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迎祥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迎祥鎮四川省隆昌市轄鎮,位於隆昌市西北部,距市區10公里,幅員面積55平方千米。全鎮轄25個行政村,291個社,1個居委會,11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9392人(2017)。全鎮耕地面積22991畝,人均占有耕地約0.6畝。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全鎮有三所初級中學、三所中心小學和六所村級小學,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穿鎮而過。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電力充足,通訊發達,經濟活躍。[1]

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經四川省政府批覆,撤銷迎祥鎮,將原迎祥鎮迎祥社區、高星社區、蘆稿村鋸子村武棚村關聖村、大碑村、清和村、楊家山村、長坡村、松杉村、龍溪村、高家村、新廟村、五靈村、飛蛾村、三會村、薄刀村、水竹村、華盛村、水龍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市鎮管轄,龍市鎮人民政府駐復生大道東段205號。將原迎祥鎮高廟村、涼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界市鎮管轄,界市鎮人民政府駐界新北路59號。將原迎祥鎮黃桷村、石塘村、廣付村、金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普潤鎮管轄,普潤鎮人民政府駐外街北段891號。

發展

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全鎮有骨幹企業中川絲廠、東寶絲廠。招商引資源態勢良好,引進化工廠一個,引進鎮外資2000餘萬元搞房地產和農業結構調整。新建農貿市面上場3個,連通了界市至迎祥、高廟至永東鄉公路,村村通公路,部份村實現了社社通。

農業

一九九八年以來,迎祥鎮全面實施了「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科教興鎮」戰略,狠抓了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民營經濟、招商引資等四項工作,推動了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快速推進,已初步建成了「蠶桑、水果、蔬菜、水禽水產」四大產業。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全鎮有骨幹企業中川絲廠、東寶絲廠。招商引資態勢良好,引進化工廠一個,引進鎮外資金2000餘萬元搞房地產和農業結構調整。

小城鎮建設進展順利,基本完成舊城改造,啟動了新區建設,集鎮規模達到1.2平方公里,區內水電、通訊、市場、學校、醫院、文化娛樂等設施齊全。新建農貿市場3個,建成新廟、高廟(涼山)中心村,啟動水竹居民點建設,推動了城鎮化進程。公路建設勢頭強勁,全面硬化公路40餘公里,連通了界市至迎祥,高廟至永東鄉公路,村村皆通公路,部分村實現社社通。[2]

經濟

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926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8197萬元,農業總產值7544萬元,財政收入1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當前,鎮黨委政府正在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認真實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突破工業、提升農業、建成城鎮、優化環境」四件大事,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戰略,推進鎮域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要按照「挑戰傳統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的思想,積極實施「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與內江福潤公司、禾嘉集團、隆昌佳宴公司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做大做強「蠶桑、水果、蔬菜、水禽水產」四大產業。工業化,要堅持「大小並舉」原則,按照「抓發動興個體、抓擴張扶骨幹、抓招商引鳳凰」的思路,宣傳發動力爭新增100戶個體工商戶,扶持擴張把中川絲廠建成規模企業,招商引進1戶企業。鄉鎮企業年均增長10%以上,工業對GDP的貢獻大幅提高。城鎮化,經以城鎮為中心,突出中心村建設,着力做好經營城鎮這篇文章。

小集鎮要繼續抓好道路、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和增強城鎮的總體功能;同時,要加強城鎮管理,搞好綠化、淨化、亮化,堅決治理「髒、亂、差」,塑造整潔、優美的文明集鎮新形象。中心村,要進一步落實好配套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村民到中心村建房、經商,努力把中心村建成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文明新村。通過建設城鎮和中心村,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快城鎮化進程。鎮黨委政府表示,要繼續實施更加開放、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來鎮發展,推動經濟和社會事業實現新的騰飛。[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