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辣椒炒臘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辣椒炒臘肉是一道美味的菜餚。

食材簡介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過去臘肉都是在農曆臘月(12月)加工,故稱臘肉。

營養價值

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醃漬,再經風乾或熏制而成,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食用功效

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老年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

選購技巧

若臘肉色澤鮮明,肌肉呈鮮紅或暗紅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乾爽、結實、富有彈性,並且具有臘肉應有的醃臘風味,就是優質臘肉。 反之,若肉色灰暗無光、脂肪發黃、有霉斑、肉鬆軟、無彈性,帶有黏液,有酸敗味或其它異味,則是變質的或次品。

其他相關說明

長時間保存的臘肉上會寄生一種肉毒桿菌,它的芽苞對高溫高壓和強酸的耐力很強,極易通過胃腸黏膜進入人體,僅數小時或一兩天就會引起中毒。 有較嚴重的哈喇味和嚴重變色的臘肉不能食用。 質量好的臘肉,皮色金黃有光澤,瘦肉紅潤,肥肉淡黃,有臘製品的特殊香味。[1]

辣椒簡介

辣椒別稱辣子、辣角、海椒等,為茄科辣椒屬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養豐富,每百克辣椒維生素C含量高達198毫克,居蔬菜之首位,還富含維生素B胡蘿蔔素、鈣、鐵營養成分,

辣椒的營養價值

  1. 辣椒含有的辣椒素有助於降低心臟病、某些腫瘤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風險。
  2. 辣椒富含維生素C,可以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
  3. 辣椒含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可預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還能殺抑胃腹內的寄生蟲。
  4. 辣椒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成有害的型態。

辣椒的功效與作用

  1. 幫助消化:辣椒對口腔及胃腸有刺激作用,能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慾,並能抑制腸內異常發酵。
  2. 預防結石:青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可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從而預防膽結石。
  3. 降低血脂:辣椒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常食可降低血脂,減少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有一定預防作用。
  4. 減肥作用:辣椒含有一種成分可以通過擴張血管,刺激體內生熱系統,有效地燃燒體內的脂肪,加快新陳代謝,使體內的熱量消耗速度加快,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5. 預防感冒:辣椒含有的辣味成分具有通利肺氣、通達竅表、通順血脈的「三通」作用,對於預防感冒具有很好的作用。
  6. 肌膚美容:辣椒能促進體內激素分泌,改善皮膚狀況。許多人覺得吃辣會長痘,其實並不是辣椒的問題,只有本身就愛長痘的體質,吃完辣椒才會火上澆油。

辣椒的藥用選方

  1. 治痢積水瀉:辣茄一個。為丸,清晨熱豆腐皮裹,吞下。
  2. 治瘧疾:辣椒子,每歲一粒,二十粒為限,一日三次,開水送服,連服三至五天。
  3. 治凍瘃:剝辣茄皮,貼上。
  4. 治毒蛇傷: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腫定痛,傷處起小泡,出黃水而愈。食此味反甘而不辣。或嚼爛敷傷口,亦消腫定痛。[2]

辣椒炒臘肉的做法一

製作原料

臘肉 250克,紅、綠尖辣椒各50克,料酒4克,醬油3克,味精2克,干辣椒2克,豆豉3克,油70克,雞湯適量。

做法

  1. 將整條臘肉去皮,切成片。紅綠尖辣椒切成段。
  2. 起鍋放開水將臘肉焯一下,撈出。
  3. 另起鍋放底油,投入豆豉、干辣椒、尖椒爆香,放臘肉、料酒、醬油、味精、雞湯燒開後用微火燜10分鐘,收干汁出盤。

==辣椒炒臘肉的做法二==  

材料

臘肉,辣椒,蔥,姜,蒜,鹽,料酒,白糖,雞精。

做法

  1. 臘肉洗去表面油污,蒸熟,切片;辣椒切片;蔥姜蒜切片
  2. 蔥姜蒜炒出香味,放入辣椒、臘肉、鹽(少許)、料酒、白糖、雞精,翻炒均勻即可
  3. 出鍋上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