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連江縣 (福州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連江縣是福州市下轄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台灣、馬祖列島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南扼閩江入海口,北控閩浙通道,連江南部琯頭重鎮與琅岐島隔江相望,西部與福州市馬尾區長安村毗連,是閩江口金三角(福州市區、連江縣、長樂縣)的北翼。連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溫和,物產豐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閩江從福州到琯頭出口處,有長門與琅岐金牌兩山夾峙,最窄處僅500米左右。出口外是南龜島北龜島兩島,素稱「雙龜鎖口」;雙龜外更有壺江島、川石島、粗蘆島、五虎礁(史稱「五虎守門」)等橫列海口。[1]

建置沿革

據現代考古發現,連江至少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遠古時代屬揚州的區域,夏至周代為"七閩"地。到春秋戰國時代,與福建毗鄰的于越(或稱"於越",在今浙江省境域)被楚國吞併,大批居民紛紛向福建遷移,逐漸融合成閩越族,建立了閩越國,連江屬閩越國轄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閩越國,連江隸屬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閩越首領無諸等幫助漢王劉邦反秦滅楚有功,漢封無諸為閩越王,連江歸他管轄。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滅閩越國,讓百姓遷移到江淮一帶,連江改屬會稽郡(郡治在今蘇州)管轄。到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閩越遺民返遷,自立冶縣(在今福州)--這是福建最早置縣,連江屬它管轄。

西晉泰始年間(265-274年),在伏沙(今敖江鎮白沙村)設置溫麻鎮,建有鎮帥豎旗處和石塔等,後來毀壞無存。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連江建縣,稱為溫麻縣,隸屬晉安郡(郡治在今福州),直到隋大業二年(606年)隸屬都沒有變化。

隋大業三年(607年),大量裁減郡縣,溫麻縣併入原豐縣(治所福州,後改稱閩縣)。但只過了16年,在唐武德六年(623年)又從閩縣析出,重置溫麻縣,同年改名連江縣,"以縣治連接江水故名"(宋《三山志》)。

唐天寶元年(742年),縣衙所在地從伏沙遷移到今址,因地形似展翅鳳凰,又名鳳城。

從唐武德六年到清代末年,經歷1289年,連江縣都隸屬福州。

1912年廢府設道,連江屬東路道(後改閩海道)。1925年,道廢,連江為福建省直轄縣。1933年11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特別市,連江隸屬閩海省。翌年1月事變失敗,連江再度成為省直轄縣。1934年7月,福建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連江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7年,福建劃為7個督察區,連江第三次成為省直轄縣。

1949年8月,福州、連江解放後,連江縣隸屬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改名閩侯專員公署)。1956年6月,閩侯專署撤銷,連江第一次改屬福安專署。1959年8月,恢復閩侯專署,連江又歸它管轄。1961年11月,連江劃歸福州市。1963年8月,再劃屬閩侯專署。1970年7月,第二次劃屬福安專署(翌年遷址改名寧德地區)。1983年7月,連江重歸福州市管轄至今。

自然地理

連江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台灣、馬祖列島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南扼閩江入海口。

北控閩浙通道,區位條件十分突出。連江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古閩越先民即在此拓土生息,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縣,距今有1720多年歷史,為福建最早設置的5個縣份之一,始稱「溫麻縣」,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稱連江。因縣域形似展翅鳳凰得名「鳳城」,雅稱「閩都金鳳」,寓意吉祥。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溫和,物產豐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如今,連江全縣總面積有42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有3112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168平方公里(包括待統一的馬祖列島),轄22個鄉鎮270個村居,人口約62萬。境內有「三灣(羅源灣、黃岐灣、定海灣)、三口(可門口、閩江口、敖江口)、五條通道(瀋海高速公路、 104 國道、溫福鐵路、福州繞城高速公路和201省道)」,發展條件十分優越。

連江是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縣份之一,

地處台灣海峽西岸經濟區前沿,省會城市「半小時經濟圈」內,是福建省乃至東南沿海的一個大通道。與台灣、馬祖列島一衣帶水,最近處僅距馬祖列島8千米,黃岐半島設有台輪停泊點和對台貿易點,是未來海峽兩岸實現「三通」的先行區。

連江交通便捷,104國道、201省道和溫福鐵路貫穿全境,瀋海高速公路和福州繞城高速公路在縣內設有多個互通口,以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快速幹道為主體的快捷、高效、安全的綜合交通體系正在成形。目前到福州國際機場僅30多分鐘車程,距馬尾港29公里、可門港25公里,距長江三角洲5個小時車程,距珠江三角洲7個小時車程。

