃帝,少典氏之子。黃帝共二十五子,十四子有姓,共12種姓。" 著名東漢後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潛夫論•志士姓》中記載:"軒氏、豐氏、駟氏、游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為姓。"軒氏、軒轅氏、轅氏、廖氏皆黃帝之後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種姓氏。

周穆王姬滿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於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傳說他享壽一百零五歲,在位時間為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據汲縣西戰國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喜好遊歷,曾於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崑崙之丘,晉觀黃帝之宮。他還設宴於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據考證,當時周穆王西遊之地,就在今裏海與黑海之間的一帶曠原。後因徐戎造反,方趕回中原組織平亂。周穆王一生都致力於向四方發展,他曾因遊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而兩次發兵征伐犬戎,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他還率軍東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亂,之後在塗山(今安徽懷遠)大會數百諸侯,鞏固了西周王朝在東南地區的統治。周穆王制定了"墨、劓、臏、宮、大辟"五刑,其細則竟達三千條之多。後世流傳有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朝汲冢出土戰國竹簡《穆天子傳》 ,其中雖多誇張,但畢竟反映了當時周穆王意欲週遊天下,以及西周王朝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周穆王的後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軒氏、豐氏、駟氏、游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軒氏為當首之氏,號稱"中華第一氏"。

淵源二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後期楚國王族後裔軒丘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軒丘氏複姓系出楚頃襄王熊橫,熊橫遷都於陳國。其後裔楚文庶子被其封於軒丘為采邑,稱軒丘氏。到漢朝時期有梁國宰相軒丘豹,其後省文簡化為軒氏、丘氏。

軒丘,按史籍《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記載:"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時的羅川縣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正寧縣。現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記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於後。" 這裡所說的"軒丘"就是羅水上游的橋山,因為有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稱子午嶺,即史籍《史記•五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記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民國十四年(1925年),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誌》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因此,軒丘即今甘肅省正寧縣羅水上游的橋山。

淵源三

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後裔軍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潛夫論•志士姓》記載,古有軍氏,為周朝時期鄭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後,後軍氏大多改為軒氏。

淵源四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喜,屬於以通義字訛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佚文》、 《左傳》記載,鄭國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後為罕氏。在古代,"軒"與"罕"字通,如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為罕虎,而在《春秋公羊傳》中則記為軒虎。其後裔以"軒"比"罕"為尚,遂為軒氏。

源流五

源於姬姓,出自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熊氏,屬於以先祖尊號為氏。據史籍《史記•索隱》、《漢書•古今人表》等記載,軒轅氏為上古黃帝後裔,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傳說,黃帝的母親叫附寶,是中原部落首領少典氏的妻子。一天傍晚,附寶在有熊(今河南新鄭西北部)的軒轅之丘突然看見了北極光,在中原地區能見到北極光是非常稀罕的,然後附寶就因此懷了孕。後來在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今陝西黃陵沮水河畔)生下了黃帝。因此黃帝的姓氏是因為是少典氏的孫子複姓公孫氏。由於附寶受孕于于軒轅之丘,母親附寶就給他起名號為軒轅氏。按遠古的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亦稱"力天",在史籍《獻侯鼎•天黿銘》中有其圖形記載。天黿一直就居住在軒轅之丘,會飛,後來化身變為龍,從此龍就成為軒轅氏部落的傳世圖騰,因以得氏為"軒轅"。

