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別戰友,離情依依(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別戰友,離情依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送別戰友,離情依依》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送別戰友,離情依依

延慶某海軍技術勤務團是一支技術部隊,士兵服役期為五年,開頭一年多時間是學技術,後面三年多時間是為黨為部隊工作,本來招募的士兵就不多,退伍的士兵就更少。1969年退伍的延慶某海軍技術勤務兵很少,且都是徐光學所不認識的,所以,入伍不久的徐光學對「退伍」二字沒有多少感觸。1970年2月又有老兵退伍。這次退伍的士兵是迪華、業明兩位老戰士。

迪華,一位來自農村的士兵,身高一米六五左右,身材細長,面顏白皙,講起話來細聲軟語,走起路來慢騰騰地,活像個女孩,但他為人和藹,和戰友們關係都很好。他曾和徐光學相處過一段時間,手把手地教過徐光學。他認真負責,多年來一直都被評為「五好戰士」,優秀黨員。他是抄報能手,還是勞動好手,中隊工作區有一塊空地,他利用業餘時間帶領戰友們開荒種菜,無論是挖地、培壟、打墒,還是播種、上肥、捉蟲,他都幹得挺出色。為什麼這樣的好同志要退伍,徐光學搞不清楚,認為也許是回家結婚吧。和戰友分別,徐光學心中酸楚楚的,初次感受到戰友之情不同一般,那份難捨難分之情無法言狀。至於業明同志,徐光學與之接觸不多,不甚了解,與之告別,徐光學倒並不感到太多的悲傷

中隊開了個歡送會,歡送兩位老戰士光榮退伍。由於徐光學文采很好,能寫會畫,所以他被推選為留隊戰士代表在歡送會上發言。徐光學與迪華的分別,使他心裡有許多話想說,現在,他被推選為代表發言,心中既覺得高興,又覺得酸溜溜的。他埋下頭來,為發言認真準備。

歡送會在2月的一個下午舉行。2月初的延慶仍然十分寒冷,大地上北風襲人,原野上白雪皚皚,軍營里生活緊張而又有秩序。那天下午,雖然是個晴天,但天氣特別冷。鮮紅的太陽絲毫改變不了寒冷的狀況。中隊的會議室里,正在舉行歡送老兵退伍的會議。會場布置很簡捷,牆上懸掛着「熱烈歡送迪華、業明兩同志光榮退伍」的標語。迪華與業明坐在前排,同時在前排就坐的還有團里的領導、中隊的領導。領導講過話後,由留隊的戰士代表發言。徐光學走上前,把精心準備的稿件拿出來,滿懷熱情地朗讀起來。他發言的全文如下:

敬愛的首長、同志們:

在這充滿友好的歡送大會上,請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即將奔赴社會主義建設第一線的兩位戰友。

共同戰鬥幾冬春,長城腳下結深情。革命征途雖有別,為國為民齊立功。

為了落實偉大領袖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教導,老戰友即將奔赴新的戰鬥崗位了。這是革命的需要,黨的需要,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加強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革命戰士最聽黨的話,哪裡需要哪裡去,哪裡艱苦哪安家。正如老戰友迪華同志所說:「我們走,為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而走,到地方上做個'抓革命,促生產』的勇士。」毛主席教導我們: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哪裡都可以大有作為的。你們將像英雄一樣奔馳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大道上,一顆紅心似火焰,走到哪裡紅一片。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親愛的老戰友,多少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你們披星戴月走向工作房;多少個光輝燦爛的早晨,你們迎着朝陽奔向工作房;多少個日夜你們堅守在工作房,戰鬥在保衛毛主席的崗位上。迪華、業明兩同志在這所毛澤東思想的學校里認真學習,狠抓世界觀的改造。在黨培養和同志們的幫助下,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以及繼續革命的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為共青團員、共產黨員。你們團結同志,謙虛謹慎,在各項運動中態度明朗,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你們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埋頭苦幹,兢兢業業,為黨為人民做出了貢獻。特別是迪華同志長期帶病堅持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被大家稱為「革命的老黃牛」。你們是我們這些留隊幹部戰士學習的榜樣。

親愛的老戰友,你們可以放心地走,留下的擔子我們會挑起來。我們一定完成戰備任務。我們全體留隊戰士一致表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把留隊當作繼續革命的新起點,為捍衛毛主席的革命真理英勇戰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分別後我們將相隔千里,但我們革命目標是一致的。讓我們為着實現共產主義大目標團結起來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最後讓我們再次以熱烈地掌聲來歡送兩位老戰友奔赴社會主義建設第一線。

歡送大會開得簡短,但卻開得熱烈。迪華與業明被深深地感動了。會後,中隊會餐,這次會餐是退伍士兵在部隊裡的「最後晚餐」。中隊裡除了站崗之外的所有士兵都參加了這次會餐。儘管餐廳里的氣氛比較熱烈,但那種分別的傷感卻如一層薄薄的雲翳飄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戰友即將遠去,離觴猶在手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呀。徐光學端着酒杯走到迪華的身邊,向他敬酒,對他的關心和幫助表示感謝。迪華深受感動,同時也鼓勵徐光學留在隊裡好好地干,爭取提干,在隊裡干一輩子。徐光學點頭答應。

第二天早晨,大家都去送行。當同迪華同志握手告別時,徐光學流下了眼淚。「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這歌詞唱得一點不假,沒有這種經歷的人是體會不到的。當綠色的軍車緩緩起動時,徐光學舉起手來,揮手與之告別。當軍車載着迪華和業明駛出軍營後,徐光學還站在原地目送那輛遠去的綠色軍車,直到軍車消失在蒼茫里。送罷戰友,回到宿舍,徐光學產生了一種感覺,一種無法名狀的感覺,是若有所失,還是若有所思。其實那是對剛剛離隊戰友的懷念。一時間無法排譴對離去戰友的思念,他把對戰友的思念之情用詩歌形式寫了出來,後來把它「發表」在黑板報上。

送戰友

——迪華、業明同志光榮退伍

並肩戰鬥煉紅心,階級感情似海深。

備戰備荒為祖國,堅強戰士打衝鋒。

全心全意為人民,繼續革命向前沖。

永遠忠於毛主席,不同戰線獻忠誠

以後的兩年裡,徐光學又送走了兩批戰友。在軍隊裡的時間越長,與戰友相處的越久,那份真摯的戰友情就越深越濃。所以,每送走一批戰友,徐光學都會增一份傷感,直到1973年自己退伍,別人來為自己送行。[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有2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