連江縣兼得河口港與海港之利,目前可重點開發利用的有閩江口的粗蘆島河口港和可門深水海港。粗蘆島位於閩江口南岸入海處,可利用岸線6公里,規劃布置第三代集裝箱泊位9個、5萬噸級散雜貨泊位4個,是福州馬尾港向閩江口拓展的理想選擇地。位於羅源灣南岸的可門港,擁有180平方公里的廣闊水域,縱深達25公里。岸線順直且深水區靠近岸邊,可供開發建設的岸線長約30公里,10米以上天然深水岸線約11公里,可以建設1~30萬噸級的集裝箱、煤炭、油品、礦石及其他通用深水泊位碼頭39個,被港口專家視為少有的黃金岸線。其後方4萬畝多的大官坂墾區及廣闊的馬透平原具備承接石油、化工、鋼鐵、電力等大型臨海工業和物流企業的天然優勢,是福建省未來發展大型臨港工業的首選地。目前,先期落地的中國華電可門火電廠5萬噸煤碼頭和1萬噸重件碼頭已經建投運,另外華電儲運等7個5萬噸以上碼頭陸續開工建設。

連江縣介於北緯26°07′-26°27′,東經119°17′-120°31′之間。東北與東南臨海;極東為東引島,距縣陸地最近點42公里;東南為馬祖列島,距大陸最近點9.25公里;北與西北同羅源縣毗連;西與西南同福州市晉安區緊鄰;南隔閩江與琅岐島相望;極南為壺江島。全縣總面積4280.15平方公里(包括待統一的馬祖列島)。其中陸地東西長67.8公里,南北寬36.5公里,面積1168.1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112.02平方公里。

連江縣地處東海之濱,縣城離福建省會福州僅50公里。

連江南部琯頭重鎮與琅岐島隔江相望,西部與福州市馬尾區長安村毗連,是閩江口金三角(福州市區、連江縣、長樂縣)的北翼。

閩江從福州到琯頭出口處,有長門與琅岐金牌兩山夾峙,最窄處僅500米左右。出口外是南龜島、北龜島兩島,素稱「雙龜鎖口」;雙龜外更有壺江島、川石島、粗蘆島、五虎礁(史稱「五虎守門」)等橫列海口。東北部黃岐半島猶如一隻巨臂,橫亘羅源灣、東衝口南部;出海後又有馬祖列島、東引島、白犬列島等數十個島礁棋布,雄峙海中,與黃岐半島一水相連。因此,連江既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抵禦外敵海寇侵擾的前哨陣地,也是海洋文化發展的黃金區域,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被稱為「省垣海上門戶、閩浙陸上咽喉」。

改革開放後,隨着台海兩岸關係逐漸緩和,連江地理區位優勢才得以日益發揮,迎來了有史以來最旺盛的發展時期。連江正成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投資熱土、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陣地。

基礎設施

物流方面,連江縣整體現代物流業發展態勢良好,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港口、航運企業參與區域物流建設。目前有省能源集團可門物流公司、印尼三林集團投資的福能萬業物流、新加坡普洛斯工業物流、正祥國際物流等企業入駐,極大提升我縣乃至福州外港的吞吐量和港區倉儲、海運物流運輸能力。

供水方面,全省第六大江敖江貫穿全境。從塘坂可門港引水工程日供水30萬噸,一期按15萬噸規模已先行建設,5萬噸水量已達縣城。

供電方面,擁有55萬伏變電站1座,22萬伏變電站2座,11萬伏變電站10座,35千伏變電站5座。總投資320億元裝機容量1040萬千瓦的可門火電廠,目前已有四台共24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機組發電併網,為連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電力能源。

通訊方面,城鄉通信網絡完備,通訊便捷發達,程控電話容量168萬門,移動通訊網覆蓋面達100%。

行政區劃

連江縣唐以前行政區劃已無從稽考。唐代為上縣(唐代縣的等級分為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設5個鄉:寧善、永福、太平、名聞、五賢,計轄20個裡。

宋代,連江為望縣。設7個鄉,轄24個裡。增加2個鄉為:寧善鄉分為東、西寧善2個鄉,永福鄉分為永福和南永福2個鄉。

元代,東、西寧善2個鄉又合併為一,南永福鄉改為永福鄉,原永福鄉分為4個都,全縣仍設5個鄉,轄21個裡、4個都。

明清沿襲舊制,只個別調整。至清末,全縣仍設5個鄉,轄20個裡、4個都,里、都之下共設42個圖,計有500多個自然村落。

民國初沿襲清制。1929年,全縣設8個區,轄149個鄉(附鄉396個)。1935年推行保甲制度,全縣設3個區署,轄55個聯保(後調整為40個)、487個保、4891個甲。1940年,聯保改為鄉鎮公所,全縣設31個鄉鎮、290個保、2951個甲。1941年4月,連江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因縣財政拮据,逐漸撤銷區署。鄉鎮縮編至15個(竿塘鄉、西洋鄉淪陷未編)。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重新編查,增設荻壺鄉、竿塘鄉、西洋鄉3個鄉,全縣計18個鄉、177個保、2252個甲。到1949年8月連江解放時,全縣設18個鄉鎮、178個保、2226個甲。

