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追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音zhuī chá,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追究查問;事後調查。 中文名 追查 拼音 zhuī chá 釋義 追究查問;事後調查 出處 《蕩寇志》.

解釋

追究查問;事後調查。 [1]

出處

蕩寇志》第一三六回:「官軍望見他們慢走,悞道他是自己的人,不是逃賊,又因攻關要緊,不來追查。」 艾青 《在浪尖上》詩:「謠言通行無阻,真話倒要追查。」 浩然 《艷陽天》第四八章:「因此,他們決定對 馬連福 和 彎彎繞 的問題只作一般揭發,不去公開追查。」

示例

北宋初期有什麼以畫像追查小偷的故事? 北宋初期,有一位名叫元靄的蜀僧,自幼來汴梁(今開封)相國寺落髮,受大具足戒。此人通曉相法(相面術),又善畫,肖像皆能逼真。宋太宗聽說他的大名後,便把他召進宮廷為自己畫像。一天,當太宗剛從後苑賞春歸來,烏巾插花,天姿和暢,元靄張絹素,展筆墨,一揮而就,形神兼備。太宗龍顏大悅,優賜厚嘗。由是,元靄名聲大振,豪門顯貴爭求其筆。元靄還是著名壁畫家,嘗寫相國寺西經藏院後大悲菩薩(即千手千眼觀音)。真宗即位後,召元靄憶寫太宗御容,稱旨,恩賜甚厚。 據錢希白《洞微志》記載,元靄供奉內廷時,一日在御書院中寫粉本,中官(即宮中太監或京城之官)皆來看。他每畫一像染色押屬完了,便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石研,研磨取色,塗蓋在肉色之上,效果特別好,有呼之欲出之感。他的肖像畫所以高出眾工之上,就因為這一絕招。有一天,元靄畫像畢,剛剛用這塊小石研研的顏色塗蓋上,還沒有來得及收起,一個小太監抓起小石研挾在懷中揚長而去。元靄急忙追上前去,逼令小太監把小石研放回原處。但小太監口出穢語,急忙跑掉了。元靄非常生氣,因遍尋中官,同列沒有人肯說出那位小太監的姓名。元靄就憑記憶畫了那位小太監的肖像,去求見李都知(神福),哀訴小太監搶石研及辱罵之事,憤憤不平,要追查。李都知責怪說:我手下人甚多,你又說不出他的姓名,叫我到哪裡去找?元靄從懷中取出畫像說,就是他,按圖索驥即可。李都知一看畫像,立即大笑道,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楊懷吉。你怎麼能見他一面就能畫出他的相貌來?真是神筆!李都知延坐嗟賞久之。後令人傳楊懷吉前來,重重責怪一頓,楊懷吉認罪致謝而去。自此,元靄的肖像畫的身價更加高漲了。 這個故事從側面告訴我們,北宋肖像畫是很發達的,畫家們擅長默畫即記憶畫。記憶畫要求畫家必須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徵,抓住神態。蘇軾《傳神記》曰:「傳神之難在目。傳神與相(面術)之道,欲得其人之天,法當於眾中陰察之。」陰察,需要有藝術家的眼力,更要有畫家的技巧,二者缺一不可。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