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過年走親(張友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過年走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過年走親》中國當代作家張友傑的散文。

作品欣賞

過年走親

過年是個永久的話題,是任何都不能忽略的。每個時代的烙印都會根植於同時代人的心裡,揮之不去。

走親訪友是正月初二的重頭戲,大人小孩兒都樂此不疲。記得兒時過年常有雪花飛舞,大地銀裝素裹,厚厚的積雪卻難擋母親回娘家的腳步。

那一年,年三十兒就飄起雪花。正月初二的早晨,沒腿兒深的雪地上已蜿蜒出不同方向的雪道,相鄰村莊的人們開始串親了,親戚相隔較遠要更早出發,那麼深的雪也真難為人了,飛雪剛把前人腳印抹平又被後人踩出。匆匆忙忙的行人行走在田間雪地中,手提圓圓的大紅布或花綠布包裹。漸近的村莊,裊裊炊煙,幾聲犬吠,一幅天然畫卷在眼前延伸,美不勝收

我們也匯入走親大軍中,紅包裹中午前也抬到了姥娘家。父母見到姥娘姥爺,送上禮物,道着祝福,磕頭拜年。慈祥的姥娘心庝地拍打我們身上的落雪。

姥娘把包裹打開,裡面有一個手工編制精美的草簍。母親叫它饃饃簍,是年下用來走親訪友的專用物件,可以傳借,用時多用大紅布或花綠布包裹,看着喜慶也攜帶方便。從我記事兒起,家裡每年走親戚都用它。它的大肚子裡一般裝滿雪白饅頭、年糕、豆包、糖包之類,是當時過年最好吃的食物。姥娘滿心歡喜地從裡面拿出幾樣,緊接着她又像變戲法兒一樣把自己早就準備好的一包包糖塊、瓜子、紅棗、花生,還有幾個大個兒核桃裝進去。那時候敲個核桃吃,能讓你滿嘴留香好半天

早早吃完姥娘準備的飯,雪還在下着。告別姥娘,一路冒雪重演着早上的情景,只是空氣中似乎又多了氤氳的酒香。

當我情不自禁地再次駐足觀看一路景色時,忽地閃念一想,那個站在雪地里發呆的自己,怕也已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了吧。真的好美。

好多年,大紅布包裹着的饃饃簍往返親里之間。可是,想不起什麼時候過年時這種串親的景象就不見了,真的不見了。

[1]

作者簡介

張友傑,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