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出自五代李煜的《憶江南·多少恨[1]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目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多少遺恨呀,都在昨夜的夢魂中。夢中好像我還是故國君主,常在上苑遊樂,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花好月圓春風醉人。

注釋

望江南:《全唐詩》、《詞譜》等均作《憶江南》。

夢魂:古人認為在睡夢中人的靈魂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還似:一作「還是」。上苑:封建時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車如流水馬如龍:意思是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形容車馬絡繹不絕,十分繁華熱鬧。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花月正春風,意思是形容春天鮮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風微拂的情景,描繪春光的明媚。

賞析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後創作的一首記夢詞。詞人以詞調名本意回憶江南舊遊,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後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表達對故國繁華的追戀,抒發亡國之痛。全詞語白意真,直敘深情,一氣呵成,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2]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開頭兩句是說,我有多少的恨,昨夜夢中的景象。

開頭陡起,小詞中罕見。所恨的當然不是「昨夜夢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這場夢的本身。夢中的情事固然是他時時眷戀着的,但夢醒後所面對的殘酷現實卻使他倍感難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夢來了。兩句似直且顯,其中卻縈紆沉鬱,有迴腸盪氣之致。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這三句是說,還像以前我還是故國君主時 ,常在上苑遊玩,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正是景色優美的春天,還吹着融融的春風。

後三句均寫夢境。「還似」二字領起,直貫到底。往日繁華生活內容紛繁,而記憶中最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游上苑」。「上苑」,皇帝的園林。在無數次的上苑之游中,印象最深的熱鬧繁華景象則是「車如流水馬如龍」。後一句語本《後漢書·馬皇后紀》:「車如流水,馬如游龍。」用在這裡,極為貼切。它出色的渲染了上苑車馬的喧闐和遊人的興會。緊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滿讚嘆情味的結尾「花月正春風」的季節。上苑遊樂當然不一定都在「花月正春風」的季節,但春天遊人最盛,當是事實。這五個字,點明了游賞的時間和觀賞的對象,渲染出熱鬧繁華的氣氛;還具有某種象徵的意味——象徵着在他生活中最美好、最無憂無慮、春風得意的時刻。「花月」與「春風」之間用一「正」字勾連,景之穠麗,情之濃烈,一齊呈現。這一句將夢遊之樂推向最高潮。

從表面看(特別是單看後三句),似乎這首詞所寫的就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實際上作者要表達的倒是另外一面——今日處境的無限淒涼。但作者卻只在開頭用了「多少恨」三字虛點,通篇不對當前的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這場繁華生活的夢境進行有力的反托。正因為「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景象在他的生活中已經不可再現,所以夢境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後的悲哀越是濃重;對舊日的繁華眷戀越深,今日處境的淒涼越不難想見。由於詞人是在夢醒後回想繁華舊夢,所以夢境中的「花月正春風」的淋漓興會反而更觸動了他囚徒般歲月的悲慨。這是一種「正面不寫寫反面」的藝術手法的成功運用。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公元975年(宋開寶八年)李煜亡國入宋之後。降宋後,他由凌駕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淪落為任人凌辱的階下囚,經歷了千古人生的大喜大悲,悔恨長伴,追憶不斷,這首詞就是為表達他對現實處境的無限淒涼之情而創作的。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