新中國成立後,連江始設6個區,基層保甲暫時不動。1950年,開始基層民主建政,至1952年結束,全縣設10個區、123個鄉鎮。1956年,擴大區鄉規模,設5個區、69個鄉鎮;1958年,鄉鎮數增加到74個。當年9月,除南竿、北竿、東引3個保留鄉建制暫寄筱埕、黃岐外,其餘71個鄉先合併為17個鄉鎮,然後成立17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取消區、鄉建制。公社下轄生產大隊115個、生產小隊461個。此後,社、隊規模頻繁調整。至1983年,全縣計設18個公社、254個生產大隊、3532個生產小隊。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體制,相繼建立18個鄉鎮人民政府,原農村生產大隊一律改建為村民委員會,城鎮街道改建為居民委員會。此後鄉鎮村建制基本穩定,略有變動。至2005年底,全縣除馬祖列島尚待統一外,共設22個鄉鎮、269個村(居)民委員會。鄉鎮分別為:鳳城鎮、敖江鎮江南鄉、東湖鎮、浦口鎮、東岱鎮、曉澳鎮琯頭鎮潘渡鄉、小滄畲族鄉、丹陽鎮、蓼沿鄉長龍鎮透堡鎮馬鼻鎮官坂鎮坑園鎮、下宮鄉、筱埕鎮、安凱鄉、黃岐鎮、苔菉鎮[2]

經濟發展

連江海岸線長,島嶼海灣多,因此港口眾多。宋元時期,定海灣就是境內出口的口岸,到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琯頭已成為重要商港。現有1個國家級漁港(黃岐漁港)、2個二級漁港、9個三級漁港、10多個天然漁港;擁有華電可門火電廠5萬噸煤碼頭和1萬噸重件碼頭、官頭3000噸對台貿易碼頭、官頭3000噸油庫碼頭、黃岐1000噸對台貿易碼頭等。

該縣水上運輸業歷史悠久,特別是海洋運輸業近年來得到蓬勃發展,海運企業已從內河闖出大海,從木帆船、機帆船向鋼質巨輪發展,從國內延伸至國外。目前,共有海上運輸企業11家,從業人員2000多名,沿海運輸船舶158艘、總噸位約93萬噸(本縣註冊約38萬噸),年海運貨運量達1200萬噸。其中,福建冠海海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海上運輸企業,固定資產10多億元,擁有好望角型、巴拿馬型、靈便型散裝船以及支線集裝箱船等在內的各類船舶16艘,總載重噸位76萬多噸,在中國航運業企業總運力規模和自有船隊規模排名第八位,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從事國際、國內沿海、港澳台航線運輸的專業化航運企業。

目前,我縣海運業經營航線主要為: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珠江水系普通貨物成品油、化學品運輸;國內沿海集裝箱班輪運輸;港澳航線。

連江縣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全縣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長238公里,大小島嶼222個,水產總量連續多年名列全省第一、縣級全國第二。全縣共有漁業鄉鎮13個,漁業村105個,漁業人口19.13萬人。淺海面積27672公頃(41.5萬畝),灘涂面積約11710公頃(17.5萬畝)。2010年水產品產量67.52萬噸,比增5.47%;產值99.98億元,比增5.12%(其中海洋捕撈28.5萬噸,比增3.64%,海水養殖38.26萬噸,比增6.93%,淡水0.75萬噸,增長1.8%)。全縣完成水產品加工量達37.2萬噸,比增6.9%,產值32.86億元,比增11.8%。

連江縣是個地熱資源十分豐富的縣份,溫泉主要分布在潘渡鄉貴安村和敖江鎮岱雲村。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1057年(宋嘉祐二年),連江就已開發利用溫泉。近年來,隨着連江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地熱資源的利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價值也備受關注。

201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02.54億元,比改革開放的1978年增長252.2倍;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由1978年的594萬元增加到37.88億元,增長637.71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03元增加到277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08元增加到11611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7.26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75.1倍。

2014年全縣生產總值337.1億元,比增8.3%;工業總產值482.0億元,比增1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7.0億元,比增16.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8.9億元,比增6.5%;財政總收入46.3億元,比增2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3.5億元,比增17.1%;固定資產投資422.1億元,比增2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8億元,比增17.6%;實際利用外資9200萬美元,比增7.3%;出口總額3.95億美元,比增11.3%。[3]

