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參寥師 蘇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參寥師是一首五言古詩。詩中,詩人以禪解詩,提出詩歌、書法創作上的一系列重要的美學見解:好詩應如玉屑,出語清警;詩人作詩,應有空靜心態,才能明察群動,容納萬境;詩歌與禪法並不相妨;詩歌與書法的最高妙境是淡泊、至味等。
原文
蘇軾〔宋代〕
上人學苦空,百念已灰冷。
劍頭唯一吷,焦谷無新穎。
胡為逐吾輩,文字爭蔚炳?
新詩如玉屑,出語便清警。
退之論草書,萬事未嘗屏。
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
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頹然寄淡泊,誰與發豪猛?
細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閱世走人間,觀身臥雲嶺。
咸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
詩法不相妨,此語當更請。
譯文
參寥大師你學習佛法,百念俱無。
劍環頭上的小孔仍只傳來風過的小聲,焦谷上依然沒有新生出小芽。
為什麼要跟我們這些人一樣好作詩歌?
你的文章都是文采華美,新出的詩篇如玉屑一樣精美,語句清平而深刻。
韓愈談論到張旭狂草時,認為張旭心中並未屏蔽萬事,
反而將其憂愁與不平之氣,統統寓於筆端任其馳騁。
韓愈很奇怪高閒浮屠氏的草書,視人身為丘井。
頹然寄有淡泊之意,又如何發出像張旭那樣豪邁而不受拘束的氣魄呢?
仔細一想其實不然,真實的技巧並不是虛幻的泡影。
要想使詩句巧妙,不要嫌惡於空和靜。
虛靜因而能懂得萬物之變化,空明所以能接納萬事之境界。
閱歷世事行走於人間,只見棲身於世外雲嶺。
鹹味酸味雜列於諸食物里,其中有着極其雋永的韻味。
詩歌與佛法並不相妨礙,上面的話更當允許我說出來。
賞析
此詩取韓愈論高閒上人草書之旨,反其意而論詩,最後落實到「詩法不相妨」上,表達了蘇軾對禪與詩之間的關係的認識。一般說來,禪宗要求不立文字。詩歌則是語言的藝術,二者區別甚大。但在藝術實踐中,詩人以及批評家卻發現了它們之間的共同性。所以宋人李之儀在其《姑溪居士前集》卷二十九《與李去言》中說: 「說禪作詩,本無差別。」固然,要把二者的「本無差別」處說清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仍有線索可尋。比如,禪與詩都注重對主觀精神的反映,禪宗固然是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詩歌亦宣稱「一切景語皆情語」,因而驅遣萬象以就我。所以南宋釋紹嵩在《亞愚江浙紀行詩自序》說:「禪,心慧也;詩,心志也。慧之所之,禪之所形;志之所之,詩之所形。」另外,如禪思和詩思的不可預測性,禪語和詩語(部分追求「直尋」的作品當是例外)的非邏輯性,都頗能相通。宋代禪學大興,風行於士大夫之中,因而「學詩渾似學參禪」一類的話頭,成為一時風氣,而從時間上看,蘇軾這首詩可謂得風氣之先,對後來嚴羽諸人以禪喻詩,分別宗乘等,都不無影響。
創作背景
詩僧參寥來拜訪蘇軾,蘇軾在和他吟詩談禪中感覺到:參寥這個人性情真率,頗有道行,只是此人心中還沒有大徹大悟,沒有達到空靜寂滅的境界,所以常常作詩時罵人。而且他作詩時的模樣,很像唐代張旭作草書的樣子:「必酣醉潑墨,任筆之所騁。」蘇軾有感於此,便在這次送別參寥時,特意寫了《送參寥師》。時在元豐元年(1078)。
簡析
《送參寥師》是一首五言古詩。詩中,詩人以禪解詩,提出詩歌、書法創作上的一系列重要的美學見解:好詩應如玉屑,出語清警;詩人作詩,應有空靜心態,才能明察群動,容納萬境;詩歌與禪法並不相妨;詩歌與書法的最高妙境是淡泊、至味等。全詩以禪說詩,直涉理路而又揮灑自如,直揭詩歌和佛法,開創了以禪喻詩與論詩的風氣。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並稱「三蘇」。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1]