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達連國家公園

達連國家公園是位於巴拿馬東南部達連省緊靠哥倫比亞的邊境地帶,核心區保護面積5970km2。公園是連接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兩個大陸的橋樑,展示着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境,包括沙質海灘、岩質海岸、紅樹林、濕地沼澤、低地山區和高地山區的熱帶雨林,為數量可觀的野生動物提供了富饒的家園公園區域還住着兩個印第安人部落[1]

中文名:達連國家公園

外文名:Darien National Park

國 家:巴拿馬

所屬洲:北美洲

批准時間:1981

編 號:747-002

目錄

基本信息

批准標準:1981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N(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5屆會議報告。

遴選標準:1981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N(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5屆會議報告。

地理位置

達連國家公園位於巴拿馬達連省東部與哥倫比亞交界處炎熱潮濕的熱帶雨林區,是南美洲北美洲之間相互連接的橋樑。198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公園占地面積為597,000公頃(另一資料:公園占地面積為557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介于海平面與1875米之間。公園的地理位置堪稱世上絕無僅有的,主要是因為公園成為溝通中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陸地橋。

風光生態

達連國家公園自然環境千姿百態:砂質的海灘,岩石林立的海濱,紅樹林,淡水沼澤地,棕櫚闊葉森林沼澤地帶,低地和高地地區的潮濕熱帶雨林。科學家認為達連森林是熱帶美洲地區生態系統最富有多元化的特徵,而且迄今為止幾乎未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擾。沙灘與岩石海岸已經足以使人盡情領略海風徐來,白浪拍岸、煙波浩淼的大海景色;但當你步入公園的熱帶叢林時,你不僅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還可以觀賞到大批珍貴的野生動物[2]

歷史文化

達連還是巴拿馬東部的歷史地區,一直延伸到哥倫比亞西北部的烏拉瓦灣附近,形成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連結點,橫跨南北美洲,是南美洲與北美洲之間相互連接的橋樑。此外,達連國家公園內及其附近地區的古蹟,也為達連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1501年才有人到達此地,兩年後哥倫布在他最後一次航海時看到它。1510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和費爾南德斯·恩西索在烏拉瓦灣西測試建歐洲人在南美洲的第—個居民點,名為達連安提瓜聖瑪麗亞區,數年後被廢棄。也是在1510年,巴斯科·努涅斯·德巴爾博阿開闢了通往太平洋聖米格爾灣的路線。

居住在達連公園中的兩個印第安部落分別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文化:喬科文化和庫納文化。

主要物種

達連的叢林是美洲熱帶地區類型最多的叢林,熱帶雨林占主要地位。植物類型眾多,樹木參天聳立,平均高度達40米。這裡的氣候舒適宜人,十分適合動植物生長。密度為每公頃30-180株。一種名為庫依波的巨樹格外引人矚目,在巴拿馬及哥倫比亞北部地區都極為罕見。崩塌的泥石及與之密切相連的峽谷都造成了植物群落的連續性。山前和山區的森林出現於200米以上的地區,其中有幾種在植物學上津津樂道的生態系統類型,其中包括雲杉。

達連國家公園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動物,園內的許多動物在世界上堪稱罕見。對當地動物的研究還比較膚淺。哺乳動物有灌木狗、大型食蟻動物、美洲虎、虎貓、水豚、夜猴、嚎猴、頭部呈褐色的蜘蛛猴等。公園中還時常出沒着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例如美洲豹、紅猴、貘,以及中美洲凱門鱷和美洲鱷。

自然環境

公園的某些地方低于海平面,這在更新世早期經常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公園的東部基本上是火山地帶,其上覆蓋着新生代的沉積岩。公園的主要地貌特徵是東北至東南方向的地槽,其周圍環繞着抬升的褶皺和高高聳立的山脈。來自太平洋的潮汐作用,影響着內陸河流如丘庫納克河和圖伊拉河,其影響程度可達數千公里。在靠近大西洋這一側,年均降水量範圍在2500毫米與3500毫米之間變化,而公園的中部地區及接近於太平洋的地區,年均降水量變化範圍則是1800毫米與2500毫米之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