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原文名 DarrenAronofsky
出生 1969年2月12日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
國籍 美國
別名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民族 猶太人
職業 導演、編劇
身高 183 cm(6英尺0英寸)

人物介紹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1969年2月1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哈佛大學。 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福餅》,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94年,擔任劇情短片 《沒時間》的導演。199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圓周率》,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4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劇情片導演獎。2000年,執導劇情電影《夢之安魂曲》。2006年,執導劇情電影《珍愛源泉》,該片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8年,執導劇情電影《摔角王》,該片獲得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2010年,執導驚悚電影《黑天鵝》,該片入圍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1年,擔任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2015年,擔任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2017年,執導懸疑驚悚電影《母親!》,該片入圍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9年,執導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第二季》。 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福餅》,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1993年,執導劇情短片《Protozoa》。 1994年,擔任劇情短片《沒時間》的導演。 1998年,執導由本·申克曼、馬克·馬戈利斯、帕梅拉·哈特合作主演的驚悚電影《圓周率》,這是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首部電影,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4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劇情片導演獎、第14屆獨立精神獎最佳編劇處女作獎。 2000年,執導根據小胡伯特·塞爾比的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夢之安魂曲》,該片由艾倫·鮑斯汀,傑瑞德·萊托,詹妮弗·康納利聯袂主演,講述了一名毒販和他的媽媽因為毒品在精神和肉體上經受了種種摧殘的故事。 2006年,執導由休·傑克曼、蕾切爾·薇茲、艾倫·伯斯汀聯合主演的科幻電影《珍愛泉源》,該片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8年,由米基·洛克、埃文·蕾切爾·伍德、瑪麗莎·托梅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摔角王》,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一位叱咤一時的職業摔角手從輝煌到失敗的故事,該片獲得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之後,該片被《電影旬報》(日本電影雜誌)評選為「海外十大佳片」。 2010年,執導由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米拉·庫妮絲等共同主演的驚悚電影《黑天鵝》,該片入圍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憑藉該片入圍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6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之後,該片被《eye weekly》(加拿大周刊)評選為「年度佳片」。 2011年,擔任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2014年,執導根據《聖經》之「諾亞方舟」故事改編的冒險電影《諾亞方舟:創世之旅》,該片由羅素·克勞、詹妮弗·康納利、雷·溫斯頓聯合主演,獲得第41屆土星獎最佳冒險電影獎。 2015年,受邀擔任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主席。 2017年,執導劇情短片《真相很難找到紐約時報:布賴恩丹頓》;同年,執導由詹妮弗·勞倫斯、哈維爾·巴登、艾德·哈里斯聯合主演的懸疑驚悚電影《母親!》,該片講述了一對幸福夫妻的平靜生活在多名不請自來的客人闖入之後被徹底打亂的故事,入圍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8年,由其執導的自然類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第一季》播出。 2019年,執導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第二季》。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來自於一個猶太家庭,並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曼哈頓海灘長大。