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骨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追骨風 |
中文名:追骨風 外文名:inflorescence of Broadleaf Globethistle 出 處:《南京民間藥草》 別 名:八里花、八里麻、藍刺狀 |
為菊科植物禹洲漏蘆的花序。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採收和儲藏:8-9月採摘,曬乾。[1]
形態特徵
1.祁州漏蘆多年生草本,高25-65cm。主根粗大。
莖直立,單一,密生蛛絲狀毛及白色柔毛。基生葉有長柄;葉片長橢圓形,長12-25cm,寬5-10cm,羽狀全裂里琴形,裂片常再羽狀深裂或淺裂,兩面均被蛛絲狀毛或粗糙毛茸;中部葉及上部葉較小,有短柄或無柄。
頭狀花序頂生,大形,直徑5-6.5cm:總苞廣鐘形,總苞片干膜質,多列,外列與中列匙形,先端有擴大成圓形撕裂狀的附屬體,內一列狹披針形或線形,較外列為長;
花全部管狀花,淡紅紫色;花冠長2-3cm,先端5裂;雄蕊5,花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頭2裂,紫色。
瘦果例圓錐形,長約5-6mm,黑褐色,有宿存之羽狀冠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2.藍刺頭多年生草本,高35-65cm,全株被白色蛛絲狀氈毛。莖直立。
葉互生,近根部葉較大,有柄;莖上部葉無柄;葉片橢圓形,長4-10cm,寬2-6cm,羽狀分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邊緣有尖刺,上面暗黃綠色,被蛛絲狀毛,下面密被白色蛛絲狀氈毛,呈白色。
多數小頭狀花序集合成圓球形,直徑2.3-3.5cm;小頭狀花序有白色剛毛狀的外總苞,基部聯合,向上有鱗片狀總苞2輪,內輪較外輪長,披針形,長約1cm,寬約2mm,中脈頂端伸出成刺,上部天藍色,下部淡綠白色;
總苞內有一管狀花,長約1.5cm,先端5裂,天藍色,冠毛不發達;雄蕊5,花葯聚合;子房倒鐘形,被茸毛,柱頭2裂。瘦果杯狀,被白色長毛。
花期7-9月。果期10月。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磊多為散落的小頭狀1.5-2cm。外總苞剛毛狀,白色,長約0.5cm,內總苞片外層為匙形,長約1cm,先端漸尖,邊緣有篦狀睫毛,內層為狹鞭形至長圓形,長約1.5cm,先端銳在,中部以上有睫毛,內總苞片的頂端均為淡藍色或天藍色,中部為黃白色或黃綠色,下部色稍深,呈淡棕黃色。
花冠筒狀,長約1.5cm,先端5裂,裂片條形,呈黃褐色或黃棕色,下面筒部淡黃色或白色,子房倒鐘形,被淡黃色茸毛,柱頭2裂。偶見完整的復頭狀花序,呈球形,直徑2-4cm。
氣微弱,味淡。
顯微鑑別
總苞片表面觀:總苞片表皮細胞多縱向延長,內總苞片脊背處分其周圍的細胞壁呈連球狀增厚。氣孔和腺毛多集中於內總苞片的下表皮中部以上。氣孔為不定式。腺毛長60-90μm,腺頭由2-4個細胞組成。內層總苞片的上表皮細胞壁較厚,呈纖維狀。各層總苞片的頂端及邊緣細胞均向外突出呈毛狀。
粉末特徵:
淡黃色。
①花粉粒易見,呈橢圓形或類三角形,長徑55-75μm,短徑約50μm,外壁具稀疏的刺狀突起。
②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呈橢圓形、類圓形、圓形或類長方形,長徑50-60μm,短徑20-40μm,壁較厚,胞腔明顯,具壁孔。
③柱頭碎片可見,頂端呈刺狀突起。
④遙毛極少見。㈤非腺毛兩種,一種呈長圓錐形,有的變曲;另一種稍長,頂端鈍圓。㈥草酸鈣簇晶和針晶多存在於薄壁細胞碎片中。
性味
味苦;性涼[2]
追骨風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骨折;創傷出血;胞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