旅遊景區

連江風光旖旎,古蹟繁多。這裡有秀麗的青芝山、覆釜山、寶華山,還有迷人的文筆春煙、玉山聽泉、雲居觀日。斑駁的長門古炮台令人浮想聯翩,雄奇的五虎礁讓人稱奇叫絕,美麗的粗蘆島令你心馳神往。驅車前往多姿多彩的黃岐半島,到定海灣觀看古城堡、烽火台、古沉船遺址,去黃岐灣欣賞望鄉亭、龜蛙接吻、盤蛇吞蛙。還可以登上馬祖列島,觀賞牛角崢嶸、獅嶺遠眺、山壠映月等十大景觀。從古代研磨石器到製作陶瓷器皿,從修建寺塔到修橋鋪路……到處閃爍着人類的智慧結晶。

疊古代窯址

窯址,是製作陶、瓷器皿的生產場地。連江早在南朝至宋代就開始發展陶瓷生產,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宋、元、明、清時代就已馳名中外,是福建省四大窯系之一。連江生產的陶瓷遠銷東南亞十幾個國家,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還珍藏連江浦口龍窯生產的青瓷、白瓷和黑釉精品。

全縣各地較出名的有江南鄉的魁岐、己古窯址,官坂的塘里窯址,長龍鎮的真茹窯址,透堡鎮的館讀窯址和浦口鎮的浦口窯址。規模比較大的為魁岐村南山窯址,分布五個山丘,範圍4000多平方米,陶瓷場地堆積層厚度達3米。從該窯址採集到的瓷器有碗、碟、盞、瓶、罐等生活器皿以及支圈、匣缽、墊座等窯具。陶瓷紋飾有印花紋、凹弦紋、篾紋以及卷草花卉等形狀。釉色有青黃、青綠兩種,經鑑定為南宋至元代時期窯址。

浦口窯址,以龍窯(龍窯:磚砌窯灶,窯長3050米不等,窯首設灶口,窯尾設煙囪,窯中疊放坯具,形似長蛇,古名龍窯。)為主,共有36個窯,號稱"三十六"龍窯而聞名,分布浦口鎮公路兩側十幾個山丘和現中學所在地,範圍1平方多公里,是連江古代瓷器生產窯數最多、規模最大、花色品種最多樣的窯址。生產的陶瓷有黑釉、灰白、青花等,兼以生產彩色瓷,工藝、風格獨特,花色品種不斷更新,器皿製作形式多樣化,除碗、杯、碟、盞外,還生產工藝要求較高的長頸瓶、圓唇撤口瓶、鼓腹瓶等數十種花瓶產品,窯窯各具一格。經鑑定為南宋至明代時期的古窯址。浦口窯址和魁岐窯址,同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和澳大利亞專家在定海灣聯合進行水下考古,挖掘出土數千件陶瓷器,澳專家還實地考察了浦口龍窯,經分析、考證大部分是浦口龍窯生產的。

出土文物

連江歷史悠久,文物蘊藏量極為豐富。20世紀50至60年代開始徵集和發掘部分文物。70年代後開始有組織地進行徵集和發掘工作,至2005年連江博物館珍藏文物達4000多件,其中國家二、三級文物達2000多件,位列福州市五區八縣之首位。

文物品種有石器、陶器、瓷器、金屬器、玉器、木雕、石刻、文具、貨幣、布帛、磚瓦、族譜、拓片等類別。大部分文物是從民間、寺廟、古墓葬、建築工地、水下沉船遺址等徵集或挖掘而來。

1993年3月鳳城鎮玉山挖掘1座宋代古墓,出土鐵牛、石硯、石俑等文物97件。1997年6月縣文物部門配合北京故宮博物院古陶瓷專家馮銘生對浦口宋代古陶瓷窯址進行考察、鑑定,採集100多件古陶瓷標本。1981年5月鳳城北門群眾建房挖基時發現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連江鑄造鐵炮2尊。同年8月,東湖鎮東塘村在荒廢已久的何姓花園裡挖掘出一壇古錢幣,重達150公斤,其中有30多件宋代古錢幣,系珍貴文物。1987年定海小學少先隊員,先後捐獻出宋至清代陶瓷文物800多件,學校設立文物展覽室,作為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8年縣文化館配合福州市文管會,在筱埕鎮大埕口村發掘晉代古墓葬3座,徵集出土文物21件,其中陶瓷"雞首壺"屬罕見的文物珍品。

1990年在定海村徵集"國姓府"(即明朝皇帝賜鄭成功朱姓,故鄭成功以"國姓"為標誌,如"國姓府"、"國姓船"、"國姓壺"等等。)銅銃1件,經鑑定系民族英雄鄭成功水師船所使用的小型火炮。現珍藏在連江縣博物館,其複製品在廈門市鄭成功紀念館展出。

