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 陳子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
圖片來自搜狐網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前二句以襯墊方式來寫寶劍千金珍貴、平生未認可別人,突顯出王無競才華橫溢,二者之間的深厚情誼;三四句聊表惜別之情,借寶劍的千金之貴,側面讚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格;五六句借「孤松」「眾木」勉勵王無競,不避風刀霜劍與嚴寒搏鬥,不與權貴同流合污,保持頑強性格和高尚情操;末兩句寫詩人勸勉和鼓勵友人振奮精神,亦藉此警醒自身不甘沉淪,奮發有為的凌雲豪情,流露出自己政治上遭受挫折的不平與憤懣。

原文

陳子昂〔唐代〕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

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

譯文

這把寶劍異常珍貴,價值千金,多年來我一直沒有同意將它贈送給他人。

想到你即將踏上萬里之遙的旅途,我決定將這把寶劍送給你,以表結交情深。

峰頂上那孤傲的松樹,適宜在嚴寒中生長,而一般的草木則在春天爭勝。

活在當下的世道,言辭已顯無力,你千萬別愁添白髮就此消沉。

賞析

  這首詩的前二句以襯墊方式來寫寶劍千金珍貴、平生未認可別人,突顯出王無競才華橫溢,二者之間的深厚情誼。三四句聊表惜別之情,借寶劍的千金之貴,側面讚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格。五六句借「孤松」「眾木」勉勵王無競,不避風刀霜劍與嚴寒搏鬥,不與權貴同流合污,保持頑強性格和高尚情操。末兩句寫詩人勸勉和鼓勵友人振奮精神,亦藉此警醒自身不甘沉淪,奮發有為的凌雲豪情,流露出自己政治上遭受挫折的不平與憤懣。

  一二句「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是一個鋪墊,展示了詩人擁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卻一直未能找到值得託付的人。詩人以寶劍為喻,旨在寫王無競的才華,並表現了兩人之間的深厚友情。就如同出色的馬需要傑出的將領騎乘一樣,珍貴的寶劍也需要有才華的人來佩戴。

  三四句「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表達了友人即將遠行,詩人將寶劍作為禮物送給友人,以此加深彼此之間的情誼。這也展示了詩人對別離的惋惜之情,同時也為寶劍找到了一個配得上的主人。以寶劍的千金之珍貴,折射出王無競的傑出才華;通過「持贈」和「結交親」,突顯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情。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不僅讚揚了王無競的卓越才情和高尚品德,也強調了他們志趣相投、心心相印的知己關係。

  五六兩句「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這句話寓含勸勉之意。它描繪了一般花草樹木都傾向於在春天時展示美麗的芳姿,而唯獨高山上的孤松,在年事已高的冬季,毫不畏懼寒風和霜雪,頑強地挺立,彰顯其堅韌性格和高尚情操。正如孔子所言:「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其中「孤松宜晚歲」仿佛就是此格言的引申,鼓勵友人要像高山孤松一樣,經歷歲月的洗禮後,才能顯現出堅強的品質。在後半生中,要保持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不要像其他草木一樣,只能在春季美好時展示自己,遇到風霜和嚴寒就萎靡不振。

  最後兩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髮新」,這句話表達了友人已經遭遇不公平待遇,現實已成事實,但絕不能因此而消沉。詩人在這裡的意思是,雖然已經面對不公,但不能就此放棄,應當積極努力。毫不虛度年華,不要等到白髮蒼蒼的時候才感到悔恨。詩中隱含詩人對友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憤慨,但詩人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友人堅定信念,振奮精神,不被逆境擊垮。這種鼓勵體現了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即使環境不利,也要保持自身的價值和尊嚴。詩歌情感深沉悲壯,寄託了詩人不甘示弱、積極向前的精神。

創作背景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同羅、仆固叛亂,王無競與陳子昂隨喬知之北征,出隴坻,經張掖河,駐同城(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此酬別詩作於陳子昂為摯友王無競送行,以千金寶劍相贈之時。

簡析

  《送東萊學士無競》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前二句以襯墊方式來寫寶劍千金珍貴、平生未認可別人,突顯出王無競才華橫溢,二者之間的深厚情誼;三四句聊表惜別之情,借寶劍的千金之貴,側面讚揚了王無競的才志和品格;五六句借「孤松」「眾木」勉勵王無競,不避風刀霜劍與嚴寒搏鬥,不與權貴同流合污,保持頑強性格和高尚情操;末兩句寫詩人勸勉和鼓勵友人振奮精神,亦藉此警醒自身不甘沉淪,奮發有為的凌雲豪情,流露出自己政治上遭受挫折的不平與憤懣。全詩慷慨深沉,悲壯蒼涼,體現出詩人不甘沉淪,奮發有為的精神。

陳子昂

陳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陳子昂與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