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迢遙往事(楊廷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迢遙往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迢遙往事》中國當代作家楊廷松的散文。

作品欣賞

迢遙往事

窗外落雨。隔着玻璃望去,天空像懸掛着密密麻麻的絲線。

每當聽到,靜夜小雨輕輕落在樹葉上的聲音,有一種無法言說溫馨的感覺。甚至比舒伯特的小夜曲所帶來的美妙音樂還要令我入神,還要着迷。春分時節,田野,形形色色的青蛙和着蟲鳴,漫山遍野演奏着世間動人心弦的美妙樂曲。

夜深人靜,春雨絲絲,人的情緒,很容易進入到一種夢幻境界。這時候,我喜歡半睡半眠狀態中浮想聯翩。一些經歷,一些美好,一些憂鬱,一些細節,在我腦海里逐漸活靈起來。想着想着,就開始寫一點東西。我的一些小散文,多般是自己的生活碎片。有一種「靜思往事,如在目底」清晰的感覺。平時,靜靜地坐着,泡一杯茶,點一支煙,想一點心思,寫一點文章。於是,思緒帶我走進幾十年來人生旅途上的酸甜苦辣、風風雨雨的往事之中。

小時候,常聽見屋頂瓦片上雨水沙沙聲,屋溝流水滴答響。這聲音很柔軟,仿佛滴在心田,滋潤着我乾渴的心。那年月,雖然家境貧寒,但我生性好強,不甘落後。讀書時,當過組長,學習委員,做過班長,這樣的事情,雖然再普通不過,一點也不值得炫耀。然而,就是這種自豪的感覺鍛煉了我的生活能力,緩解了貧窮落後的生活所帶來的憂慮。讀師範時,做過學習委員兼學校教導處的教導助理。把漢字練寫得可以牆上貼,把學科成績考進學校的光榮榜里。雖然好強的性格,得罪過人,受過傷,卻沒有打算去改變。正是這種不服氣,鍛煉了我後來不畏艱難困苦的生活態度。自尊心較強,身上不染驕橫跋扈之惡習。尊重他人,同時渴望被尊重。書中究竟有沒有黃金屋和顏如玉,沒有深入研究。

然而,離開學校後,沒有學校讀書時的風光。干起了春耕夏鋤秋收冬種的農活。由於身單力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拖一身疲勞,幹得一點也不出色。常常令生產隊長感到頭疼,我是重活不願做,巧活干不來的那種,日常勞動紀律不好,不太聽從安排。因此,每逢隊裡安排勞力外出,非我莫屬。也因為這個原由,我參加過園田化、水庫和圩堤建築。

那年代,農村講戰天鬥地;工廠講大戰紅五月;所有的工作單位稱做戰鬥崗位。築一座水庫,勞動場地稱做戰鬥在某某工地,輕傷不下火線。那時代的人,戰鬥意志、團結精神、集體觀念很強。牆上 「狠斗私字一閃念" 的大字標語,深深地印在我腦海里。人們連私念欲望都不能想的年代,思想淨化到那種程度,難以想象。

一個人的品德形成,首先是父母親言傳身教,學校教育和社會薰陶同樣重要。我的父親是一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模範。父親的大度和胸襟,用「虛懷若谷」來形容,並不為過。為他人排憂解難,幫助別人度過難關,這是父親樂此不疲願意做的事情。母親很嚴肅,平時話語不多。她一般不說話,只要開了口,別人就很難反駁,有那種警句名言的效果。

父親是生產隊長,貧農代表,有話語權。父親安排我們兄弟學手藝,用「手藝不富,手藝不誤」的古訓來敷衍我們。事與願違的是,兄弟幾個偏不爭氣,一個個半途而廢,逃回家來。氣得他老人家束手無策。

我們都愛讀書,每個人在學校都是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小小的三樹三間土屋牆壁上,重重疊疊的獎狀,不知道多少層。父親從不查看我們的作業,不與我們聊學校的事情。但是,當期中、期末考試後,我們拿回來的成績單和獎狀,每回他都親手用粥膩貼在牆上。當有人對獎狀大加讚美的時候,父親就嘿嘿地笑。母親表現得低調,見不到她臉上有得意的神色。當我們圍在灶台看母親做飯時,她只說一句話:攢勁讀書。

聽父親說,爺爺過世早。那年,他才十二歲。奶奶討飯帶大他們兄弟仨。父親十四歲去三汊港呂姓財主家打工,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參加土改運動,當上了貧農代表。土改時的貧農代表,沒有實職,只有政治待遇。我猜想,相當於如今的政協委員,參政議政。

我們小時候,看見有人穿日本產的尿素袋縫製的褲子,會羨慕好長時間。記得讀書時,校長穿了這樣的褲子,屁股上清晰地印着「淨重50公斤」字樣。走路時一晃一晃的,像綢緞,又涼爽,羨慕死了。

從那時起,我就一門心思想找工作。 [1]

作者簡介

楊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學畢業 2004年公開出版小說散文集《鄉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審稿中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