摩崖碑刻

連江山多,石多。一些著名的風景區,如青芝山、寶華山、雲居山以及山區海島那些裸露的奇岩怪石,往往引起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他們詩興大發之時,題詩作賦,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摩崖題刻。據舊版《連江縣誌》記載自宋代至清代題刻就有51幅,未記載的明代至清代以及琯頭青芝山景區題刻近20幅。目前全縣發現的摩崖題刻已超出140幅。

名山古剎

該縣有名山16座,古剎148座,千姿萬態,各有千秋。有的藏於深山,有的隱於翠谷,有的巧構於危岩之畔,有的屹立於奇峰之巔,有的與岩洞相通。古剎因名山而增姿,名山因古剎而煥彩;古剎因名山而益神,名山因古剎而添奇。

敖江

敖江,為福建省獨流入海的第六大河流,幹流全長137公里,其中連江境內流程63公里,自小滄流經縣城,到東岱注入東海。沿岸層巒疊嶂,風光秀美,名勝古蹟眾多。尤其"敖江十二景",自古盛傳不衰,並留下不少歷代名人題詠墨寶。雖然有的景觀已隨地貌和人文演變而變遷,但多數景觀仍令人心馳神往,產生尋幽探勝之念。

閩江口

素有福建門戶之稱的閩江口,沿線兩岸山峰連綿,山勢奇絕,重巒疊嶂,各顯其姿。沿江可以飽覽長門要塞古炮台遺址、雙龜鎖口、川石島、壺江島、五虎守門等諸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黃岐半島

多姿多彩的黃岐半島,有着著名的定海灣和黃岐灣。由於面對馬祖列島,地理位置獨特。明代全國建12座城堡,黃岐半島占7座。這裡不僅是天然漁場,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軍事要地。

如果從高空俯視,狹長的半島仿佛一條粗壯的手臂,與羅源縣鑒江半島合抱羅源灣。雄偉的半島如同一條游弋東海的蛟龍,北茭鼻即龍鼻,突出部黃岐鎮和定海村是兩隻龍爪,周圍上百個島嶼礁石猶如顆顆龍珠。

馬祖列島

馬祖列島是該縣最大的島嶼,由高登、北竿、南竿等28個大小島嶼組成,以最大島嶼馬祖得名。在該縣東部海域中,與黃岐半島遙遙相望,從東北向西南略呈斜形。其中高登島離大陸( 黃岐島)最近,僅5海里。[4]

民俗風情

連江的風俗人情淳厚樸素,獨具特色。傳承文明的節日習俗、地域濃郁的生活習俗、源遠流長的生產習俗、獨具色彩的人生習俗以及會聚人文底蘊的交際習俗,共同構成了連江風俗人情的基本內容。

美食小吃

連江縣風味小吃豐富多彩。

主要有魚丸、扁肉(餛飩)、肉燕、肉麵、拌麵、牛雜、滷味、油餅、馬蛋、蠣餅、鍋邊糊、炸芋糅、春卷、煎包等上百種。連江魚丸、魚面,歷來名聞遐邇,享譽海內外。魚丸以新鮮魚剁碎拌薯粉為殼,以瘦肉等為餡,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狀,富有彈性,香脆可口,暢銷福州及各縣。80年代後在上海成為搶手貨,風靡外灘。魚面,以新鮮魚剁碎攪拌薯粉手工製作而成,鬆軟香脆,是酒席宴會常用佳肴。80年代後,流行藥膳小吃,在禽畜肉類或魚類中加枸杞、當歸和桂圓等補品或中藥燉煮,頗受歡迎。

節日習俗

新春佳節

新春佳節是境內最大的傳統節日。通常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灶」開始,節日氣氛漸濃,至「除夕」大團圓之夜進入高潮,正月初一後為休閒娛樂時間,到正月十五日鬧「元宵」止春節結束。

祭灶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民間傳說灶君是一家主宰,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天向玉皇稟奏一家善惡,因此二十四晚應備餅、果餞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說好話,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後。春節氣氛逐漸濃烈。家家戶戶開始備年貨、蒸年糕、貼春聯,送舊迎新。舊俗女婿在此期間多向岳父母送年貨,俗稱「分年」。出外務工從商的人也陸續回家過年。

