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轉換效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轉換效率是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轉換效率(全稱是光電轉換效率)是衡量太陽電池把光能轉換為電能的能力。其值是一個百分數。太陽電池的測試設備採用AM1.5G的標準光譜。此光譜是根據實際的AM1.5G光譜人為修正後得到的,其光強為1000W/平方米。如果一片電池面積為154平方厘米,如果用AM1.5G的標準光照射後,它上 面的能量就是15.4W,如果經過測試,電池功率為2.6瓦,則其轉換效率為2.6/15.4=16.88%.

2011年,光伏行業在採用杜邦公司的17A正銀漿料後,產線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已經超過18%。因為各個廠家的標準和測試設備等各方面的差異, 具體數字有所差別。

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提高可以加速其製造成本的下降,最終將實現和常規能源同樣的上網電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