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輩分 |
輩分 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bèi fēn,是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 也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系次第。 主要分為長輩(高祖輩、曾祖輩、祖輩、父母輩等)、平輩和晚輩。亦作" 輩份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輩分 [1]
外文名稱 seniority in the family or clan
注音 ㄅㄟˋ ㄈㄣ
另一寫法 輩份
拼音 bèi fēn
解釋
《官場現形記》第二五回:" 黑大叔 又回過臉兒朝 賈大少爺 說道:'你父親叫我大叔,你是他兒子,怎麼也叫我大叔,只怕輩分有點兒不對罷?'說完,哈哈大笑。"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十六:" 趙得祿 年紀也不過三十多一點,可是輩份大,人都管叫爺爺。"
文化
概述
中華文化底蘊深厚,人名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意義。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更重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別,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至今。
輩分,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下來就被確定了,自己別無選擇。同宗族之間的輩分是嚴格遵守的,比如說稱呼必須準確,日常生活中要向長輩請安、敬煙、讓座、讓路,坐次上也十分講究,不能亂了禮法。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命運都會受到宗族禮法的影響和傳統道德的束縛。
背景
儒家文化對論資排輩的強調,源於農業社會獨特的社會結構,中國人的這種特點與儒家文化幾千年來的影響有關。孔子本人就是一個非常注重"禮"的人,而禮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形式。在孔子認可的禮中,大多都是在強調身份的重要性。《論語鄉黨》整篇都在講禮,包括士人在各種場合、面對各種人的時候應當遵循何種規矩。孔子講的禮有兩個維度的內核,一個是以親疏作為判定依據的"孝",一個是以尊卑作為判定依據的"忠"。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論語為政》)。孝的第一要義是要聽話,而且要和顏悅色(色難),這才算禮數周到。對於君主,要"事君盡禮"(《論語八佾》),才能算忠。有了這兩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種論資排輩的表現。
漢族重宗族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即使清朝時(滿族人統治)也不例外。按清初滿族的風俗習慣,取名用字是不反映輩分關係的,如努爾哈赤,滿語意為"像野豬一樣兇猛的人",與輩分排行沒有什麼關聯。清初滿族剛入關時仍保留其固有習俗,命名不排字輩。但從康熙皇帝開始按照排字輩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孫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之後乾隆在弘字輩分下,親選"永、綿、奕、載"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在載字輩分下,親選"溥、毓、恆、啟"四字;咸豐在啟字輩分下,親選"燾、闓、增、祺"四字。所以,清代從雍正始,其輩分用字順序為: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但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遠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輩"。
字譜
輩分的字譜又稱昭穆、字派、行派,用以表明同宗親屬、家族世系、血系秩序的命名字輩排列。輩分序昭穆古已有之,昭穆為我國宗法制度,即宗廟或宗廟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昭穆制源於母系氏族社會二輩制族外婚,每個氏族內男女各有兩個輩分,兩個氏族的同輩異性才可以通婚,子女的世系按母親的世系決定,父子屬於不同氏族。後來昭穆制逐漸得以演化,上古時代宗廟或墓地排列,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以周代天子七廟為例,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為穆。排列時,大祖居中,三昭位於大祖的左方,三穆位於大祖的右方,以此來分別宗族內部的長幼次序和親疏遠近。
排列
輩分的排列常常體現在人名中,使用輩分用字不僅便於在同族中排行輩,認輩分,也便於修宗譜。一般而言,以字定輩分者,都將這些輩分字置于姓之後,如張學良、張學思、張學銘。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輩分。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輩分不是特別講究,如小說《白鹿原》中白嘉軒的兒子白孝文、白孝武兄弟,這個"孝"字是取忠孝之類的用字,沒有特別嚴格的輩分用字沿革。再如,我們的父輩名中,輩分用字一般取寓意較好的字來使用。在這種宗族觀念下,一般排輩分主要體現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譜,故不採納。現今,許多家庭中的姐妹看似有使用輩分字的,但一般只是任選一個相同的字用在姊妹中,以表示姐妹關係,並無序輩之意。行輩字是宗族內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並不是父母或本人可以隨便選用的。
宗譜的行輩字派用以加強宗法制度,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這一目的,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孝、福、祿、吉、祥、賢等;第二類是希望宗族延續和昌盛的字,如:永、傳、昌、盛、興、延、繼、承等;第三類是懷念先祖和歌頌皇天恩德的字,如:澤、祖、顯、榮、恩、錫、啟、先等。家譜的行輩字派是家譜中尤其重要的內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訂,編成幾句吉祥話,有的文人甚至將其寫成詩,比如浙江《唐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福祿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寧聰";湖北《汪氏宗譜》的行輩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於後,世澤延長,齊家有猷。
稱謂
親屬稱謂
1.祖輩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範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2)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3)祖母:又可以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很普遍的稱呼,也可以用來稱祖母。
(5)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的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
2.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3.高祖輩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祖也可稱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