除 夕

連俗除夕分「小同歲」和「大同歲」。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為二十八日)為「小同歲」,民間傳說主要敬祀臨水夫人。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為二十九日)為「大同歲」,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餚最豐盛的一天。其中魚(與余諧音)、蛋(俗稱「太平」)和年糕(與高諧音)三碗必不可少,寓意「富足有餘」、「歲歲太平」、「年年高升」。燒供後,合家團聚歡宴,享天倫之樂。長輩亦於此時給兒孫「壓歲錢」,有的成年晚輩也給長輩拜年錢。晚餐後家家都要蒸「隔年飯」。儲滿水,備辦凌晨供奉天地的素菜及翌晨素食早餐(因正月初一不能操刀)。然後按各自興趣進行各種娛樂活動。舊俗還有「燒火炮」之舉,民謠有「鄭堂燒火炮,除死沒大災」之說,後已革除。改革開放後,多一家圍坐一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

春 節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為我縣民眾最隆重的節日。從農曆臘月初三開始,家家戶戶都陸續進行洗刷除塵,俗稱「筅堂」,把室內外及家具洗刷得千乾淨淨,迎接佳節。正月初一零點起,燃放鞭炮,開大門,俗謂「開城門」,表示新的一年開始。各家正廳擺放香案。供以「歲飯甑」、「筐斗」、酒、果、茶等。早起先吃料(意為時運好),早餐多數吃素,或全日吃素。也有吃壽麵、年糕(意納福添壽)。

晚吃大米乾飯和豐盛酒肴。商店、作坊初一起停業3天,連俗初一忌操刀、掃地、倒水、討債和登門訪友、探親。凡事找好兆頭,講吉利話,一般互不串門。60年代起,除討債外諸禁忌逐漸淡化。機關單位多在初一開茶話會、團拜會等活動,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門拜親訪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煙等招待客人,或煮料為點心。長輩並給兒童「壓歲錢」。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兒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遊樂活動或訪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發財」等。初五早謂「接神早」,各家於早上即點香放炮喜迎「財神」。並於晚上再一次點香放炮。

連江城關,還有「供過良辰」習慣。每年農曆正月初十夜,江南村潭下、東南街梯雲宮(原址建國路中段)、東北街興賢宮(原址816東路東段)等處,門前都掛有大紅燈。上書「供過良辰」四大字,下面燃燒柴塔,燒到灰盡,附近居民都揀一塊木炭回去留念。據民國版《連江縣誌》載,此舉相傳系元大帥按戢閩中,連江是日納款,以供其過,後沿為俗。民國後期已淡化,新中國成立後無此俗。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據民國版《連江縣誌》載,上元張燈自十四至十八日,明知縣錢九思又增十九、二十兩日,是我縣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從正月初七、八即開始送燈,十六歲以下兒童所玩花燈由母舅贈送。娘家要給新嫁女第一年送「觀音送子」燈,次年送「蓮盆燈」,第三年送「吉燈」。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為「上燈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鬧元宵」。是時。街坊、商店、民居、廟宇普遍張燈結彩,慶賀節日。部分鄉村在這一日還成群結隊到新婚家庭「看新人」。有舞龍、舞獅習慣的地方。龍、獅隊沿街歡舞,沿途商店、居民各自用鞭炮迎接,男女老幼紛紛上街觀賞,熱鬧非凡,一派昇平景象。有些鄉村常借元宵佳節之際,搞抬佛游神活動,俗稱「出遊」,各家都要出資獻物,連日累夜,勞民傷財。新中國成立後,各級人民政府倡導開展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有領導、有組織地開展舞龍燈、舞獅、文藝踩街、誦詩、猜謎或球類競賽等活動,節日內容豐富。

拗九節

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紅糖、米時、甘薯、花生仁、豆、紅棗、桂圓乾、葡萄千9種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饋送長輩親戚,故又名「孝順粥」。家中如有年齡逢九者(逢年代末的九為明九,年齡能被九整除的為暗九),就向不同姓九家各乞一湯匙「拗九粥」,食以過九,解放後已少見。但親戚中還有送九之俗。相逢者不送。

上巳節

三月初三日謂「上巳」(魏以前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為三月初三日),各家門楔兩旁各插一束:薺菜,俗謂「懿旨菜」,以祓不祥。是日人家以嫩艾葉拌糍加餡作粿吃,俗謂「菠菠粿」。

三月三日又是畲族傳統的烏飯節。傳說是敬祀畲族祖先盤瓠,也有傳說是紀念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反抗封建壓迫的事跡。每年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採摘烏飯樹葉或果,與大米煮成烏飯,供奉祖先並作早餐,飯後舉行賽歌,甚為熱鬧。新中國成立後多改為蒸煮糯米飯,加上豬油、紅棗、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為香甜可口。

