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軟紫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軟紫草〔拉丁學名: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1959年中國植物志將新疆紫草正名為:軟紫草。軟紫草是紫草科,軟紫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硬毛或柔毛。根含紫色物質。莖直立或鋪散,莖高可達25厘米,葉互生,基生葉披針狀條形或條形,花絮為鐮狀聚傘花序,近球形,密生多數花;苞片條狀披針形或條形,比花短;花冠紫色,筒與萼近等長,基部無環,檐部鍾狀,喉部無附屬物,小堅果卵形,有疣狀突起。

分布於西藏新疆亞洲西部也有。生高山多石礫山坡或草坡。根供藥用。功效同紫草

性味

苦,寒。

歸經

入心包絡、肝經。

功能主治

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1]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
  • 外用:熬膏塗。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直徑可達2厘米,富含紫色物質。莖1條或2條,直立,高15~40厘米,僅上部花序分枝,基部有殘存葉基形成的莖鞘,被開展的白色或淡黃色長硬毛。葉無柄,兩面均疏生半貼伏的硬毛;基生葉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7~20厘米,寬5~15毫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擴展成鞘狀;莖生葉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較小,無鞘狀基部。鐮狀聚傘花序生莖上部葉腋,長2~6厘米,最初有時密集成頭狀,含多數花;苞片披針形;花萼裂片線形,長1.2~1.6厘米,果期可達3厘米,先端微尖,兩面均密生淡黃色硬毛;花冠筒狀鐘形,深紫色,有時淡黃色帶紫紅色,外面無毛或稍有短毛,筒部直,長1~1.4厘米,檐部直徑6-10毫米,裂片卵形,開展;雄蕊着生於花冠筒中部(長柱花)或喉部(短柱花),花葯長約2.5毫米;花柱長達喉部(長柱花)或僅達花筒中部(短柱花),先端淺2裂,柱頭2,倒卵形。小堅果寬卵形,黑褐色,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有粗網紋和少數疣狀突起,先端微尖,背面凸,腹面略平,中線隆起,着生面略呈三角形。花果期6~8月。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軟紫草根呈不規則的長圓柱形,多扭曲,長7~20厘米,直徑1~2.5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鬆,呈條形片狀,常10餘層重疊,易剝落。頂端有的可見分歧的莖殘基。體軟,質鬆軟,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木部較小,黃色或黃白色。氣特異,咋做苦、澀。

理化鑑別

取該品粉末0.5克加乙醇5ml,浸漬1h,濾過。殘渣用乙醇2ml洗滌,洗滌液加入濾液中,濃縮至約1ml,作供試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的乙醇溶液作對照溶液。分別吸取 上述溶液,點樣子同一硅膠G-CMC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展開,取出,晾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 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再噴以1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斑點變為藍色。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含羥基茶醌總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 H16 O5)計算,不得少於0.80%。

藥用宜忌

胃腸虛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該品性寒,有清熱涼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對血熱毒盛,麻疹、斑疹透發不暢等症,可與蟬衣牛蒡子連翹荊芥等配伍應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紅活者,這也是血熱毒盛的症候,須以涼血解毒藥如丹皮赤芍銀花連竅等同用。此外,試用本品預防麻疹,可減輕麻疹症狀或減少麻疹發病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