1978年5月上旬,在今甘肅慶陽地區的慶陽縣三十里舖,民工在採石作業時,在炸開的石板層中發現了翼龍的化石。考古工作者研究發現,此翼龍系水族動物,頸長、尾短,沒有背椎,頭骨低長、牙齒多而較纖細。身無羽毛,體面光滑,但卻有兩個大"翅膀",兩翼展開長達兩米,但不能作遠距離飛行,只能在水邊、疏林中滑翔,以啄撈魚類為生,因稱"環江翼龍"。考古工作者將"環江翼龍"化石與史籍《獻侯鼎•天黿銘》中的圖形記載的"天黿"對照和相互參證,驚異地發現二者不僅非常形似,而且印證揭示了傳說中軒轅黃帝逝世後乘龍升天的奧妙--天黿不僅是龍,而且能飛翔。"天黿"就是翼龍,也就是"軒轅"。翼龍化石的發現,為軒轅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實物圖騰的證據。後來,軒轅氏黃帝想到,炎帝多年來不辭勞苦,為人民做了數不盡的好事;而且為了不給人民帶來戰爭的災難,放棄了向他復仇的念頭。接着又想到自己將炎帝趕到南方,卻占據着本屬於他的領地,覺得自己過去對炎帝的處置是一個很大錯誤。於是,黃帝派人去恭請炎帝和他的部族回來。從此,炎帝、黃帝兩個部落和睦相處、共同生產、繁衍生息,很快就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華夏民族,子孫後代就稱作"炎黃子孫"。

在黃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軒轅氏。軒轅氏族人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軒氏、轅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號稱"中華第一姓"。 [1]

得姓始祖

軒汝君、軒汝臣、軒汝義:清雍正三年~乾隆八年(公元1725~1743年),於河北永平府玉田遷居遼西,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原分布:

一、葫蘆島南票區暖池塘鎮札木溝村;

二、朝陽市朝陽縣根德鄉邱家村;

三、錦州市黑山縣無梁殿鎮軒三家村。 現分布:葫蘆島市龍港區、朝陽市、朝陽縣、阜新市海洲區、彰武縣、黑山縣、新立屯、瀋陽市、北京市,共有四五百人,一百五十多戶,九代人。是為遼寧軒氏三祖。

郡望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難以考證。

淮南郡:漢朝曾置淮南國,治所在六安(今安徽六安),後改為郡,遷治至壽春(今安徽壽縣)。曹魏政權時期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朝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朝時期為壽州壽春郡)。唐朝時期有淮南道,治所在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內;唐朝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宋朝時期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鳳陽、和縣一帶。

汝南郡:西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

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縣。秦朝時期置為襄邑,宋朝時期改稱拱州,金國時期始置睢州路,元朝時期稱睢州,民國以後稱睢縣並一直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

東平州:今山東省東平縣。春秋時期為魯國的附庸須句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時期設為薛郡,漢朝時期置為須昌縣,晉朝時期徙東平國來治,南朝宋時期始稱東平郡。北齊時期郡廢縣徙,隋朝時期復置須昌縣,唐朝時期移鄆州來治,復改為東平郡,宋朝時期稱東平府,元朝時期改為東平路,明朝時期降為州,省須城縣入州。清朝時期東平屬山東泰安府,民國初期改州為縣,屬山東東臨道。

開封府:古稱大梁、梁、汴,又稱汴梁,簡稱汴,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郃陽縣:今陝西省合陽縣。

興平縣:今陝西省興平市。

鄢陵縣:今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周朝時期的鄢國之地。

鹿邑縣: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春秋楚國苦縣地,傳老子李耳即為此地人。至東漢時期分置武平縣。晉朝時期,武平一度省入苦縣,一年後復置。至隋朝時期,改武平縣為鹿邑縣,此以鹿邑命名建縣之始,故城在今治西部,後武平之名遂不再見。而源於苦縣的谷陽縣(東晉)、真源縣、仙(唐),蟬聯至宋朝時期改衛真縣亦於元朝時期省入鹿邑,此縣遂確立,至今不變。隋朝時期元朝時期曾移令治。民國初期(1912年)屬鹿邑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鹿邑至1952年屬淮陽專區,1953年屬商丘地區,1958年―1960年一度屬開封專區,1965年後屬周口地區,今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太康縣:太康城相傳為夏朝太康所建;故以人名命地。秦朝時期於此地區置陽夏縣。漢朝時期改置扶樂縣,至晉朝時期省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入扶溝縣,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復置。隋開皇七年(587年)改稱太康縣。隋開皇年間復置。唐朝貞觀初年(618年)省入太康,太康遂一統全境,至今不變。太康之地的隸屬關係在歷史上時有改變,但多不離推陽國(淮陽郡、陳國、陳郡)與開封府(元田汴梁路)兩地。明朝時期屬開封府。清朝雍正年間改屬陳州府。民國初期(1912年)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太康初屬淮陽專區,1953年起屬商丘專區,1958年―1960年屬開封專區,1965年改屬周口專區,今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柘城縣:秦朝時期置拓縣,據云:"邑有拓溝,以此名縣"。西漢時期屬淮陽國,東漢時期屬陳國。西晉時期廢黜,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改稱拓城縣,屬梁郡。唐貞觀初年(618年)省入谷熟、寧陵二縣,唐永淳元年(682年)復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省入寧陵,一旋復置。明朝時期屬睢州,並為州治。清朝時期屬歸德府。民國初年(1912年)屬開封道。建國後,除1958~1960年一度合併於開封地區外,一直屬商丘地區,至今不變。