清明節

為傳統祭祖節,家家上墳,掃墓祭祀,刷新墓碑,擺祭品,燒冥錢,壓紙錢,下山時折兩枝松枝帶回,掛在門首,以表哀思。祭押時間,鄉村與城郊不同。多數鄉村皆以清明日祭;城關及城郊狂「清明」至「穀雨」之間任擇一日均可。祭品十盤中必有光餅、貝螺、黃豆三盤,祭畢以貝螺、黃豆、飯粒撒於墓頂,一任鳥雀啄食。清明祭掃是飲水思源之舉,許多華僑、台胞常常遠渡重洋,回鄉祭掃。機關單位、學校亦於此時組織幹部、職工、學生到烈士陵園祭掃,以示對革命先烈的緬懷。

立夏節

為傳統二十四節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紅糖拌米漿煎成鹹、甜「夏粿」。祀神明、供祖先、饋親戚,亦煮「鍋邊糊」,意在慶祝春夏豐收,祈祝夏秋好收成。是日起開始撤除床上草墊、棉墊等,以防濕潮生蚤虱。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為端午節,是最熱鬧節日之一,內容豐富。一是初五日午時各家門坎兩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遺風,以箬竹葉裹糯米、花生、豆、紅棗或瘦肉等做成粽子,傳說舊時把粽拋入江中,以祭祀愛國志士屈原,後成為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風味小吃,除全家老少都吃外,還用於饋贈親友;三是喝少量「雄黃酒」。並噴灑屋角,以雄黃粉塗抹小孩頭額、耳朵祛毒,也把雄黃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黃炮」以禳珍氣;四是貼「午時書」,書內容各有涵意,如貼大門有「振襟歌正氣,寄慨讀離騷」之句,乃緬懷文天祥、屈原兩愛國忠臣,解放後已極少見;五是炮製「午時茶」。藏以療病,鄉村是日常上山採集各種草藥,據傳午時采的最有效,過午後所制者稍差;六是龍舟競渡,格外熱鬧,差不多萬人空巷。初一至初五日,敖江兩岸觀者如雲。連俗龍舟比賽每年在四月初一即開放龍船鼓,請民間詩人唱詩,內容多以三國故事為題材,並在龍舟下水之先延請道士祭禳,以庇佑划船吉利。有的家長還把男童衣、褲放在龍首,待祭禳後取下。祈求小孩平安。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把龍舟競渡作為群眾性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對比賽方法進行改進,並加強組織領導,注意安全。

七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又稱七巧節。連俗早晨以黑紅豆、紅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兒童聰明平安。是日,父母還要送給新嫁女兒水果七件、九重粿一甑,女兒用以分饋夫家親戚及鄰居。新中國成立後此俗已漸稀。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連俗謂「七月半」節,各家任擇一日備酒饌祭祀祖先,以表孝心。舊時七月節有辦「施食」,信仰佛教的舉行「普渡眾生」儀式,擺祀品,燒紙馬,放焰火,徹夜喧譁。鋪張浪費。50~70年代中期辦施食普渡的陋習基本已廢,只剩祭祀祖先的習俗仍沿襲。80年代後期,個別地方又有施食普渡活動。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傳統家庭團圓節。節前親友間互送月餅(多晚輩敬長輩),連俗十六歲以下兒童由娘舅送花餅,八月十五晚,家家戶戶設宴歡聚一堂。入夜全家圍坐庭院、天台或屋外,品嘗月餅,欣賞皓月。文化人常在此夜賞月吟詩。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動,登高望遠,心胸開闊,以祈平安。城郊外之覆釜、玉華、寶華、玉泉、雲居、石門、獅山及官頭青芝諸山皆為主要登高地點。青年男女及兒童還攜帶風箏(俗稱「紙鷂」),在山頂放飛。

冬 節

為傳統二十四節令之一,也是祭祖節。冬至前一天晚,家家戶戶制煮鹹、甜元宵丸(俗呼「油扁」)為主餐,並饋送親戚。冬至晚上,合家團聚,在祖先牌位前擺設福橘、芹菜、青蒜、紅筷等於圓盤或竹籮上。全家圍在一起搓米 齊 丸(糯米和白米混合磨成)。有的用米 米 齊 捏成各種益鳥、益獸、稻草堆等,敬祀祖先和神明,以招祥納吉。

歷史文化

連江歷史悠久,古稱溫麻。西晉太康三年(282年)設溫麻縣,是福建最早的8個縣份之一。隋朝大業三年(607年)一度併入閩縣,唐朝武德六年(623年)重置溫麻縣,當年改名連江縣並沿用至今。歷史上均隸屬福州府。民國22年(1933年)"閩變"時屬閩海省,後曾三度直屬省直轄縣。新中國成立後3次屬閩侯專署,2次隸福安(寧德)專署,1次隸福州市,1983年7月再次重歸福州市迄今。至2007年底,全縣除馬祖列島尚待統一外,設有22個鄉鎮,總人口約62萬人。

