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邁克爾先生(姚國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邁克爾先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邁克爾先生》中國當代作家姚國祿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邁克爾先生

邁克爾先生是我認識的一位外國朋友,十年前我和他相識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那時他是作為國際交流的大學生到我所在的大學學習的,雖然我們相處的時間不是很長,但這位法國里昂大學管理學院的洋學生還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想起來,仍覺得那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時光。

邁克爾從法國到上海時,正好是一個炎熱的夏天,那個夏天,上海出奇的奧熱,上午吃飯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的餐桌上多了一位陌生的面孔,因為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外國留學生也比較多,我們也沒在意。一會兒,我們的老闆劉昌勝教授走過來對我們說,這位新來的朋友,名字叫邁克爾,是法國里昂大學的學生,來我們學校實習的,以後我們就是同事了,大家對他要多多關照啊!說完,劉昌勝教授就離開了。記得當時邁克爾先生非常的羞澀,他低着頭,話語不是很多,但他還是用英語和我們交流,因為他知道,他說法語我們是聽不懂的,只有用英語我們才能溝通。吃過午飯,邁克爾先生從口袋裡掏出十元錢,說是中午的飯錢,我們一致婉拒,說,我們怎麼會收你的錢呢,以後再不要這樣了,他遲疑了一下,看上去還很不好意思,好像這是不應該的。因為有了新朋友邁克爾先生,那個午餐我們吃得非常的開心。

為了讓邁克爾先生儘快熟悉上海的環境,最初,他先是跟着我的同事,來自新疆柯爾克孜族的漂亮姑娘穆尼拉.穆巴拉克實習,穆尼拉對他非常的關照,天天領着他到上海市一些大醫院和科研單位,向他介紹中國的風土人情,邁克爾先生非常的高興,見人就豎大拇指,說,「miss mu ok!」那神情裡帶着滿足與欣慰。看到邁克爾先生那麼開心,我們心裡也非常的踏實。為此我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穆尼拉和她的洋弟子》,發表在當時的校報上,報紙出來以後,我拿出一張給他看,雖然他看不懂,但他還是對我深表謝意!他說我很喜歡和記者朋友打交道,在法國我也經常給報紙寫文章,聽他這樣一說,我有點遇到知音的感覺。

不久,我和邁克爾先生便熟悉了,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說,他的家鄉是在法國北部的一個小鎮,那裡種植了大量的葡萄樹,每年都會向世界各地出口,他們家裡就有一個農場,裡面種的全是葡萄,另外,家裡還開有一家葡萄酒廠,他說,你們如果到法國去,我就請你們到我家喝葡萄酒,吃法國燒烤。看着他一臉的真誠,我們相信這位法國小伙的話也是真誠的。

一次,他對我說,沒來中國之前,我一直對中國就很嚮往,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很值得我們法國學習,畢業以後,我很想到中國工作。在法國的時候,我總覺得中國是一個窮國,現在來到上海,我才感到過去對中國的認識是多麼的可笑。中國這些年發展的太快,上海有好些地方甚至超過我們法國的城市,真正的是國際大都市,中國很值得我們學習。我也向他解釋說,中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西部農村有好多地方還是很貧窮的,上海是中國比較發達的地區,不是中國的全貌,就像你們法國也有落後的地方,我們不能一概而論,邁克爾向我點點頭,連說,有道理,有道理。

因為中法兩國文化的差異,我們和邁克爾的生活習俗就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在吃飯時,他總是不習慣用筷子,而是喜歡用小勺子或小叉子,說是那樣吃飯方便。有一天晚上,我們幾個同事一起請他吃飯,有幾個菜他怎麼也不肯吃,一個是鹵豬蹄。一個是燒鳳爪,我們問他怎麼不喜歡吃,他說在他們法國飯店就不允許經營那些東西,豬下水全部都出口了,那都是垃圾食品,人怎麼可以吃呢?看來,我們兩國的飲食結構差別是很大的。

兩個月過後,邁克爾準備回國了,那晚,我們專門給他安排了一次歡送晚會,晚會上,邁克爾唱了幾首法國歌曲,我的兩位從日本美國留學回來的同事,分別用日語和英語唱了幾首日本和美國歌曲,邁克爾聽了非常的感動。他說,這次我到中國來,結識了那麼多的朋友,我非常的快樂,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席間,我們買了很多的糖果和瓜子,他指着瓜子說,我們不吃這個,在法國那都是餵鳥的。聽了他的話,我們也就沒有勉強他,但他還是對我們一再表示感謝。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十年過去了,十年來,雖然我們天各一方,但邁克爾先生的敦厚與沉穩卻留在我的記憶里。關山萬里隔不斷我們山遠水長的情誼,或許,有一天我們還會相見,那一定是我們共同的期待。[1]

作者簡介

姚國祿,男。媒體人,以文字書寫心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