民權縣:倡議設置民權縣始於1928年2月,其根據是謂此一地區在睢縣、考城、蘭封、寧陵四縣之邊做,毗連河北省之東明與山東省之曹縣、定陶。地廣人稀,難以治理。民國政府批准此項倡議,遂將杞縣之人和、新興、西肥、巴河、雙塔五社與睢縣之七、八、九等區另闢一縣,命名為民權。當時全縣分為六區,其一二三四等區系由睢縣劃歸者.其五六兩區系由杞縣劃歸者,設縣治於李壩集。至八月籌備事宜全部完成,翌年通過立法手續明令建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民權除了在1958~1960年一度合併於開封專區外,一直屬河南省商丘地區,至今不變。

寧陵縣:春秋時期屬於宋國的寧邑之地。戰國時期屬魏國。西漢時期始置寧陵縣,屬陳留郡。東漢於其地又置已吾縣,兩縣並存七百餘年,至南北朝北齊時期,已吾縣省入下邑縣。漢朝以後,寧陵的隸屬關係多有變化,惟縣除北齊時一度廢、隋開皇間復置外,直至今日不變。金大定十年(1170年)改隸歸德府(州),直至清朝末期。1913年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寧陵除了在1958~1959年屬開封專區、1960年一度撤銷外,一直屬於河南省商丘專區,至今不變。

扶溝縣:漢朝時期置扶溝縣,屬淮陽國,後歷代相沿。除了晉朝時期初省後復,隸屬關係多有改變外,該縣之建置二千年來基本未動。五代以後隸屬開封府,直至清朝初始改屬陳州府。1912年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初屬淮陽專區,1953年後改屬許昌專區,自1956年改屬周口專區,今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冠縣:春秋時期為晉國的冠氏邑。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館陶縣東部和清淵縣南部置冠氏縣,其境域待考。唐貞觀元年(627年),撤銷清水縣(原清淵縣)併入冠氏縣,境域擴大。元朝時期更名位冠州。明朝初期改位冠縣,其境北越館陶、邱縣域,東界清河縣的清河屯,西界威縣的方家營,南界威縣的沙兒寨,北界南宮縣的紅河村。

嘉祥縣:今山東省嘉祥縣。

靜海縣:今天津市靜海區。

漁陽縣: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

堂號

上黨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睢州堂:以望立堂。

興平堂:以望立堂。

鄢陵堂:以望立堂。

鹿邑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柘城堂:以望立堂。

民權堂:以望立堂。

寧陵堂:以望立堂。

冠氏堂:以望立堂。

嘉祥堂:以望立堂。

靜海堂:以望立堂。

漁陽堂:以望立堂。

東平堂:以望立堂,亦稱東臨堂。

開封堂:以望立堂,亦稱大梁堂。

郃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合陽堂。

扶溝堂:以望立堂,亦稱淮陽堂、陳州堂。

太霞堂:唐朝時有軒轅集居羅浮山為道士,年過百歲仍容顏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數丈。著有《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見他詢問長生的法術。軒轅集說:"絕聲色,薄滋味,哀樂一致,德施無偏,堯舜禹湯之所以壽也!"

榆西堂:長城東起榆關(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一萬二千多公里。由此而分塞外與中原,故以居住地為堂號。該地軒氏謙和達理、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淡泊敬誠。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