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運河岸邊行歌聲(丁文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運河岸邊行歌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運河岸邊行歌聲》中國當代作家丁文書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運河岸邊行歌聲

準確說,應該是京杭大運河淮安區段的部分流域。

初識大運河那是二十八年前的事了。1994年,我和夫人準備成家前,新房一直沒有着落。無計可施、焦頭爛額之際找到了時任縣交通局人秘股長的亦文大哥。那天下午到了大哥家,知道來意後他眉頭緊鎖,過了好一會兒,大哥撥通了一個電話。對方愣了片刻:「嗯……空房有是有,但在運河邊上,你們可以去看一看!」雖然剛進三月,但因路途較遠,我還是能感覺厚重的棉衣里有股股熱氣向外噴涌。到了大運河東堤向北又騎行了六七百米,終於見到一長排平房。平房建在岸灘上,許多木質窗戶已經散架、不規則地斜掛着,房前屋後長滿了高大枯黃的茅草。「回吧!」大哥低聲說。春風和煦,大運河略顯渾濁的波浪擁擠着向前奔去。石子路面坑窪不平,迎面開來一輛代充液化氣的三輪卡車,我和大哥趕忙捂住口鼻,停下自行車讓到路邊的草地上。

時間不長,老家查姓大哥住到了和運河一堤之隔的單位宿舍,我因種種原因到他家去過幾次。其間,草木綠了又黃、黃了又綠,不變的是那經年微黃的運河水,偶爾被河水衝上岸灘的破鞋爛襪,碰巧還能看到一兩隻小貓小狗的屍體。

歲月的腳步匆匆忙忙走進2022年。在充分調研大運河地域人文特徵的基礎上,淮安市人民政府圍繞「文興,水清,岸綠,葉盛,人和」的思路,加強市縣聯動,用大手筆在全市域範圍內描繪大運河沿線的美好藍圖。又聞大運河風光帶已率先建成,我欣喜不已,虎年正月初五的下午,我懷揣期待與忐忑,陪着夫人,驅車直奔京杭大運河的方向。

到了運河東堤,右拐是蘇鹽井神的廠區,左轉的路被藍色鐵皮擋住,無奈之下,只好把車停放在路邊的車位上,繞過鐵皮上了大堤。眼前豁然開朗,雙向四車道的濱河大道彎曲着伸向前方。大堤東側,大運河百里畫廊——運西支渠水環境整治工程正在進行。我和夫人下了西側斜坡,沿着健身步道向南漫步。

那是什麼?循着夫人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個底座足有兩人多高的雕塑,碩大的黑色鐵錨斜插在底座上,底座兩側的紅色大理石貼面上清晰地書寫着「淮安區交通港務處碼頭舊址」。這就是港務處碼頭舊址?烈日曝曬下、淒風冷雨中,碼頭工人們就是在這兒肩挑背扛鹽巴、糧食、黃沙、石子的嗎?望着這一尊黑鐵鑄件,我不由得對那些普普通通的碼頭工人們平添了許多敬意。

經過舟陸廣場,順着彎曲的木棧道走進踏浪亭,這兒可是最佳觀景處了。背靠竹林,放眼南北,一艘艘貨運船隻在匆忙趕路,激起的波浪一道道湧向岸邊。夕陽斜掛,一束束蘆葦在輕輕搖曳。閉上眼睛,任涼風拂面,聽河水低吟,怎一個「爽」字所能形容得了的呢?

橫跨運河的黃碼大橋就在前面,我和夫人疾步向前趕去。昔日擁堵不堪的橋面已改造成雙向六車道的交通樞紐。更令人稱道的是設計者們匠心獨運,利用橋下岸灘建成了可供上百人鍛煉的體育廣場。為了安全起見,廣場周圍安裝了數米高的鐵絲網。因是春節期間,籃球場內只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在打球,旁邊十多副健身器材旁也只有一兩個老人在活動筋骨。一路之隔是兒童遊樂場地,四根橋柱上巨幅介紹着四大名著的名稱、主要情節,人物肖像更是惟妙惟肖。活動器材悠閒地靜默着,但我分明聽到許多悅耳的歡笑聲在空中迴響。

出了體育廣場繼續前行七八百米,好幾隻「巨無霸」停靠在運河岸邊。一個船民手提方便袋順着懸梯走了下來,我迎上前去:「師傅,你這是幹什麼去啊?」「嘍,倒垃圾啊!」他揚了揚手中的袋子。我環顧四周,曾經的「荒山野嶺」已經成了淮安船舶錨地。岸邊建有供水、供電、污染物回收等多項配套設施。這時,幾輛電動車從遠處歡呼而來,車簍里裝滿了各式各樣的蔬菜和肉類。兩三隻寵物犬迅疾從船上跳了下來,雀躍着迎上前去。

夕陽留戀地凝望着大地,橘紅色的光柱在河水中輕漾。我們上了馬路往回走,「老四,走,到我家坐坐去!」原來碰到了住在不遠處的查大嫂。「大嫂,你們現在的居住環境可真是今非昔比啊!」「可不是嗎?以前和你大哥吃完晚飯只能在家呆着,現在每天都要走上好幾里路呢!」告別大嫂後我們繼續北行,眼前的運河岸灘微綠、淡黃、棕紅、深褐相間,樹木或高或低,有藍有紅的健身步道穿梭其中,加上那一條明如白帶的運河水,不就是一幅天然的多彩丹青嗎?遠處,蘇鹽井神的兩個大煙囪長長地喘着粗氣,淡淡的青煙慢慢散開,輕輕融入雲際。是啊,這麼好的環境,誰不願意多走上幾里路呢?看着日新月異的運河風貌我不禁由衷感嘆起來。[1]

作者簡介

丁文書,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