連江地理區位顯要,水路為省會福州的重要門戶,陸路系閩浙通道的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抵禦外敵侵擾的前哨。尤其元代後,人民深受內憂外患之苦,為國家和民族興亡作出不懈努力和巨大犧牲。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至嘉靖末(1566年),縣境遭受倭寇侵掠持續達150多年,縣內軍民攜手抵抗,增建許多城堡台寨,並協助總兵戚繼光全殲倭寇。明末清初,沿海許多居民支持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被荷蘭侵占半個世紀的台灣島,清廷下詔實行大規模遷界和海禁,縣內離海30里居民悉被遷徙內地,前沿堡寨民居盡廢,沿海經濟遭受嚴重摧殘,清朝統一台灣後多年才得以復甦。但鴉片戰爭後,又屢遭西方帝國主義列強輪番侵擾,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長門炮台被法軍轟毀。民國初軍閥混戰,兵燹匪禍頻仍。民國26年(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連江是福建最早淪陷地之一,海口被封,城鄉遍遭狂轟濫炸,縣城兩度淪陷,浩劫空前。至1949年8月連江解放,仍處處是戰爭廢墟,災民遍野,滿目瘡痍。

新中國成立後,縣屬的馬祖列島仍為台灣當局所占據,時常派遣小股武裝襲擾沿海,搞策反破壞活動,經濟建設受一定影響。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人民解放軍的護衛支持下,全縣人民團結奮鬥,在戰爭廢墟上重建家園,經濟迅速恢復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着海峽兩岸關係逐漸緩和,連江被國務院批准首批列入沿海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大加快,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步入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軌道。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水產業、高優農業、輕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旅遊業發展迅速,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連江縣已成為福建省重要的漁區、僑區、旅遊區,成為外資和港澳台資投資的熱土、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平統一祖國的重要陣地。全縣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據統計,201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84億元,比改革開放的1978年增長213.95倍;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由1978年的594萬元增加到15.14億元,增長254.88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03元增加到1920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08元增加到7744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55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75.1倍。

數千年來,華夏民族在這塊富饒的沃土上勤勞開拓,創造了無數光彩奪目的文化,孕育了眾多彪炳史冊的傑出人才。唐代連江第一個進士張瑩,是一個有名的詩人,官至禮部尚書。宋代連江考中進士的有293人,最多一科19人(咸淳元年,1265年),文教之盛,可見一斑。僅李氏一族就曾出三個尚書(李彌大、李韶、李鈺)。還有著名愛國詩人李彌遜、鄭思肖等著作頗豐,影響甚大。明代有兵部尚書吳文華、榜眼趙恢、古音韻家陳第、工部侍郎董應舉亦都名重一時。清末,連江是辛亥革命活動的據點之一,吳適等一批革命黨人響應孫中山號召,率領20多名志士赴廣州參加"三二九"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連江人占九名,故有「粵有花縣,閩有連江」之褒稱。在中共領導的土地革命中,連江是閩東策源地之一,先後組建工農紅軍二個團,全縣一半以上鄉村建立蘇維埃政權,實行土地改革,為革命而壯烈犧牲的有楊而菖、林孝吉等700多名烈士。抗日戰爭時期連江兩度淪陷,全縣出征抗戰的有7000多男兒,為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作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連江相繼有6支中共領導的游擊隊為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連江和福州作出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連江文教昌明,人文薈萃,50多年共培育出各類高級專業人才和副處級以上幹部800多人,他們都為中華民族的振興作出了不懈努力。

連江濱海,境內山巒疊翠,蜿蜒逶迤於閩江、敖江兩水之間;海岸風光旖旎,星羅棋布的島礁如串珠般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中,海天一色,相映生輝。海侵海蝕地貌構成的奇峰、怪岩、幽洞100多處。閩江口北岸百洞山(又稱青芝山)為閩海五大名山之一,奇岩怪洞,千姿百態,為省級名勝風景區。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曾蜇居於此,自號"青芝老人",建有藏骨塔、嘯余廬別墅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歷史文化積澱,有眾多古蹟和人文景觀錯落點綴于山水之間。縣境已發現新石器、青銅器遺址、古沉船遺址、古陶瓷窯址、古城堡、古炮台、古建築等百餘處。南朝至清代古剎150多座,名人摩崖題刻二百餘幅,歷史文物館藏近2000件。全縣人民滿懷信心,在這片古老而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繼續開拓創新,以更加勤奮的精神和矯健的步伐創造未來,譜寫新的篇章。[5]

所獲榮譽

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發展,連江各種優勢逐漸得以發揮,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港口開發紮實推進,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9年至今多次榮獲「全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稱號,並先後躋身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行列。2013年、2014年連續兩次榮獲全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雙項殊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