他的父母是猶太教保守派。他的姐姐是一位舞者,父母是學校老師。父母經常帶他去看百老匯的戲劇表演,這引起了他對演藝界的濃厚興趣。 早年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從Edward R. Murrow High School畢業。1991年,從哈佛大學畢業。 2001年,達倫·阿倫諾夫斯基與英國演員蕾切爾·薇姿交往。2006年5月31日,他們的兒子Henry在美國紐約出生。 2010年11月,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和蕾切爾·薇姿宣布分手,但仍然繼續在美國紐約撫養兒子Henry。 2016年10月,與美國演員詹妮弗·勞倫斯約會。2017年11月,與詹妮弗·勞倫斯正式分手。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智能法庭》 電影 2019年 《被點亮的星球第二季》 紀錄片 2018年 《被點亮的星球第一季》 紀錄片 2017年 《母親!》 電影 2017年 《真相很難找到紐約時報:布賴恩丹頓》 短片 2014年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 電影 2012年 《機械人》 短片 2010年 《黑天鵝》 電影 2008年 《摔角王》 電影 2006年 《珍愛源泉》 電影 2000年 《夢之安魂曲》 電影 1998年 《圓周率》 電影 1994年 《沒時間》 短片 1993年 《Protozoa》 短片 1991年 《Supermarket Swee》 短片 1991年 《福餅》 短片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7年 《母親!》 電影 2014年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 電影 2006年 《珍愛源泉》 電影 2002年 《深層恐懼》 電影 2000年 《夢之安魂曲》 電影 1998年 《圓周率》 電影 1993年 《Protozoa》 短片 1991年 《Supermarket Swee》 短片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撫慰》 電影 2019年 《偶然發現》 電影 2019年 《智能法庭》 電影 2018年 《白人男孩里克》 電影 2018年 《Spheres》 短片 2018年 《被點亮的星球第一季》 電影 2017年 《母親!》 電影 2017年 《空難餘波》 電影 2016年 《第一夫人》 電影 2016年 《xoxo》 電影 2014年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 電影 2014年 《拉鏈》 電影 2010年 《鬥士》 電影 2008年 《摔角王》 電影 2002年 《深層恐懼》 電影 1991年 《福餅》 短片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不僅是憑藉低廉成本拍攝高質量影片的導演代表,也是在好萊塢持守鮮明風格,同時又能創造商業價值的典型,在對世界、愛情、自我認知的探討中蘊含着他的哲學思辨(Mtime時光網評)。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善於將人們內在的情感體驗和心理狀態通過影像呈現出來,讓觀眾在主人公的悲歡故事中產生共鳴。他的電影始終都洋溢着一種讓人感到沉重、壓抑的悲劇情懷,而且還透着一股超越主流商業電影的氣質讓人難以抗拒。同時他在電影中對於男性的濃墨重彩的展現也使人容易忽略其對於女性的性格與命運的關注(《電影文學》評)。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以其極具震撼力的作品為獨立電影精神做出了完美的註解。他在對生命的極限體驗中混雜了偏執的幻想與殘酷的現實,以犀利的獨立精神關注人性深處的暗面和恐懼,以乖戾的呈現方式直面對於恐懼的欲望,以焦慮的迷戀進入對人類精神世界的考察。他的故事中關於痛苦來源並非經典意義上的邪惡,而是以一種極端的生命狀態來證明生命的存在。他更關注主人公如何完成自己生命的旅程,並展示其間的精神狀態——沉溺和痛苦對主人公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孤獨與幻滅,死亡與重生。他充滿人性暗面和挑釁的電影世界讓矜持、保守的觀眾望而卻步,也讓眾多占據道德制高點的體面人士嗤之以鼻(《當代電影》評)。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獨立電影在對生命的極限體驗中混雜了極其偏執的幻想與異常殘酷的現實,用他獨到敏銳的視角剖析人表象之下的晦暗與畏縮,對慌亂的特殊情愫表現出對人類靈魂深處的探尋。他以撼動人心的作品使其內涵延伸到更廣闊的層面。他在制度的範圍內仍然承持着與制度本身相對立的立場,而且堅定地堅持自己的信念,他電影中具有張力畫面的動力來自於藝術的沉醉於主旨、負載過重的形體、靈魂陷入高度不安的打破禁忌快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式對自身的懺悔。他拒絕為了迎合大多數人的觀影口味兒改變初衷,為觀影者創造了一個更具有衝擊力的感官世界和更加動人心弦的悲愴之感來迎合觀眾們的傳統束縛渴望衝破禁忌之心(《電影文學》評)。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展現的暗黑氣質與他本人的陽光性格形成鮮明對比,他的作品充滿神經質、陰暗、詭異和驚悚的元素。有俄羅斯血統的他雖然作品不多,但如同藝術上向來自成體系的俄羅斯一樣孤傲。此外,他對社會的關注,被遮掩於其個人風格強烈的、略帶匠氣的、迷幻詭譎的鏡頭語言中,但這並不意味着他與底層敘事無關。他的電影中往往充滿濃郁的虛幻色彩和強烈的個人主義風格,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堪稱多變,他透過其詭異的、陰鬱的鏡頭語言,他的敘事始終受着現實尤其是底層生活不堪的一面的感召。他將底層人生活的困窘、內心的焦慮以及為脫離這種生活現狀所做出的努力進行了看似不偏不倚、無是非判斷的敘述,並將進行深層次思考的空間留給了觀眾(《大眾電影》、《電影世界》、《電影文學》綜合評)。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